小寬
2003年的時候,我來到剛剛創(chuàng)刊的《新京報》,許多從廣州來的同事跟我細細念叨廣州的種種好處,到現(xiàn)在還記得幾條:1.離香港近,離北京遠;2.好吃的多,又便宜又好吃的多。
第一次到廣州,被朋友拉到一處河邊的小館子里吃夜宵。廣州的夜晚,喧騰,敞亮,熱鬧,質(zhì)樸,正如同廣州的食物。當然,那天吃了什么現(xiàn)在也忘記了,只是記得一杯又一杯的葡萄酒,最后是一份飽含深情的煲仔飯。
去廣州多了,就清楚了這座城市的滋味。似乎每個人都是美食家,提到吃飯的地點都會爭論幾句,在我看來這是幸福的爭論,每個廣州人都有自己私藏的美食地圖。后來,在當?shù)嘏笥训闹敢?,我得以窺見廣州本真滋味。廣州的大街小巷里,暗藏著種種機關(guān),不顯山不露水的小店里卻有廣闊江湖,名不見經(jīng)傳的攤販上也能掀起大波大浪,極致味道往往隱藏在街巷,在廣州覓食,猶如一場通關(guān)游戲,懂的人自然懂,不明就里的人摸不著門道。
清早出發(fā),西關(guān)騎樓里緊窄的小店里早已擠滿了食客,熱氣騰騰的艇仔粥,鮮嫩的牛雜羊腩,飽滿的云吞蒸餃,香飄滿街。不遠處的廣州酒家,老廣們的早茶據(jù)點,點上一壺香片,蝦餃、鳳爪、燒賣等等,擺上整整一桌。
下午逛完菜場、聽完粵劇,一日之重的晚餐是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的碰撞。有人會帶你去白天鵝“玉堂春暖”吃白切葵花雞,鹽焗香茅鴿,感受二十年前的春風;有人則會訂上一頓精細科學的“好酒好蔡”,用脆皮婆參和牛油果官燕來觸動你的味蕾……
在中餐中,無論是從食材,還是從烹飪技法,粵菜都是洋氣的中國菜系。如果溯源一下,廣州的十三行很早連接起東方和西方。十三行作為通商口岸,城內(nèi)就有不少西菜館,葡萄酒也隨著商貿(mào)往來傳到廣州,并且潛移默化地對粵菜產(chǎn)生了影響。放眼中國,廣州屬于葡萄酒文化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這里的人們習慣開一瓶葡萄酒佐餐。然而事實上,大多數(shù)食客對于餐酒搭配文化往往一知半解,需要具有知名度和認可度的葡萄酒品牌,以講故事談文化的角度對葡萄酒與中餐的搭配文化娓娓道來。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作為中國人熟知的葡萄酒品牌,在去年推出的《味覺傳奇》紀錄片,展示著葡萄酒與中國美食的搭配之妙,中國美食的平衡之妙,人與天地的共生之妙。這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同時對于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來說,以這樣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著中國消費者,帶來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葡萄酒和美食可以有完美的對應關(guān)系。
說到葡萄酒,就不得不提擁有“法國葡萄酒皇后”之美譽的波爾多產(chǎn)區(qū),這里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以及代代相傳的釀造工藝,讓波爾多佳釀成為人們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線。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推出的“傳奇系列”集波爾多各子產(chǎn)區(qū)之大成,帶來了這個葡萄酒之鄉(xiāng)醉人的風味,還展出DBR拉菲一貫品質(zhì)上佳的美酒形象,是初學者們最好的波爾多葡萄酒入門酒款,其中值得一提的莫過于傳奇梅多克紅葡萄酒。赤霞珠作為梅多克地區(qū)“葡萄之王”,它的魅力在傳奇梅多克中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經(jīng)典的薄荷香和酸爽的草莓、櫻桃果味,非常的開胃,同時又經(jīng)過橡木桶陳釀帶來了堅果、香草和肉桂的復雜度,搭配上較濃郁菜肴,彼此輝映卻又不會爭風吃醋。
粵菜與葡萄酒,就好像一對孿生兄弟,兩者之間有著太多共通的地方,高品質(zhì)的葡萄酒,需要懂得它的菜肴才能發(fā)揮出它真正的實力,而這也正是尋覓餐酒搭配的巨大樂趣,那就是不斷地試驗。美好的廣州食物與美好的葡萄酒都有一個共同的風格,這種風格叫我迷戀不已:表面優(yōu)雅,內(nèi)心激烈。有太多的美好等待我們一點點發(fā)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