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梅紅
1931年,英國生理學家露西·威爾斯在印度開展研究時發(fā)現:當地貧窮婦女懷孕時容易得一種惡性貧血癥。而酵母菌中的一種營養(yǎng)因子可以預防和治療這種疾病。這種因子起初被命名為“威爾斯因子”。10年后,“威爾斯因子”首次從菠菜葉子中被分離提取出來,定名為葉酸。
葉酸,也叫維生素B9,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其性狀為淡黃色結晶粉末。人們最熟悉葉酸的功能是:降低胎兒神經管畸形和唇裂的發(fā)生率。因此,人們稱葉酸為“孕婦維生素”或“胎兒的守護神”。
孕婦缺乏葉酸會對自身和胎兒造成嚴重影響,可使先兆子癇、胎盤早剝的發(fā)生率增高;易出現胎兒宮內發(fā)育遲緩、早產及新生兒出生體重偏低;還可引起胎兒神經管畸形。
神經管是胎兒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從胚胎的第15~17日開始,神經系統(tǒng)開始發(fā)育,至22日左右,神經褶的兩側開始互相靠攏,最終形成一個管道,即神經管,其前端為神經管前孔,尾端為神經管后孔。胚胎在24~26日,前孔及后孔相繼關閉。中樞神經管是胚胎發(fā)育成腦、脊髓、頭顱背部和脊椎的部位。如果中樞神經管未能正常發(fā)育,嬰兒出生時,上述部位就可能出現缺陷,主要表現為脊柱裂、無腦兒、腦膨出、腦脊髓膜膨出等。
1983年,中國聯合美國針對預防出生缺陷開展研究合作,研究提出:孕婦服用小劑量葉酸,可有效預防嬰兒出生缺陷。1993年,衛(wèi)生部面向全國試點的1600萬人投放葉酸片1700多萬片。經過3年的跟蹤調查,最終證實:育齡女性在妊娠前后,每日增補葉酸0.4毫克,可大幅度降低胎兒神經管畸形和唇腭裂的發(fā)生率。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全國范圍內采取以上措施預防神經管畸形的國家。
葉酸對于細胞分裂和組織生長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葉酸缺乏時首先影響的是人體內細胞增殖速度較快的組織,如血細胞。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是指因缺乏葉酸、維生素B12而引起的DNA合成障礙所致的一類貧血,簡稱“巨幼貧”。巨幼貧的臨床表現首先是貧血,一般表現為中度至重度貧血,患者出現頭暈、乏力、心悸氣短等癥狀,嚴重的會有輕度黃疸,還可同時伴有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其次為胃腸道癥狀,主要表現為舌炎反復發(fā)作、食欲不振、味覺消失、腹脹腹瀉等。
中風又稱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腦卒中具有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殘率高的特點。
數據顯示,我國居民葉酸缺乏比例高達20%~60%。人體缺少葉酸,容易導致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升高。這種物質的升高將直接導致腦中風發(fā)生的概率直線上升。
葉酸必須經體內肝臟代謝為具有活性的四氫葉酸,才能參與各種代謝過程。葉酸不僅通過參與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影響DNA的代謝過程,也為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提供甲基,從而降低血漿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維持同型半胱氨酸正常水平。因此,當葉酸缺乏時會造成同型半胱氨酸代謝障礙,導致血漿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我國最新版本的《卒中一級預防指南》推薦:對于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高血壓患者,治療高血壓的同時補充葉酸可能有益于降低首次卒中發(fā)生風險。
可見,不僅是孕婦,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補充一定數量的葉酸也十分必要。下面向大家介紹幾種葉酸含量較高的天然食材。
葉酸含量:190微克/100克。
燕麥是營養(yǎng)成分相當高的全谷類食品,含有包括葉酸在內的豐富的B族維生素,可以幫助胎兒生長。建議將其泡成粥或與白米混合煮飯。
葉酸含量:120微克/100克。
西藍花的熱量極低,不僅含有大量葉酸,并且其中豐富的纖維素能改善孕婦的便秘問題,是孕期食材的上佳之選。
葉酸含量:85~120微克/100克。
綠色蔬菜中蘆薈的葉酸含量相對較高。但蘆薈中所含葉酸的含量會隨著蘆薈老化而降低。建議您購買新鮮蘆薈后盡快食用,且應盡量使用低溫快炒或迅速氽燙的方式烹調,盡量保留其營養(yǎng)價值。
葉酸含量:80微克/100克。
內臟是所有葷類食材中葉酸含量最高的,但缺點是膽固醇含量偏高,因此對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而言,應限量食用。
葉酸含量:67微克/100克。
胡蘿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具有抗氧化活性,可說是女性的飲食美容圣品。此外,胡蘿卜中的葉酸含量也十分豐富,建議將其洗凈后,攪打成蔬菜汁,連汁帶渣一起食用。
葉酸含量:30微克/100克。
奇異果是水果中葉酸含量較高的品種。此外,奇異果中所含豐富的維生素C,能幫助葉酸穩(wěn)定,提升人體吸收利用率。
葉酸含量:20微克/100毫升。
牛奶中不僅有大量鈣質,葉酸含量也很豐富。建議懷孕女性每日攝取480毫升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