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烈俊 李利元
【摘要】目的 探討冠心病患者PCI手術圍術期心肌損傷發(fā)生的影響因素。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90例行PCI手術的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心絞痛類型分為穩(wěn)定型25例和不穩(wěn)定型65例,分析其圍手術期心肌損傷發(fā)生的影響因素。結果 與PCI手術圍術期冠心病患者心肌損傷發(fā)生率呈正相關的是載脂蛋白A、術前他汀負荷劑量、術前使用他汀>1個月,與PCI手術圍術期冠心病患者心肌損傷發(fā)生率呈負相關的是植入支架的總長度。術前使用他汀>1個月患者的TC和LDL水平相比于≤1個月患者顯著較低,存在差異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冠心病患者PCI手術圍術期心肌損傷發(fā)生的影響因素的分析可以及早提高臨床醫(yī)師和護士采取預防措施,將患者術后的心肌損傷程度降低至最小化,改善其預后效果。
【關鍵詞】冠心??;PCI手術圍術期;心肌損傷;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2..01
冠心病在臨床山常見,其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機制是脂質代謝異常,血液中脂質沉著早光滑的動脈內膜上堆積成為白色斑點,隨著白色斑塊的增多會使動脈強狹窄,血流受阻,進而造成心臟缺血,導致心絞痛[1]。其臨床表現(xiàn)為胸部劇烈疼痛、呼吸急促、惡心、頭暈、多汗等,為了提高對冠心病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本次對我院2016.08-2017.08收治的90例行PCI手術的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以下是詳細情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90例行PCI手術的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心絞痛類型分為穩(wěn)定型組25例和不穩(wěn)定型組6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穩(wěn)定型組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平均年齡為(62.9±5.3)歲,其中合并高血壓11例,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腦血管4例,有心梗手術史3例,不穩(wěn)定型中男性46例,女性19例,平均年齡為(63.2±5.1)歲,其中合并高血壓27例,合并糖尿病19例,合并腦血管11例,有心梗手術史8例,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之間無明顯差異性(P<0.05)。
1.2 方法
術前所有患者均進行300 mg氯吡格雷負荷劑量,術前
24 h部分患者服用20 mg瑞舒伐他汀,其余患者沒有服用,術后患者每天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或阿托伐他汀20 mg。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術前使用他汀>1個月、載脂蛋白A、術前他汀負荷劑量以及植入支架的總長度等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例(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PCI手術圍術期冠心病患者心肌損傷的影響因素:與PCI手術圍術期冠心病患者心肌損傷發(fā)生率呈正相關的是載脂蛋白A、術前他汀負荷劑量、術前使用他汀>1個月,與PCI手術圍術期冠心病患者心肌損傷發(fā)生率呈負相關的是植入支架的總長度。見表1。
3 討 論
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加、運動鍛煉的減少,冠心病患者數(shù)量不斷上升,嚴重影響我國人們的身體健康。冠心病臨床癥狀主要是心絞痛,臨床上常采用手術治療冠心病,主要是PCI手術,術后患者心肌壞死標志物水平在99%以上正常參考值的上限為心肌受損,上升幅度為99%以上正常參考值的5倍為心肌梗死[2]。冠心病的發(fā)病機制在于內皮損傷,遠端微血管栓塞,球囊擴張或者支架釋放時造成血管短暫性的堵塞,使患者的冠狀動脈痙攣,同時斑塊異位使患者邊支閉塞,容易出現(xiàn)炎癥反應以及缺血再灌注受損等癥狀。雖然在部分患者中不存在心肌受損這一明顯癥狀,但是有些專家認為這與PCI手術后不良情況的發(fā)生有一定的關系。
綜上所述,冠心病患者PCI手術圍術期心肌損傷發(fā)生的影響因素的分析可以及早提高臨床醫(yī)師和護士采取預防措施,將患者術后的心肌損傷程度降低至最小化,改善其預后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 磊,劉先霞,張遠生,等.冠心病患者PCI手術圍術期發(fā)生心肌損傷的相關因素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5,11(15):2218-2220.
[2] 任進平.冠心病患者PCI圍術期心肌損傷的影響因素[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11):5-7,11.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