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2018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事業(yè)是靠人干出來的。正確的政治路線要靠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我們黨一路走來,始終堅持組織路線服務政治路線?!薄柏瀼匦聲r代黨的組織路線,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是關鍵,重點是要做好干部培育、選拔、管理、使用工作?!绷暯娇倳浀闹匾v話,從組織路線和政治路線關系的高度,從組織路線與干部隊伍建設的角度,突出強調了新時代我們黨選什么樣的人、培養(yǎng)什么樣的干部隊伍的重要原則,也明確了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關鍵和重點。千秋基業(yè),人才為本。我們黨能不能實現新時代的宏偉目標,關鍵在于能否深入貫徹新時代組織路線,建設一支適應新時代、新任務要求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和干部隊伍。
依據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人類的生活可以總體劃分為三種:與自然交互的生活、與社會交互的生活、與政治交互的生活。在不同的生活中,產生不同類型屬性的人,即:自然屬性的人——自然人(此處是從人的屬性出發(fā)進行的定義,區(qū)別于法律意義上的自然人)、社會屬性的人——社會人、政治屬性的人——政治人。
自然人是在自然狀態(tài)下出生的人。自然人從人的屬性出發(fā),強調的是人作為生命基本形式的普遍性和平等性。從這一角度來看,自然人的最大追求就是生存,一切賴以生存的資源,一切可以改善生存條件、生活條件的資源,包括物質資源、精神資源、制度資源、人力資源等,都是其爭取甚至是爭奪的對象。在自然狀態(tài)下,除了自然環(huán)境限制外,自然人的行為更多是基于自身本能而作出的。
社會人是在社會學中指具有自然和社會雙重屬性的完整意義上的人,與“自然人”相對。從自然人到社會人,是通過社會化實現的。剛剛出生的嬰兒,必須渡過一個特定的社會化時期,以熟悉各種生活習慣、學習各種生活技能,接受社會的教化,慢慢成人。自然人通過社會化,逐步具備社會生活的能力、規(guī)范,塑造并履行自己的社會角色,因此,社會人更多地受到社會文化、社會傳統(tǒng)、社會規(guī)范等影響和約束。
政治人是組織化的產物和政治生活的行為主體。馬克思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钡八皇侵苯佑山洕鷽Q定的,而是由那些在經濟基礎上成長起來的社會關系決定的”。政治社會化指個體通過多種途徑的政治學習與社會實踐,形成以社會政治文化為基本特征的政治態(tài)度、政治信念、政治準則和政治價值觀的過程。個體通過政治社會化,獲得對政治生活較穩(wěn)定的認識和態(tài)度。個體的政治社會化的程度,對個人的政治行為起著關鍵性作用。
“自然人”更多強調自身的自然利益,具有強烈的利己性和排他性;“社會人”更多強調群體的社會利益,具有強烈的利他性和群體排他性;“政治人”更多強調所代表的階級利益,具有強烈的利他性和階級排他性?!吨袊伯a黨章程》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zhàn)士。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guī)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
因此,貫徹新時代組織路線,做到育好人、選好人、用好人的關鍵,就在于正確處理好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的屬性關系:對于非黨員的人才來說,要引導其更多體現社會人的屬性;對于黨員干部來說則要充分體現社會人、政治人的屬性,不斷培養(yǎng)、選拔和任用一大批有擔當有作為的優(yōu)秀人才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是關鍵,重點是要做好干部培育、選拔、管理、使用工作?!眱?yōu)秀干部隊伍建設,依賴于黨組織的培育、選拔、管理、使用。
始終做好優(yōu)秀干部的培養(yǎng)。建立源頭培養(yǎng)、跟蹤培養(yǎng)、全程培養(yǎng)的素質培養(yǎng)體系,教育引導干部加強黨性修養(yǎng)、筑牢信仰之基,加強政德修養(yǎng)、打牢從政之基,嚴守紀律規(guī)矩、夯實廉政之基,健全基本知識體系、強化能力之基,增強干部素質培養(yǎng)的系統(tǒng)性、持續(xù)性、針對性。尤其要注重政治素質的培養(yǎng),不斷培育堅定遠大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態(tài)度和政治立場,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
始終做好優(yōu)秀干部的考核。建立日常考核、分類考核、近距離考核的知事識人體系,強化分類考核,近距離接觸干部,使選出來的干部組織放心、群眾滿意、干部服氣。建立科學的考核制度,重點解決“考什么、如何考、結果怎么用”的問題;建立起“考核態(tài)度+考核績效+考核能力”的全方位考核制度;注重“存量考核+增量考核”的對象分類管理;把“職業(yè)道德+個人品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作為重要考核內容。
始終做好優(yōu)秀干部的選拔任用。建立以德為先、任人唯賢、人事相宜的選拔任用體系,堅持好干部標準,把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廣開進賢之路,堅持事業(yè)為上,以事?lián)袢?、人崗相適。大力選拔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干部;堅持優(yōu)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對不擔當、不作為的干部,該免職的免職,該調整的調整,該降職的降職。
始終做好優(yōu)秀干部的管理。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風、管紀律的從嚴管理體系,加強全方位管理,加強黨內監(jiān)督,管好關鍵人、管到關鍵處、管住關鍵事、管在關鍵時,特別是要把“一把手”管住管好。堅持從對黨忠誠的高度看待干部是否擔當作為,既看日常工作中的擔當,又看大事要事難事中的表現。
始終做好優(yōu)秀干部的激勵。建立崇尚實干、帶動擔當、加油鼓勁的正向激勵體系,樹立講擔當、重擔當的鮮明導向。真情關愛干部,幫助干部解決實際困難,關注干部身心健康,對基層干部特別是困難艱苦地區(qū)和奮戰(zhàn)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干部要給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完善機關事業(yè)單位基本工資標準調整機制,完善公務員獎金制度,落實體檢、休假等制度,保證正常福利,保障合法權益。堅持有為才有位,突出實踐實干實效,讓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機會有舞臺。堅持全面歷史辯證地看待干部,公平公正對待干部,對個性鮮明、堅持原則、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符合條件的要大膽使用。
培養(yǎng)優(yōu)秀干部是貫徹黨的組織路線的時代需要。同時,優(yōu)秀干部也需要隨著時代發(fā)展,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不斷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在新時代具有新?lián)斝伦鳛椤?/p>
以共同理想培育馬克思主義信仰,確保自己成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需要的優(yōu)秀干部。歷史觀決定價值觀,價值觀的主動權來源于歷史觀的力量,擁有道德制高點的關鍵是擁有歷史制高點。以上兩點說明,共同理想高于個人信仰并決定了個人信仰的走向。應當看到,在今天,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僅是全體人民共同的政治基礎,而且是全社會保持健康精神追求的思想源泉。如果我們不能從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汲取力量,共產黨的宗旨就必然被拋棄,變質就在所難免,理想信念的培育更是無稽之談,也就不能成為黨和國家需要的人才。
促進共同理想和個人信仰相協(xié)調,確保自己成為新時代新?lián)斝伦鳛榈膬?yōu)秀干部。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指出:“‘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丑?!眰€體生命既有自我保全的需要,也有自我超越的需要,表現為利益和奉獻(犧牲)的具體統(tǒng)一,忽視個人必要的利益需求或把追求自利最大化視為不變的人性都是錯誤的。時代的發(fā)展變化要求我們從更高更長遠的眼界看待利益,在此基礎上探索建立黨員干部個人必要的利益與國家利益、人民利益協(xié)調統(tǒng)一的機制。實踐早已證明,缺乏必要激勵機制的信仰體系,無法發(fā)揮其全部能量。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來說,許多制度尚處于探索和完善之中,在相關激勵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只有促進共同理想和個人信仰相協(xié)調,才能確保自己成為優(yōu)秀干部。
努力學習和實踐,確保自己成為新時代新?lián)斝伦鳛榈膬?yōu)秀干部。新形勢下,黨面臨的“四大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四種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這一切,既需要信仰上的堅定,更需要行動上的擔當。馬克思主義作為有別于其他信仰的信仰方式,具有自身特點:第一,馬克思主義將個人生命的不朽奠定在歷史發(fā)展的無限性上;第二,馬克思主義認為,個人不朽的實現歸根到底不是一種觀念上的自我超越,而是一個實踐超越的問題;第三,馬克思主義認為真正的信仰不是心靈的自發(fā)需要,而是源于社會生活的自覺感悟和實踐體驗,因此學習和實踐成為信仰的核心問題。還必須明確,這種對于馬克思主義的自覺學習和實踐,不是一次性、階段性的,而是終身的過程。因此,要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必須自覺結合自身實踐,自覺用科學理論武裝自己,為黨和人民不斷工作,成為黨和國家事業(yè)需要的優(yōu)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