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輝
?
《全宋詩》詩句重出十二人舉隅
陳小輝
(中山大學 新華學院,廣州 510520)
《全宋詩》著錄詩人九千余人,卷帙浩繁,出之眾人,因此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重收詩現(xiàn)象。對此,學界已做了不少修訂工作,如陳新等人編著《〈全宋詩〉訂補》、張如安《〈全宋詩〉訂補稿》。近來,通過查閱文獻,發(fā)現(xiàn)章得象、呂夷簡、張方平諸人名下還有不少詩歌與他人重出,故很有必要對這些詩的歸屬一一考證。
全宋詩;重出;章得象;呂夷簡;張方平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纂的《全宋詩》搜采廣博,涵容繁富,其卷帙、詩人數(shù)及詩歌數(shù)量皆四倍于《全唐詩》,作為一代詩歌總集,洵無能出其右者。然而,由于當時技術條件限制,加之該書工程浩大,出之眾人,因此也存在著不少漏輯、誤輯、重輯的問題。在這些方面,學術界已做了不少校正工作。筆者在利用《全宋詩》時,亦注意到了不少重出詩,現(xiàn)分別考辨如下:
張如安《〈全宋詩〉訂補稿》一書指出章得象名下《句》“千尋練掛雙流瀑”實出自章得象《題山宮法安院》其一。又朱騰云博士論文《〈全宋詩〉重出誤收研究》指出章得象《題山宮法安院》其二實為章憑《題山宮法安院》。除此之外,章得象詩卷下還存在以下一些詩句與他人重出:
《句》其二
天面長虹一鑒痕,直通朝北兩山春。(蘇公堤)
見《全宋詩》卷一四三章得象,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輿地紀勝》卷二五《江南東路·南康軍》輯得。此詩又見《全宋詩》卷七八○章惇詩,僅僅“朝北”作“南北”一字不同,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輿地紀勝》卷二《兩浙西路·臨安府》輯得。
按:宋施鍔撰《淳祐臨安志》卷十、宋祝穆《方輿勝覽》卷一、宋周密撰《武林舊事》卷五、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卷二諸書皆將此詩歸入章惇名下。又蘇公堤在杭州西湖,《輿地紀勝》卷二十五《江南東路·南康軍》卻收有此詩,不免令人生疑(因南康軍轄星子、都昌、建昌,屬江南東路,即今江西),查《輿地紀勝》卷二十五《江南東路·南康軍》并未著錄章得象名下此詩句。綜上判斷,此詩當為章惇所作,非章得象詩。
《句》其三
唯有梅花報春早,雪中傳信過江干。(望安亭)
見《全宋詩》卷一四三章得象,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輿地紀勝》卷九十三《廣南東路·南雄州》輯得。此詩又見《全宋詩》卷七八○齊唐詩,內容全同,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輿地紀勝》卷九十三《廣南東路·南雄州》輯得。
按:《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同一本書將此詩分系兩人名下,不知何故?復核李勇先校點本《輿地紀勝》,此詩實歸入章得象名下[1]3 225,將此詩歸入齊唐名下實為誤輯。明李賢等《明一統(tǒng)志》卷八十亦將此詩歸入章得象名下。
張如安《〈全宋詩〉訂補稿》一書指出呂夷簡《無題》實為呂希哲《絕句》詩。朱騰云博士論文《〈全宋詩〉重出誤收研究》也指出釋文禮《頌古五十三首》其五一實為呂夷簡《天花寺》。除此之外,呂夷簡詩卷下還存在以下一些詩句與他人重出:
《句》其五
江涵帝子翬飛閣,山際真君鶴馭天。
見《全宋詩》卷一四六呂夷簡,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輿地紀勝》卷二六《江南西路·隆興府》輯得。此詩又見《全宋詩》卷一七四宋綬詩,內容全同,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宋阮閱《詩話總龜》前集卷一二引《談苑》輯得。
按: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八、宋吳幵《優(yōu)古堂詩話》、宋阮閱《詩話總龜》卷十二、宋胡仔《漁隱叢話》后集卷二十諸書皆將此句置入宋綬名下?!遁浀丶o勝》卷二十六《江南西路·隆興府》引《類苑》將此詩句置入呂夷簡名下,但宋江少虞《事實類苑》卷三八實將此句亦歸入宋綬名下,故《輿地紀勝》當有誤,此詩句當為宋綬作。
陳新等《〈全宋詩訂補〉》一書指出張方平名下《句》:“謹言渾不畏,忍事又何妨?!睂嵆鲎詮堼R賢《自警詩》。胡建升、楊茜《蘇轍佚詩辨?zhèn)巍芬晃囊仓赋鎏K轍《初春游李太尉宅東池》實為張方平《初春游李太尉宅東池》。又朱騰云博士論文《〈全宋詩〉重出誤收研究》指出趙孟堅《江樓遲客》實為張方平《江樓遲客》,韓元吉《送郭誠思歸華下》實為張方平《送郭誠思歸華下》。除此之外,張方平詩卷下還有以下諸詩與他人重出:
《句》其一
紅塵三尺險,中有是非波。
見《全宋詩》卷三○八張方平,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宋阮閱《詩話總龜》前集卷十三引《詩史》輯得。
按:此非張方平詩,此兩句實出自潘閬 《闕下留別孫丁二學士歸舊山》:“名利路萬轍,我來意如何。紅塵三尺深,中有是非波。波翻幾潛沒,來者猶更過。歸去感知淚,永灑青松柯?!保?]1冊619《全宋詩》編輯者依據《逍遙集》輯得)。宋葉廷珪《海録碎事》卷十五亦引此兩句作潘閬詩。
《萍》
泥滓根萌淺,風波性質輕。晚來堆岸曲,猶得護蛙鳴。
見《全宋詩》卷三二九五李迪,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宋陳景沂《全芳備祖》后集卷一二輯得。
按:此非李迪詩,實出自李覯《萍》:“盡日看流萍,誰原造化情??蓱z無用物,偏解及時生。泥滓根萌淺,風波性質輕。晚來堆岸曲,猶得護蛙鳴?!保?]7冊4 315《全宋詩》編輯者依據《直講李生文集》卷三六輯得。
《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5輯)》載《〈全宋詩〉雜考一》一文指出李回《題妓帕》實為張俞《題漢州妓項帊羅》。阮常明《〈全宋詩〉誤收唐人詩新考》一文指出張俞名下《游靈巖》實為唐戴叔倫 《題凈居寺》。又朱騰云博士論文《〈全宋詩〉重出誤收研究》指出張俞《翠微寺》實為唐驪山游人《題故翠微宮》詩。除此之外,張俞詩卷下還存在以下一些詩歌與他人重出:
《邛州青霞嶂·題西山臨江亭》
南北逢除日,天涯有去舟。蠻城和雨閉,峽水帶春流。不負新年感,惟多故國愁。甯無賀新酒,徒此事羈囚。
見《全宋詩》卷三八二張俞,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清張琴同治《增修萬縣志》卷三十六輯得。此詩又見《全宋詩》卷三一七一趙崇嶓詩,題為“除日萬州臨江亭”,僅僅“南北”作“南浦”、“惟多”作“唯多”一些字句不同,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宋蒲積中《古今歲時雜詠》卷四二輯得。
按:《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一七七《夔州路·萬州》輯得張俞《除日萬州臨江亭》:“南浦逢除日,天涯有去舟。蠻城和雨閉,峽水帶春流?!保?]7冊4 716此詩實為張俞《邛州青霞嶂》前四句。明曹學佺《蜀中廣記》卷二十三《夔州府·萬縣》亦將此詩歸入張俞名下。臨江亭在四川萬縣,又趙崇嶓居江西南豐,不曾在四川萬縣宦游,據此來看,此詩非趙崇嶓詩,當為張俞之作。
《歲窮雨夜獨臥山齋》
歲晏云深誰與游,巖房終夜雨如秋。不知海上三山夢,何似人間萬戶侯。
見《全宋詩》卷三八二張俞詩,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古今歲時雜詠》卷四二輯得。此詩又見《全宋詩》卷七八○章惇,題同,內容全同,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永樂大典》卷二五三九輯得。
按:《古今歲時雜詠》卷四十二此詩題下實未署名,《全宋詩》編者認為該詩當是承前詩省名,前詩為張俞《除夜宿黃沙館書懷》,此判斷恐有誤,此詩當為章惇詩。
朱騰云博士論文《〈全宋詩〉重出誤收研究》指出陳公輔《州宅》詩實為張伯玉《州宅》。方健《〈全宋詩〉證誤舉例》一文指出吳充《歲日書事》實為張伯玉《正旦呈諸僚友》詩。除此之外,張伯玉詩卷下還存在以下一些詩句與他人重出:
《蓬萊閣醉歸》
蓬萊閣上醉歸時,猶索芳樽步步隨。啼鳥似來留翠佩,旁人笑為整花枝。腰閑半嚲黃金印,頭上斜欹白接?。拍手向他賓從道,使君未老莫扶持。
見《全宋詩》卷三八四張伯玉,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宋孔延之《會稽掇英集》卷一輯得。此詩又見《全宋詩》卷一四○五陳公輔詩,題為“蓬萊閣歸醉”,內容全同,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宋謝采伯《密齋筆記》卷三輯得。
按:宋史鑄注王十朋《蓬萊閣賦》亦引此詩作張伯玉詩,明萬歷《紹興府志》卷三亦將此詩歸之于張伯玉名下。又蓬萊閣在越州,張伯玉曾知越州,詩云“使君”正與其身份相合。且《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宋謝采伯《密齋筆記》卷三輯得陳公輔《州宅》詩亦實為張伯玉《州宅》詩,據此來看,此詩非陳公輔作,當為張伯玉詩。
《清明日》
每年每遇清明節(jié),把酒尋花特地忙。今日江城衰病起,佛前新火一鑢香。
見《全宋詩》卷三八四張伯玉,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宋孔延之《會稽掇英集》卷十五輯得。此詩又見《全宋詩》卷五一八孫永詩,題為“清明”,僅 “江城”作“江頭”、“佛前”作“神前”、“一鑢”作“一爐”一些字句不同,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古今歲時雜詠》卷十五輯得。
按:此詩歸屬存疑。《宋詩紀事》卷十六引《古今歲時雜詠》作孫永詩,《宋詩紀事補遺》卷十七作張伯玉詩。
《滬瀆》
泛泛松江水,迢迢笠澤邊。萬年知禹力,灌溉有余功。
見《全宋詩》卷三八四張伯玉,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三《兩浙西路·嘉興府》輯得。此詩又見《全宋詩》卷二六七七許尚詩,題為“華亭百詠·滬瀆”,內容全同,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元徐碩《至元嘉禾志》卷二十八輯得。
(3)課堂上跟著老師弄懂一系列問題之后要積極進行反饋,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業(yè)動態(tài),老師要及時反饋,并給與適當評價.老師要積極指導學生進行課下的探討,推進學生的同伴互助關系與協(xié)作關系、協(xié)作能力,從學生的反饋中改進微課資源的推送,提高自己微課資源的質量,優(yōu)化微課資源的設計制作和教學方案的實施,積極更新教學資源.
按:朱騰云博士論文《〈全宋詩〉重出誤收研究》謂《華亭百詠》較可靠,此詩當為許尚詩,恐非[3]297。李更《小議地方志所存詩文資料的把握與使用——從〈華亭百詠〉說起》一文謂此詩歸屬存疑[4]91。
陳新等《〈全宋詩〉訂補》一書指出陶弼《芡》與陶弼《雞頭》重出,朱熹《山茶》實為陶弼《山茶花二首》其一。朱騰云博士論文《〈全宋詩〉重出誤收研究》指出章惇《贈陶辰州》二首實為陶弼《贈章使君》及《沅州》,又陶弼《賓州二首》其一實為秦密《遷江紀實》。除此之外,陶弼詩卷下還存在以下一些詩句與他人重出:
《全州》
南北東西幾萬峰,郡城如在畫屏中。何人截斷湘妃竹,半蘸秋江作釣筒。
見《全宋詩》卷四○七陶弼,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輿地紀勝》卷六八《荊湖南路·全州》輯得。此詩又見《全宋詩》卷三七六○陶金詩,題為“過全州”,僅“畫屏”作“畫圖”、“截斷”作“裁斷”一些字句不同,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宋詩拾遺》卷十七輯得。
按:宋祝穆《方輿勝覽》卷二六、宋潘自牧《記纂淵?!肪硎?、元劉應李《大元混一方輿勝覽》卷下諸書皆將此詩歸入陶弼名下。清汪森《粵西詩載》卷二十二將此詩歸入陶金名下。因《宋詩拾遺》乃清人偽作,可參王媛《陳世隆〈宋詩拾遺〉辨?zhèn)巍?,又《粵西詩載》后出,此詩非陶金作,當為陶弼詩。
《過蒼梧》
近海江聲急,孤舟下杳冥。峽泉飛暴雨,灘石走群星。水有瀟湘色,猿同巴蜀聽。令人思舜德,一望九嶷青。
見《全宋詩》卷四○七陶弼,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永樂大典》卷二三四三輯得。此詩又見《全宋詩》卷一二九八謝孚詩,題為“蒼梧即事”,僅“近?!弊鳌敖丁?、“九嶷”作“九疑”一些字句不同,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元陳世隆《宋詩拾遺》卷十輯得。
按:此詩歸屬存疑。清謝啟昆《廣西通志》卷一二二、清汪森《粵西詩載》卷十、《宋詩紀事》卷八二引《粵西詩載》諸書皆將此詩歸入謝孚名下。
陳新等《〈全宋詩〉訂補》一書指出蔣之奇《蒼玉洞》實為宋思遠《汀州》。李成晴《〈全宋詩〉重出諸例勘訂》一文指出陳映《句》:“鄞江一丈水,清可照人心?!睂嵆鲎允Y之奇《蒼玉洞》。王嬌、王可喜《〈全宋詩〉之互見詩訂正》一文已指出蔣之奇名下九首《愛山堂》第一、二、三首當為李傳正詩,第七、八、九首亦非其作。朱騰云博士論文《〈全宋詩〉重出誤收研究》也指出蔣之奇《琴高臺懷古》其一實為清代梅清《琴溪》。除此之外,蔣之奇詩卷下還有以下一些詩歌與他人重出:
《按行分宜》
分得宜春地,東偏一畫屏。洪陽仙洞古,龍姥舊祠靈。雨過溪痕長,春回草徑青。道傍聊下馬,揩蘚讀碑銘。
見《全宋詩》卷六八八蔣之奇,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明嚴嵩正德《袁州府志》卷十二輯得。此詩又見《全宋詩》卷三六一二趙文詩,題為“次分宜”,僅“舊祠”作“故祠”、“草徑”作“草意”、“揩蘚”作“剔蘚”一些字句不同,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青山集》卷八輯得。
按:此詩歸屬存疑。
《菖蒲澗》
撥破紅塵入紫煙,五羊壇上訪神仙。人間自覺無閑地,城里誰知有洞天。
見《全宋詩》卷六八七蔣之奇,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輿地紀勝》卷八九輯得。
按:此非蔣之奇詩,實出自古成之《五仙觀二首》其一:“撥破浮塵入紫煙,五羊壇上訪神仙。人間自覺無閑地,城里誰知有洞天。竹葉影繁籠藥圃,桃花香煖映芝田。吟余池畔聊欹枕,風雨蕭蕭吹白蓮。”[2]1冊584古成之此詩曾刻石,題為“五仙觀古仙詩碑”,下有宋進士黃宗石等人跋語“謹以真仙所題本觀之遺什,再勒翠珉,庶傳不朽云”云云。翁方綱《粵東金石略》載錄之,阮元《廣東通志》亦謂此詩碑“為宋刻無疑”[5]231。
朱騰云博士論文《〈全宋詩〉重出誤收研究》指出張景脩《延真秋屏軒》與張叔敏《延真秋屏軒》重出,此詩歸屬存疑。除此之外,張景脩詩卷下還有以下一詩與他人重出:
《九月望夜與詩僧可久泛西湖》
山風獵獵釀寒威,林下山僧見亦稀。怪得題詩無俗語,十年肝鬲湛清輝。
見《全宋詩》卷八四○,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元陳世隆《宋詩拾遺》卷十輯得。此詩又見《全宋詩》卷五一八葉夢得詩,題為“《詩二首》其一”,僅“山風獵獵釀”作“霜風獵獵將”、“題詩”作“吟詩”、“清輝”作“寒輝”一些字句不同,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避暑錄話》卷下輯得。
按:據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張景脩與吾同為郎,夜宿尚書新省之祠曹廳,步月庭下,為吾言:往嘗以九月望夜道錢塘,與詩僧可久泛西湖,至孤山,已夜分。是歲早寒,月色正中,湖面渺然如镕銀,傍山松檜參天,露下葉間,薿薿皆有光,微風動湖水晃漾,與林葉相射。可久清癯苦吟,坐中凄然不勝寒,索衣無所有,以空米囊覆其背,為平生得此無幾。吾為作詩紀之云?!保?]168此詩當為葉夢得詩,張景脩為述其事者,葉夢得感而賦詩。元陳世隆《宋詩拾遺》卷一○將此詩歸于張景修名下,當有誤。《宋詩紀事》卷三五亦引此則詩話作葉夢得詩。
《夢入天臺》
天風吹散赤城霞,染出連云萬樹花。誤入醉鄉(xiāng)迷去路,旁人應笑卻還家。
見《全宋詩》卷八九○,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宋陳思《兩宋名賢小集》卷九○《舒待制詩集》輯得。此詩又見《全宋詩》卷九一○張亶詩,題為“夢中詩”,僅“旁人應笑卻”作“傍人應笑不”一些字句不同,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宋蔡絳《西清詩話》輯得。
按:宋胡仔《漁隠叢話》前集卷五十八引《西清詩話》、宋曾慥《類說》卷五十七、宋阮閱《詩話總龜》后集卷四十、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二十諸書皆作張亶詩,《兩宋名賢小集》將此詩歸入舒亶名下,當是將張亶訛為舒亶。
《句》其四
春禽得意千般語,澗草無名百種香。
見《全宋詩》卷八九○,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宋張邦基《墨莊漫錄》卷二輯得。此詩又見《全宋詩》卷八四○陳丕詩,內容全同,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清董沛《甬上宋元詩略》卷二輯得。
按:宋張邦基《墨莊漫錄》要早于清董沛《甬上宋元詩略》,且清《宋詩紀事》卷二十三亦引《墨莊漫錄》作舒亶詩,故此詩恐非陳丕詩,當為舒亶作。
王嵐《汪藻文集與詩作雜考》一文指出汪藻《大暑留召伯埭》實為尤袤《大暑留召伯埭》。吳洪澤《尤袤詩名及其生卒年解析》一文指出尤袤《游閤皂山》實為劉遂初(即劉正之)《閤皂山》。陳小輝《〈全宋詩〉之朱熹、張栻、陸九淵、劉克莊詩重出考辨》一文指出張栻《落梅》實為尤袤《落梅》。除此之外,尤袤詩卷下還有如下詩句與他人重出:
《句》其一二
飽看七寶山頭月,慣聽三茅觀里鐘。
見《全宋詩》卷二三三六,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四《送吳待制帥襄陽二首》詩注引輯得。此詩又見《全宋詩》卷五一八吳瓌,內容全同,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元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四輯得。
按:《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同一書將此詩句分系兩人名下,不知何故?查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四尤袤《送吳待制帥襄陽二首》其二:“欲將盤錯試余鋒,故擁旗麾訖外庸。南峴北津形勝地,前羊后杜昔賢蹤。不妨倒載同民樂,自有輕裘折虜沖。努力功名歸報國,莫思山月與林鐘?!弊詈笠痪渥⒃疲骸肮姟柨雌邔毶筋^月,慣聽三茅觀里鐘’此吳環(huán)也,琚之弟,高宗吳后之侄?!保?]1 098尤袤詩最后一句“莫思山月與林鐘”很詼諧幽默,其實即是對吳待制環(huán)詩“飽看七寶山頭月,慣聽三茅觀里鐘”的一種戲謔,此詩句為吳環(huán)所作明矣?!端卧娂o事》卷四十八亦引方回《瀛奎律髓》將此詩句歸之吳環(huán)名下。
朱騰云博士論文《〈全宋詩〉重出誤收研究》指出蔡元定《林居》與蔡格《自詠》重出,此詩歸屬存疑。除此之外,蔡元定詩卷下還有如下一些詩歌與他人重出:
《贈琴士邵邦杰》
五寸管能窺造化,七弦琴解寫人心。平生不作麒麟夢,且聽高山流水音。
見《全宋詩》卷二五○一蔡元定,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蔡氏九儒書》卷二《西山公集》輯得。此詩又見《全宋詩》卷二九二二真德秀詩,題為“贈邵邦杰”,僅“窺”作“摹”、“弦”作“弦”一些字句不同,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二十三輯得。
按:真德秀此詩下序云:“邵邦杰妙絲桐之技,又善寫神。西山翁嘉之,為賦絕句?!倍淘ù嗽娤聼o序。據此序來看,此詩當為真德秀詩。
《次晦翁韻》
屈指摳衣十七年,自憐須鬢已皤然。久知軒冕真無分,但覺溪山若有緣。下學工夫慚未到,先天事業(yè)敢輕傳。祇今已飽煙霞痼,更乞清溪理釣船。
見《全宋詩》卷二五○一蔡元定,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宋金履祥《濂洛風雅》卷六輯得。此詩又見《全宋詩》卷二七二九蔡淵詩,題為“自詠”,僅 “十七”作“四十”、“真”作“應”、“溪山”作“西山”、“工夫”作“功夫”、“痼”作“疾”、“理”作“著”一些字句不同,乃《全宋詩》編輯者依據明蔡有鵾《蔡氏九儒書》卷三《節(jié)齋公集》輯得。
按:此詩當為蔡元定詩,非其子蔡淵之作。蔡元定為朱熹弟子,此詩言次晦翁(即朱熹)韻,朱熹《奉同公濟諸兄自精舍來集沖佑之歲寒軒因邀諸羽客同飲公濟有詩贈守元章師因次其韻》與此詩韻正相同。朱熹曰:“蓬萊清淺今幾年,武夷突兀還蒼然。但忻丹籍有期運,不悟翠壁無寅緣。鼎中龍虎應浪語,紙上爻彖非真?zhèn)鳌C鞒辰腥龒{路,一葉徑上滄浪船”[2]44冊27 633。
[1]王象之,輿地紀勝[M].李勇先,校點.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2]傅璇琮,等.全宋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3]朱騰云.《全宋詩》重出誤收研究[D].河南大學博士論文,2011.
[4]沈迪云.地方文獻論文集——蕭山、地方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M].太原:三晉出版社,2010.
[5]陳永正.嶺南書法史[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
[6]葉夢得.石林燕語 避暑錄話[M].田松青,徐時儀,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7]方回,選評.瀛奎律髓匯評[M].李慶甲,集評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On Repeated Recording of Twelve People’s Poems in the
CHEN Xiao-hui
(Xinhua Colleg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20, China)
There are quite a number of poems repeatedly recorded in the, which is such a huge volume only to be jointly compiled by so many scholars and such recording repetition is understandably inevitable. To redress such redundancy, a lot of works were done including Mr. Chen Xin’sand Mr. Zhang Ruan’s.It has been found, however, that some poems in the name of Zhang Dexiang, Lv Yijian, Zhang Fangping etc. are also repeatedly recorded but belong to others in the book.It is very necessary to make clear who are the real authorsof these poems.
; repeated recording of poems; Zhang Dexiang; Lv Yijian; Zhang Fangping
2017-11-10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教職工科研啟動基金重點項目“《全宋詩》重出考辨”(2017ZD003)。
陳小輝(1975- ),男,江西臨川人,文學博士,山東大學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宋元明清文學。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8.01.14
I207.2
A
1004-4310(2018)01-00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