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國
近年來,藏家購藏文物藝術(shù)品正變得越來越理性,遇到心儀的藏品時,他們很關(guān)注藏品遞藏是否有序,有無可靠的出處等等。而熟悉中國古代書畫的人都知道,如果一件帶有被《石渠寶笈》著錄標簽的拍品流向市場,即便還未目睹其“真容”,聞?wù)叨家欢〞取案呖匆谎邸?。對于今人來說,《石渠寶笈》著錄是繞不開的一件收藏寶典。
作為追尋清宮書畫收藏的寶貴史料,從《石渠寶笈》聯(lián)想到清宮收藏,有一處建筑不能不提,那就是圓明園。
今天在北京,生活著這樣一位“80后”,他土生土長于此,打小就對圓明園有一種難以言說的迷戀。從十幾歲起,他幾乎每月都會去圓明園逛一逛。2004年,他如愿進入圓明園管理處工作,“很用心,收集資料的能力特別強?!边@是同事對他的評價。
他叫劉陽,現(xiàn)在是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shù)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2017年正逢圓明園建園310周年,也正是在此時,劉陽完成了送給自己心中這塊圣地的一份禮物——《(石渠寶笈)著錄的圓明園舊藏書畫目錄》。盡管這花費了他一年半的時間,但想到能為所有愛好于此的人們再增一份參考資料,他覺得很值。
前不久,《中國收藏》雜志記者采訪劉陽,以年輕人的視角來關(guān)注和探索失散文物,其中的熱情與執(zhí)著既讓人感動,也是一種活力與希望的體現(xiàn)。
《中國收藏》:您是在什么情況下,有了制作這個目錄的想法?
劉陽:2013年,我出版過一本系統(tǒng)收錄圓明園流散文物的書籍——《誰收藏了圓明園》。在編寫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書畫作品似乎是圓明園舊藏證據(jù)鏈中最全、最直接的。但過去我們僅憑“淳化軒”章去查找顯然是大海撈針的,其實圓明園藏畫80%是不蓋這枚印章的。后來,也是受到乾隆整理《石渠寶笈》的啟發(fā),我就想到從這套著錄成冊的書籍中去摘錄涉及圓明園的舊藏。
《中國收藏》:完成這個目錄花費了多長的時間,其間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劉陽:整理摘錄這個目錄大概花了一年半時間,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根本找不到《石渠寶笈》這套書。我在一些拍賣行發(fā)現(xiàn)有這套書,就拜托朋友幫忙,抽空去拍賣行資料室查閱。但這套書的體量巨大,外加查閱的時間很有限。后來得知故宮再版了一套《石渠寶笈》,正好有位朋友購買了此書,我才有機會更細致更深入地查閱相關(guān)資料。挨個篩查并摘錄收藏在圓明園各個殿宇的舊藏書畫,名錄就這樣誕生了。
《中國收藏》:我們在閱讀這個目錄時,有沒有什么內(nèi)在的規(guī)律可循?
劉陽:由于時間和精力的所限,這個目錄只是按照我看到的順序進行列表的。幸好圓明園的收藏被收錄在《石渠寶笈》的續(xù)編和三編中,為整理這個目錄減少了難度、縮小了目標。但即便如此,這個工作量也是很大的。
《中國收藏》:在這份目錄中,有哪些重要藏品仍藏在圓明園?
劉陽:在所有已知著錄的藏畫中,沒有一件還收藏在圓明園。換句話說,目前圓明園收藏的昔日圓明園書畫舊藏是“零”。散落民間的圓明園舊藏這幾年零零散散地陸續(xù)出現(xiàn)在各大拍賣會上,因為此前從來沒有人整理過圓明園舊藏書畫目錄,所以很多拍賣行的書畫專家也不清楚自己的拍品是圓明園舊藏,當然也沒有做任何相關(guān)的宣傳。
2010年11月20日,在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秋光萬華——清代宮廷藝術(shù)集粹”專場中,明代陳栝的《情韻墨花》手卷以1.137億元成交,現(xiàn)藏于上海龍美術(shù)館。這件作品在《石渠寶笈續(xù)編》中有著錄,登記在“畫花卉卷”,收藏在長春園淳化軒,是目前《石渠寶笈》著錄圓明園舊藏書畫作品中成交價最高的一件。
《中國收藏》:整理出目錄來,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劉陽:說真的,尋找這些藏畫的下落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但這猶如大海撈針一般,很多作品完全不知道下落。現(xiàn)在除了最近幾年在一些大型拍賣會上拍過的作品能在網(wǎng)上查到目錄外,幾乎沒有任何線索可查。而在做這個事兒的同時我發(fā)現(xiàn),國內(nèi)各大博物館幾乎沒有把館藏書畫目錄上傳到網(wǎng)絡(luò)上。流落到國外的藏品也只有個別大型博物館有部分書畫目錄上傳網(wǎng)絡(luò),私人收藏更是幾乎無信息可循。所以,想查找這些作品的下落是一個龐大且漫長的工程,也許需要用一輩子來做吧。
《中國收藏》:雖然還有很多細節(jié)需要進一步完善,但就目前來說,您覺得這個目錄最大的意義在哪里?
劉陽:不敢說它的意義有多大吧,從它的功能來說,就是能幫助大家尋找和考證圓明園的舊藏書畫。尤其是拍賣行或收藏家再發(fā)現(xiàn)有重要書畫作品,可以通過此表去查尋此畫是否為圓明園舊藏,曾經(jīng)存放在哪個殿宇。現(xiàn)在市場上一旦有“圓明園舊藏”出現(xiàn),其身價都會倍增,但很多人又無從考證“圓明園舊藏”,我希望這個目錄可以彌補這個學術(shù)空白。
《中國收藏》:雖然這個目錄中所列藏品體量龐大,但這應(yīng)該也只是圓明園舊藏書畫中的一部分,您有沒有想過制作一個更加完整的圓明園藏書畫目錄?
劉陽:這個想法當然是有的。雖然圓明園的畫軸和冊頁類書畫作品基本都被收錄到《石渠寶笈》了,但仍然有大量通景畫、裱畫、銅版圖、扇面等美術(shù)作品沒有著錄。這需要查閱大量的檔案,也有很多偶然因素會發(fā)生,我只能做到通過自己的努力慢慢去拼湊這些信息。不過,單憑一個人的力量確實有限,用一生也無法找全圓明園的流散文物,所以也希望通過《中國收藏》這個平臺,號召一些對此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尋找那些失散在各地的圓明園流散文物。(注:本文配圖由劉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