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父愛如山。日常生活中,父親給人的形象都是嚴肅的,所以我們有事情也很少和父親溝通,即便心里有許多愛,也很難直接說出口??墒?,父親卻用他的一生,把最好的一切帶給了我們。不信,你看——
舒乙的《父子情》就以深情的筆觸,對照鮮明地寫道:“我的父親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種嚴厲得令孩子見面生畏的人,所以是個復雜的父親?!钡褪沁@種“復雜”的父親,讓他享受到了如海的父愛;而李森祥的《臺階》,則同樣從兒子的視角出發(fā),為我們展現(xiàn)了父親的生活畫卷和其深沉的精神世界。
【語句集萃】
1.再大些,我就喜歡站在那條青石門檻上往臺階上跳。先是跳一級臺階,蹦、蹦、蹦!后來,我就 跳二級臺階,蹦、蹦!再后來,我跳三級臺階,蹦!又覺得從上往下跳沒意思,便調了個頭,從下往上跳,啪、啪、啪!后來,又跳二級,啪、啪!再后來,又跳三級,啪!我想一步跳到門檻上,但摔了一大跤。父親拍拍我后腦勺說,這樣是會吃苦頭的!
解讀:本段中,作者反復使用“蹦”“啪”兩個詞,寫出了上下跳級時的聲音變化,既體現(xiàn)了自己的成長過程,又凸顯了“我”與臺階的親密關系,真是富有情趣。
思考:在這里,哪一句話耐人尋味,請找出來,并說說其中蘊含了怎樣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腳板寬大,裂著許多干溝,溝里嵌著沙子和泥土。父親的這雙腳是洗不干凈的,他一般都去凼里洗,拖著一雙濕了的草鞋唿嗒唿嗒地走回來。大概到了過年,父親才在家里洗一次腳。
解讀:作者對父親腳板的特寫,表現(xiàn)出父親的本分及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性格。但就是父親的這雙腳,顯示出了勞動人民的本色,讓自己家蓋起了有高臺階的新屋,同時,也讓自己家在鄉(xiāng)鄰們的眼中有了地位。
思考:請運用細節(jié)描寫,寫一寫你父親的手或腳,你是否也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起來時,父親已在新屋門口踏黃泥……那時已經(jīng)是深秋,露水很大,霧也很大,父親浮在霧里。父親頭發(fā)上像是飄了一層細雨,每一根細發(fā)都艱難地挑著一顆乃至數(shù)顆小水珠,隨著父親踏黃泥的節(jié)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滾到額頭上,額頭上一會兒就滾滿了黃豆大的露珠。
解讀:此段描繪的是父親早晨勞動的情景,簡直就是一個特寫鏡頭。父親頭發(fā)上的霧水凝成細雨,再匯成小水珠,滾到額頭上,額頭上便滾滿了黃豆大的露珠。大半輩子的準備工作讓父親的身體過早地衰老了,但多年的企盼終于要變成現(xiàn)實了,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喜悅與難以抑制的興奮支撐著父親不知疲倦地繼續(xù)勞動下去。
思考:細想一下,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親從老屋里拿出四顆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讓我來。我把火一點,呼一聲,鞭炮躥上了高空,稍停頓一下便掉下來,在即將落地的瞬間,啪——那條紅色的紙棍便被炸得粉碎。許多紙筒落在父親的頭上肩膀上,父親的兩手沒處放似的,抄著不是,貼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覺得有許多目光在望他,就盡力把胸挺得高些,無奈,他的背是駝慣了的,胸無法挺得高。因而,父親明明該高興,卻露出些尷尬的笑。
解讀:真是“于細微處見真情”呀。透過文字,我們看到了一位樸實的中國農(nóng)民父親形象,他要強、有志氣、不甘落后,他要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長遠的生活目標,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但他同時又是一個老實厚道的農(nóng)民,有著中國農(nóng)民特有的謙卑,歷經(jīng)了千辛萬苦,九級臺階的新屋造好了,卻不好意思坐上去。
思考:結合語境,概括父親的形象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鏈接】
草帽是父親的徽飾
草帽的世界,是一首溫婉美麗的詩。
父親對草帽一直都非常珍惜。那是三月天,桃花、杏花次第綻放,田地里的麥苗兒挺一挺身子,農(nóng)人們便聽到了它們拔節(jié)的聲音……
幾陣春陽暖照,麥苗開始吐穗揚花,太陽的威力也一天比一天大起來。這時,父親說,是該去買一頂草帽了!父親平時購買物什,對好與壞并不很在意,唯獨對草帽的要求幾近苛刻——一定得是麥子的穗稈兒編織的。草帽買回后,父親還要拿細密的白布,把草帽的圈檐縫上,要縫上的還有帽肚兒,因為這些地方是最容易破損的。父親說,先祖?zhèn)優(yōu)樘剿飨闾鸬柠溩?,胼手胝足,甚或血跡斑駁。一頂草帽,一根根麥稈兒,編織著先祖?zhèn)儗γ篮玫臒o限向往。珍惜草帽,就是對遠古祖先篳路藍縷的敬慕,也是對現(xiàn)代農(nóng)人們的尊敬。
但是,一頂草帽總敵不過歲月的敲打侵蝕。雨來時,雨水敲出流逝的音符,“噗噗噗”,草帽的韶華被敲得有幾分蒼老起來;收割間,火辣辣的太陽穿不透草帽的縫隙,卻把帽檐敲出了龍鐘之態(tài)……
要說的是,龍鐘老態(tài)的只是草帽的形體,不老的卻是草帽的魂魄。村里的人們都說,父親是村里手最巧的。是的,父親要自己來編織草帽。對那些韌性十足的麥秸稈兒進行一番整理修飾后,父親便拿起它們,像拾掇起一綹綹柔韌蒼勁的時光,在手指間繞過來、繞過去,不過半天工夫,一頂草帽就編出來了。
父親編出的草帽,除了自己和家人戴外,大多數(shù)送給了鄉(xiāng)親們。要是鄉(xiāng)鄰們夸父親“心靈手巧”,A.父親黝黑的臉龐上會綻放出璀璨的笑容,如同草帽把一朵朵含香的麥花,飽含了父親滴滴汗水和一瓣心香,回饋時光對父親的濡染和滋養(yǎng)。
父親編織出的草帽以特有的親切、親昵,在季節(jié)的齒輪中穿越一載載光陰,在鄉(xiāng)人們的心靈中馨香著。那時,鄉(xiāng)村是大集體,有一年天大旱,從春到夏,一連百天沒下雨。有一天,天空中終于飄來了一大片墨一般的云,雨夾裹著煙霧滾落下來。鄉(xiāng)人們歡呼著,但不到一頓飯的工夫,云兒就如同孫悟空翻了一個筋斗,遠去十萬八千里了。
雨過地皮濕,太陽又開始亮晃晃地炙烤著大地。鄉(xiāng)人們這時要做的是如何保住這點兒雨水,讓它成為墑(shāng)土。此時,B.父親將剛剛編織好的一百多頂草帽從家中一股腦兒搬到農(nóng)田中來,戴在莊稼的根部,為減緩地里的水分蒸發(fā),父親甚或把頭頂上的最后一頂草帽也摘了,光著頭任憑烈日烤曬著……那一百多頂草帽就似一頂頂鋼盔,抵擋住烈日之箭鏃的攻擊,在太陽下閃閃發(fā)光,宛如父親閃光的心靈。
每當我看到田間地頭戴著草帽的農(nóng)民,我就會想到父親,想到父親的草帽。我現(xiàn)在才明白父親為什么一直喜歡與珍惜草帽,只因為草帽是一種榮譽;而唯有父親,才最有資格佩戴村莊這無尚榮耀的徽飾。
(作者段奇清,選自《思維與智慧》2016年第9期,有刪改)
讀有所悟
1.結合語境,品析文中的畫線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以“草帽是父親的徽飾”為題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閱讀
碎金魚
陳堯咨善射,百發(fā)百中,世以為神,常自號曰“小由基”①。及守荊南回,其母馮夫人問:“汝典郡②有何異政?”堯咨云:“荊南當要沖,日有宴集,堯咨每以弓矢為樂,坐客罔不③嘆服?!?u>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輔國家,今汝不務行仁化而專一夫之伎④,豈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魚⑤。
(選自《澠水燕談錄》)
【注】①由基:養(yǎng)由基,戰(zhàn)國時楚國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務。③罔不:無不。④伎:同“技”。⑤金魚:古人的一種佩飾。
1.解釋文中黑體詞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的畫線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全文語境,說說陳堯咨的母親為何“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