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湘玲
有一次,李鴻章被緊急派往南京處理公務(wù)。在經(jīng)過家鄉(xiāng)合肥時,他決定抽空去拜望自己的恩師徐子苓。
李鴻章和一名隨從匆匆忙忙趕到徐府大門口,門人看清他的頂戴花翎和官服后,嚇得趕緊跑著去稟報。看到門人著急慌忙的樣子,李鴻章突然“哎呀”一聲叫住門人,對他說道:“你不要急于通報,能否先借我一套衣服呢?”
一頭霧水的門人連忙去找衣服。
一旁的隨從越看越糊涂,忍不住問道:“大人,您要門人的衣服有何用意啊?”
李鴻章回答道:“我方才突然想起,倘若穿著官服去見恩師,恩師一定會很有壓力。即使我想一敘舊情,他也定會有所顧忌。我脫去官服,換上便裝,恩師肯定會放松心情,如此方能拉近我和恩師之間的距離?!?/p>
(節(jié)選自《江淮時報》2017年8月18日)
寫作應(yīng)用
李鴻章是晚清重臣,位極人臣,地位顯赫。但他在拜謁恩師時,并沒有擺架子,而是心細(xì)如發(fā),換上門人的衣服以普通人的身份與老師相見,以減輕老師的心理壓力。李鴻章注意細(xì)節(jié),考慮到老師的感受,受到人們的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