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堅
在二戰(zhàn)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軍事撤退行動——敦刻爾克大撤退中,有一艘小船冒著炮火生死擺渡,在六天六夜間七進七出敦刻爾克海灘,拯救了7000名英法聯(lián)軍士兵的生命,被譽為“敦刻爾克輕舟”。
這艘創(chuàng)造了奇跡的小船就是“梅德韋皇后”號。
1940年5月,德軍從西、南、東三個方向,將40余萬英法聯(lián)軍包圍在法國與比利時交界的港口小城敦刻爾克及其附近40多公里的狹長海岸線上。為保存有生力量,丘吉爾命令實施“發(fā)電機行動計劃”即敦刻爾克大撤退。動員軍艦、漁船、汽船、游艇等一切船只,往返于英吉利海峽,將受困士兵撤往英國本土。梅德韋皇后號就是其中之一。
梅德韋皇后號是一艘蒸汽明輪船。明輪船是在船的兩側(cè)按有輪子的一種船,由于輪子的一部分露在水上,故此得名。該船長約55米,寬約15米,吃水深超過2米,通過蒸汽機帶動槳輪葉片推進。由于它結(jié)構(gòu)笨重,正常情況下最大航速僅15節(jié),如果遇到風浪,明輪葉片會部分或全部露出水面,船只無法穩(wěn)定航行。因此,梅德韋皇后1924年下水之后,一直在風平浪靜的泰晤士河擺渡乘客。
隨著二戰(zhàn)的爆發(fā),1939年梅德韋皇后號被征調(diào)加入英國皇家海軍,前甲板安裝了兩挺機槍和一門12磅火炮,后甲板則裝上了掃雷設備,成了一艘掃雷艇。1940年5月25日,敦刻爾克大撤退正式開始,梅德韋皇后號奉命全速趕往敦刻爾克解救瀕臨絕境的聯(lián)軍士兵。
第一次到達敦刻爾克附近海域時,梅德韋皇后號由于擔心擱淺沒有靠岸,遠遠停泊在深水區(qū)等待救生艇把士兵送上船,耽誤了很多寶貴的時間。當它駛向英國時,前來阻止聯(lián)軍撤退的德軍轟炸機飛臨上空,投下的炸彈將附近的一艘小船瞬間炸沉。翻涌的巨浪讓梅德韋皇后號上下顛簸?;艁y之中,水兵們用機槍猛烈還擊,在擊落一架德機后順利返回英國多佛港。
稍事休整后,梅德韋皇后號再次出發(fā)。為了搶奪寶貴的時間,船長阿爾弗雷德·庫克命令小船冒險靠上了海灘,此舉大大提高了士兵登船速度。可是,由于在淺水區(qū)行駛的尾流非常明顯,極容易被德軍飛機發(fā)現(xiàn),為隱藏蹤跡,梅德韋皇后號一路航行,一路向船尾拋投油紙袋以壓住尾流,但效果不理想。幾架德軍飛機飛來輪番投彈,庫克船長指揮舵手靈活操船,規(guī)避敵機的轟炸,在爆炸激起的驚濤駭浪中,再一次安全返回。
6月3日,梅德韋皇后號又一次停靠敦刻爾克海灘,等待士兵登船。此時,它的附近有一艘驅(qū)逐艦。很快,這艘體積龐大的登陸艦成為德軍飛機轟炸的目標。庫克船長意識到危險,命令小船全速駛離,可是為時已晚,蝗蟲般的德軍飛機投下了大量的炸彈,劇烈的爆炸此起彼伏,巨大的沖擊波將“梅德韋皇后”號高高拋起,又重重地摔下,但水兵們已經(jīng)不再驚慌,他們一邊用艦炮還擊,一邊使出渾身解數(shù)駕船逃離。在擊落兩架敵機后,劈開波峰浪谷安然駛離。
就這樣,在持續(xù)6天6夜的撤離行動期間,梅德韋皇后號7進7出敦刻爾克海灘,先后遭到德國飛機20多次攻擊,但都化險為夷,不但將7000多名聯(lián)軍士兵救出生天,還擊落了三架敵機,創(chuàng)造了可歌可泣的神話。撤退結(jié)束后,船長阿爾弗雷德·庫克因為出色的表現(xiàn),被授予“優(yōu)異服務十字勛章”,還有4名船員也獲得獎勵。
在近乎絕境的大撤退中,梅德韋皇后號沒有丟盔棄甲倉皇逃生,而是迎著狂轟濫炸和驚濤駭浪屢次深入死地,用鐵血和勇敢進行著生死擺渡,用一艘小船拯救了七千大兵的性命,成為足可與諾亞方舟媲美的“敦刻爾克輕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