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巍巍呂梁山,滔滔黃河水,養(yǎng)育了勤勞善良的柳林人?!绷治挥趨瘟荷轿髀矗荷江h(huán)抱,物產(chǎn)豐富,風光旖旎,是西部發(fā)展中蓄勢待發(fā)的寶地。
走進柳林,你首先看到的是柳林的青山綠水、秀麗風光。這里有一條神奇的河,河水清澈見底,猶如一條銀色的紐帶穿城而過,蜿蜒流經(jīng)四十里,即使在寒風凜冽的冬天,河面不但不結(jié)冰,反而冒著裊裊的熱氣。
一群群鴛鴦在河面上游來游去,三五成群的人們在岸邊忙著洗衣服,清河也因此遠近聞名,被人們稱作“四十里斗氣河”。在縣城的北邊,蒼松翠柏中掩映著一座始建于唐代的香嚴寺。寺廟的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古色古香,莊嚴神圣。柳林在歷史上是連接秦晉的一個重鎮(zhèn),明清時期,這里商賈云集,尤為鼎盛,有“小北京”之美譽。所以在縣城里至今仍有一條街道,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建筑風格,展示了柳林深厚的文化底蘊。
走進柳林,你會喜歡上盤子會、轉(zhuǎn)九曲、扭秧歌等民俗文化。每當正月十五,每隔幾十米或幾百米,你就會看到一個形似舊式建筑的木制閣樓,有一層的,也有兩層或三層的。雕梁畫棟、飛檐碧瓦、工藝精湛,柳林人稱之為“盤子”。盤子內(nèi)貢著許多用面蒸成的栩栩如生的貢品,點著蠟燭,插著香火,裝點著彩燈。盤子前還一定會有一個用炭堆成的火爐,熊熊燃燒的爐火預示著人們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在一些特別大的盤子后面,還有著方方正正的九曲黃河陣。你走到里面,會覺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個迷宮之中,不論你怎么走,你走的路線始終都不會重復,這就叫“轉(zhuǎn)九曲”。轉(zhuǎn)完了,人們就會覺得自己無論干啥事,都會一帆風順。
在盤子附近,總會有一群扭秧歌的人。有鼓子秧歌、有傘頭秧歌、有水船秧歌……人們把臉畫成十分夸張的樣子,穿上五顏六色的衣服,手里拿著各式各樣的道具,依據(jù)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舞動胳膊,扭動身體,臉上洋溢著笑容,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走進柳林,你會吃到碗團、芝麻餅、大紅棗等美味的小吃和土特產(chǎn)。它們都是柳林人走親訪友的必備佳品。漂泊在外的柳林人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跑到碗團店里吃幾個碗團方可過癮,這足以看出柳林人對碗團的喜愛之情。就連外國友人吃過這些小吃和土特產(chǎn)后,都會豎起大拇指連聲說:“Good,verygood.”
走進柳林,你會感受到柳林日新月異的變化。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如:文化大樓、煤炭大酒店等,都成為柳林的標志性建筑。
當然,在這些高樓大廈中間也不乏一些舊時民居,這也為柳林這幅水墨丹青畫卷增添了歷史的一筆。
三晉一流,全國百強,轉(zhuǎn)型跨越,勢不可擋!柳林正以它矯健的步伐走在改革發(fā)展的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