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
進攻!進攻!進攻!進球風潮席卷歐冠。三前鋒已成為幾大歐冠奪冠熱門球隊標準配置,而“三叉戟”背后豐富的戰(zhàn)術變化催生了這股進攻狂潮。
2017-18賽季歐冠小組賽首輪比賽,各個球場都掀起了進攻風暴,16場比賽總共打進54球,這也是歐冠歷史上進球最多的小組賽第一輪。其中表現(xiàn)尤為出色的是分別打進6球和5球的切爾西和巴黎圣日耳曼,而巴薩在面對上賽季將自己擋在四強門外的尤文圖斯時,也完成了3次破門,絲毫不亞于屠殺弱旅的藍軍和大巴黎。衛(wèi)冕冠軍皇馬和德甲班霸拜仁,面對實力不強的對手各自完成3比0的勝利,風頭完全被掩蓋。
無論是作為奪冠熱門的西甲雙雄,還是本賽季兵精將廣的大巴黎,都在進攻端采取了三前鋒配置。巴薩的433陣型已是傳統(tǒng),在內(nèi)馬爾離開之后,法國小將奧斯曼·登貝萊接替了他的11號球衣,和梅西、蘇亞雷斯組成了巴薩的新三叉戟;皇馬一直以來都以BBC作為球隊的主打進攻陣型,只要三人都保持健康,自然亦不例外;至于巴黎,內(nèi)馬爾和姆巴佩加盟之后,也和卡瓦尼組成了球隊的全新進攻組合。
事實上,在這些球隊的進攻戰(zhàn)術之中,“三叉戟”的定義已經(jīng)不是那么精確,因為這種名義上的三前鋒配置,在實際比賽里,往往會變成一種名義上433,實際上是442的比賽策略。究其本質(zhì),就是三叉戟當中一名居邊的前鋒,在比賽里會擔任邊前衛(wèi)的角色。
這樣的情形在巴塞羅那與尤文圖斯的比賽里已經(jīng)有所體現(xiàn),在巴薩陣型圖里居三又戟右側的法國小將奧斯曼·登貝萊,在實際比賽中的位置,顯然是三人當中最遠離球門的,他所充當?shù)慕巧?,與其說是右前鋒,倒不如說更像是右邊前衛(wèi)。比賽中,登貝萊和右后衛(wèi)塞梅多靠攏,合力在尤文圖斯的左側沖出了不少空檔。
在登貝萊因傷缺陣至少三個月的情況下,本土球員德烏洛費烏要更多承擔這個角色。畢竟巴薩相對老邁的中場三人組,在對陣強隊的時候,顯然難以維系球隊的比賽結構,因此需要包括邊側前鋒在內(nèi)的大量人手,來填充中場的不足。
皇馬的情況也類似,“邊前鋒中場化”的執(zhí)行者,同樣是在右側活動的貝爾。由于C羅年紀漸長,已經(jīng)無法像年輕時那樣,勝任貫穿全場的沖刺任務,因此他需要更多地在靠近球門的位置體現(xiàn)價值。貝爾由此更多地承擔了邊側的“鋒衛(wèi)搖擺人職責,通過自己的速度和腳法來為球隊進攻端做出貢獻。
而巴黎的進攻核心內(nèi)馬爾同樣如此。事實上在過去幾個賽季的巴薩陣中,內(nèi)馬爾就在很大程度上擔任這樣一個中場化邊前鋒的角色,從中線邊路位置頻繁地發(fā)起進攻,并且作出各種最后一傳和最后一突的嘗試,以幫助球隊制造空間。在遠離球門的情況下,內(nèi)馬爾的數(shù)據(jù)也不免受到影響,不過巴黎的中場同樣也不夠厚實,因此在與強隊的對陣中,也極有可能需要內(nèi)馬爾做出一些相應的犧牲。
當然,這種“邊前鋒中場化”的大趨勢,并不是在今年才開始出現(xiàn)。除了巴薩時期的內(nèi)馬爾之外,更早皇馬時期的迪馬里亞也是其中的典范,他甚至在一場比賽之內(nèi),可以頻繁地在中場和邊鋒角色切換,以各種方式去沖擊并且利用防線的空檔。還有過去幾年的里貝里和羅本,無論是將他們定義為鋒線球員,還是中場,都不能精確地概括兩人在球場上的作用。
433陣型對于三中場的運動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在這些人力所不能及的情況下,邊側的前鋒,以及邊后衛(wèi)對于中場的厚度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援,以保證球隊在爭奪中場時的競爭力。
作為本賽季歐冠最被看好的球隊,西甲雙雄和巴黎圣日耳曼的優(yōu)勢,莫過于進攻資源的豐富,尤其是他們都擁有特點有所不同,但是能夠互相取長補短的一批球員。這些球員在進攻端形成合力之后,盡管未必稱得上珠聯(lián)璧合,但至少能夠彌補各自的缺陷。
巴黎圣日耳曼前場的內(nèi)馬爾、卡瓦尼和姆巴佩三人,便是這種互補性的最好例證。從配合角度來說,內(nèi)馬爾和卡瓦尼并非是他和梅西那樣的天作之合,不過卡瓦尼的勤勉跑動,以及他在核心區(qū)域內(nèi)的身體素質(zhì),顯然是創(chuàng)造空間的利器;與此同時,內(nèi)馬爾的帶球突擊和出色的傳球技術,也是巴黎圣日爾曼破解對手防守鏈的必要保證。不僅如此,內(nèi)馬爾和姆巴佩在沖擊球門的速度上堪稱出類拔萃,如此一來亦可以彌補卡瓦尼在速度上的不足。
而在巴薩陣中,塞梅多、保利尼奧和奧斯曼·登貝萊相繼加盟球隊之后,一向踢小球的紅藍軍團有了另一種在進攻端打開比賽局面的思維。這三位球員的球風,相比于巴薩固有的小球傳統(tǒng),在風格上顯得更加大開大合,就賽季至今的表現(xiàn)來說,這種大球結合小球的新風格,在球場上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顯然,梅西更加善于踢小球,因此他和布斯克茨、伊涅斯塔、阿爾瓦、塞爾吉·羅伯托等人的配合更加嫻熟。保利尼奧和塞梅多盡管與球隊的絕對核心梅西無法產(chǎn)生出阿爾維斯、伊涅斯塔或者內(nèi)馬爾那樣珠聯(lián)璧合的絕妙效果,但是能夠為梅西提供如今已經(jīng)勉為其難的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zhì)。保利尼奧用自己的體魄和沖擊力,連續(xù)在西甲賽場上幫助球隊渡過難關,便是明證。
過去這些年的皇馬和拜仁,已經(jīng)展現(xiàn)過進攻資源多元化之后的效果。不過本賽季,皇馬反而是不進則退,莫拉塔和哈梅斯·羅德里格斯離隊之后,并沒有足夠有分量的新援入隊,因此球隊在進攻端可以變化的手段反而變少了,對于漫長的賽季征程來說,這是重大的隱患;而拜仁方面,隨著穆勒的狀態(tài)下降,以及“羅貝里”組合年事已高,已經(jīng)不復當年之勇,如今萊萬多夫斯基一人苦苦支撐的攻擊端,到了賽季的中后段,也有可能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狀況。
精致與野性、技巧與力量、快與慢、輕靈與笨重,這些內(nèi)容反映到球場上,并不意味著對立,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互相協(xié)作。像1995年阿賈克斯,1999年曼聯(lián),2011年巴薩這樣整支球隊的球員風格高度同一化,把某種單一特質(zhì)展現(xiàn)到極致的歐冠霸主,恐怕在未來的歲月里,會越來越罕見。歐洲豪門的風格,越來越向著綜合化的方向發(fā)展。
在歐冠第一輪比賽中,英超球隊的強勢表現(xiàn)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參賽的五支球隊,僅有利物浦手握巨大優(yōu)勢卻未能在主場拿下塞維利亞(2比2),切爾西、熱刺、曼城、曼聯(lián)均取得勝利。不過,除了熱刺的對手(3比1多特蒙德)有一定份量之外,其余英超勁旅在首輪面對的球隊,顯然都算不上含金量十足,因此要談英超球隊能否逆轉(zhuǎn)對西甲的常年弱勢,還為時尚早。
從人員配置上來說,英超諸強里最優(yōu)秀的莫過于瓜迪奧拉的曼城,不過球隊在歐冠比賽中,仍有無法彌補的弱項。一言以蔽之,曼城的前場過分秀麗了,與此同時在沖擊力和運動力上是有明顯欠缺的,即便是現(xiàn)在大紅大紫的熱蘇斯,其身板上的缺陷仍顯而易見。至于阿圭羅,在足夠強度的對抗環(huán)境下,他的競爭力已愈發(fā)平庸,并且其本身也是以腳下技術,而不是以沖擊力見長的攻擊手。
英超球隊在歐冠賽場上的核心競爭力,其實并不是嚴密的戰(zhàn)術紀律,或者是細膩的前場配合協(xié)作,因為在這方面,歐洲大陸的球隊普遍比他們更加優(yōu)秀。英超球隊需要將速度和力量,這兩個他們一向視作驕傲的東西,結合比以往已經(jīng)有了明顯進步的技術能力,方能在最高的舞臺上,給予頂級球隊以足夠的沖擊力。
因此,倘若有一支英超球隊,能夠在本賽季的歐冠賽場上,對皇馬、巴薩甚至是不見其人已聞其聲的巴黎形成沖擊,或許還是穆里尼奧的曼聯(lián)。曼城雖然人員配備齊整,但是他們的戰(zhàn)術架構與西甲豪門同質(zhì)化嚴重,在比拼內(nèi)力的戰(zhàn)斗中,他們?nèi)耘f大概率會居于下風;相反,曼聯(lián)更加注重球隊競技素質(zhì),并且在進攻端有盧卡庫這樣身體素質(zhì)卓越的中鋒,以及在中場擁有身體素質(zhì)和技術能力都非常優(yōu)秀的波巴,這反而更有助于球隊在與西甲豪門的交鋒中,避免被拖入比拼內(nèi)力的戰(zhàn)斗。
相比之下,上賽季的英超冠軍切爾西盡管在首輪比賽里大獲全勝,但是在歐冠賽場上,其核心競爭力反而并不突出。尤其考慮到球隊的整條中軸線,本質(zhì)上仍舊是大量由西班牙球員,以及有西甲背景的球員擔綱,在面對皇馬和巴薩時,他們顯然不具備十足的底氣。
過去5個賽季歐冠冠軍,都是當賽季歐冠進攻火力最猛的球隊之一,正是源源不斷的進球保證了他們在歐冠賽場所向披靡。
進球(球隊進球榜排名)
場均進球
2.38
球隊最佳射手(射手榜排名)
托馬斯·穆勒8球(并列第3)
進球(球隊進球榜排名)
場均進球
3.15
球隊最佳射手(射手榜排名)
C.羅納爾多17球(1)
進球(球隊進球榜排名)
場均進球
2.38
球隊最佳射手(射手榜排名)
內(nèi)馬爾、梅西各10球(并列第1)
進球(球隊進球榜排名)
場均進球
2.15
球隊最佳射手(射手榜排名)
C.羅納爾多16球(1)
進球(球隊進球榜排名)
場均進球
2.77
球隊最佳射手(射手榜排名)
C.羅納爾多12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