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磊
2018年1月10日,趙建龍驅車來到浙江德清縣莫干山鎮(zhèn)潭村督辦工程進度,他在這里投資上千萬興建了一個度假村——一棟高三層,墻體覆蓋著竹筒裝飾的半復古式樓宇。早在五年前,他就決定轉型開拓度假村業(yè)務,可如果不是兩年前的試點,他很難順利拿到這塊土地。
2015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全國33個試點縣(市、區(qū))行政區(qū)域,暫時調整實施土地管理法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有關規(guī)定。其中,德清成為首批15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
趙建龍今年49歲,是德清本地人,他說話分條縷析,不時進出一串政策詞匯、經濟術語。這是沉浮商海多年形成的話語習慣。趙建龍在德清縣城開了七八年賓館,伴隨著長三角產業(yè)轉移以及消費升級加劇,來自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旅客絡繹不絕,生意蒸蒸日上。
莫干山景區(qū)的名氣與日俱增,趙建龍打算在此擴大經營規(guī)模,嘗試開一家度假村。莫干山鎮(zhèn)仙潭村的這塊地原本是一座舊廠房,地理位置合適,于是他把整個車間租下來,打算推倒重建。孰料手續(xù)批不下來。這處廠房原為集體所有制性質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改制后企業(yè)歸為個人經營,但是下面的土地仍為集體建設用地。
德清國土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因為沒有土地使用權,只可以在原有建筑物基礎上翻新,沒辦法重新建設,更不能將工業(yè)用途變更為商用。
沒有使用權,把它買下來不就行了?趙建龍決定追加投資,直接從集體手中購得這塊地的使用權,但是彼時“集體性質土地的使用權不能夠出讓、轉讓或者抵押”。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吳宇哲研究土地制度多年,他解釋,集體土地只能在集體范圍內有條件流轉,要想流向土地市場,只有通過征收的方式,變更為國有土地,再行交易?!凹w土地與國有土地‘同地不同權”。趙建龍看中的土地,正是被這一政策紅線牢牢卡住咽喉。
幾年時間過去了,就在趙建龍認為前期投入的一百多萬元可能打水漂的節(jié)骨眼上,事情出現一線生機。2013年10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推進“農地入市”改革。2015年2月,德清成為首批15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
可是,經過此前一番折騰,集體用地在趙建龍心里留下了“陰影”。朋友們都建議他應該一步到位,直接搞到一塊國有性質的土地。不過,這樣的地并不好找?!耙礇]指標,要么太貴了?!壁w建龍感慨。事實上,整個浙江省經濟發(fā)展都囿于地少。2006年至2020年,浙江全省各行業(yè)建設用地需求量與可供量之間缺口為217萬畝。德清縣位于長三角腹地,入選了全國百強縣,民營經濟發(fā)達,土地供應緊張程度不遑多讓。
在銀行的背書下,趙建龍以協議出讓價307余萬元的代價,拿到這塊6.06畝大小的農村集體建設經營性用地,成了農村集體建設經營性用地入市第一人。幾天之后,以此地塊做抵押,向中國農業(yè)銀行德清縣支行申請到150萬元貸款。該銀行是當地國土部門拉來助陣的金融機構,他們放出了第一筆農村集體建設經營性用地抵押貸款。
在德清,像趙建龍一樣,經營發(fā)展受制于土地的企業(yè)俯拾皆是。
德清全縣存量農村集體建設經營性用地總共有1881宗、10691畝。這些地塊來源五花八門,有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倒閉后遺存的老舊廠房,也有廢棄的礦山。
以德清縣洛舍鎮(zhèn)東衡村為例,為了治理生態(tài)環(huán)境,2009年關停了所有礦山,留下了四千余畝廢棄礦坑。同時,作為德清產業(yè)經濟的一個縮影,以東衡村為龍頭的洛舍鎮(zhèn),是聞名遐邇的鋼琴制造聚集區(qū),一個鎮(zhèn)的鋼琴產量可以占到全國的1/8。
東衡村將廢棄礦山其中的680畝地平整規(guī)劃,開發(fā)建成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作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東衡村黨支部書記章順龍解釋,在開發(fā)產業(yè)園區(qū)之前,村中有一家完成改制的酒廠,由私人承包經營,每年向村集體交納十余萬元的租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可以入市之后,村集體給酒廠老板兩個選擇,繼續(xù)以承租的形式使用這塊土地,租金維持不變,也可以購買,一次性支付地款購買這塊地的使用權。
租用與購買哪個更劃算,多年與農地打交道的趙建龍有自己的盤算方法。他分析說,如若采用租用的經營策略,財務成本低,包袱小,資金回報率高,但是長期租賃容易滋生糾紛,契約風險高;如果一次性買斷使用權,前期投入大,但是回報更為持久穩(wěn)定。
東衡酒廠老板,最后也是選擇一次性購買的方式拿下了酒廠地塊?!罢f好了租金今年一千塊,明年漲到三千五千,要收回怎么辦?地不是我的,一分錢不敢投啊?!本茝S經理說。
這也是大部分企業(yè)主的選擇。產業(yè)園還未竣工,已經有14家鋼琴企業(yè)入駐。
同一塊土地,現在直接入市轉讓的地款卻是以往走政府征收途徑價格的五六倍,拿走地款的村民成為最為直接的受益者。“農民收益最直接,所以他們非常支持?!壁w建龍稱。
原則上講,農村集體建設經營性用地入市收益歸集體所有。德清制定了《德清縣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收益分配管理規(guī)定(試行)》,村級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收益,農戶通過股權增厚的形式享受分紅。
此前,東衡村曾對全村資產進行全面盤點,核算出每名村民擁有六百余元的股本,如今,算上農地入市后帶來的收益,每名村民的股本增加至1.6萬余元。
通常地方政府的兩大財政來源,分別是以企業(yè)稅收為主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土地出讓金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囿于用途、年限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工業(yè)用地價格要遠遠低于住宅用地地價。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吳宇哲認為,工業(yè)用地與住宅用地比例指數,可以反映出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靠程度。
莫干山鎮(zhèn)仙潭村的度假村項目,是全國第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
吳宇哲曾對長三角一些市縣做過考察,他表示,上海、杭州工商業(yè)發(fā)達,工業(yè)用地出讓面積可以占到土地出讓面積的50%左右,是住宅用地的兩倍;浙江省百強縣慈溪的工業(yè)用地占比更達到68%,而住宅用地只有區(qū)區(qū)8%。同為百強縣,德清的情況與之比較接近。這一數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地方是更仰仗產業(yè)發(fā)展,還是更倚賴土地財政。
德清縣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6年全縣財政總收入727860萬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20333萬元,增長8.6%,占到財政收入的近60%。該項收入增速迅猛,2011年到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23.4億元增加到42億元,年均增長12.4%。2015年,德清工業(yè)經濟跨入“千億強縣”行列。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愿望強烈的地區(qū),有著強勁的產業(yè)發(fā)展需求。吳宇哲說,從全國范圍來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中真正屬于經營性建設用地即鄉(xiāng)鎮(zhèn)和村辦企業(yè)用地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僅占約10%。所以對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現狀影響不大,對以國有土地供應為主導的土地市場,沖擊也十分有限。
德清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邱芳榮總結說,改革最大的成果是農民收益。德清國土資源局數據顯示,目前已成交2.21億元金額當中,集體收益1.8億元,惠及農民和農民集體十余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