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陵渡
我在荷蘭居住了有半年之久了,但對于荷蘭的很多事情還是會感到新鮮,甚至是奇怪!有一天,我走到社區(qū)的布告欄前,我的荷蘭鄰居麗莎也在那里,她在很認真地看公告。我也瀏覽了一下,發(fā)現(xiàn)公告上的內(nèi)容是關(guān)于給兒童接種疫苗的,而麗莎是一位母親,所以才會看得這么仔細。這個公告很有意思,它在文末特意標明:本次接種疫苗,不需付費!我說道:“如果是漢語的公告,我們會寫上‘免費接種疫苗,多簡練?!?/p>
誰知,麗莎竟然奇怪地看著我:“免費,為什么是免費的?”我說:“這里不是寫著嗎,不需付費!”麗莎接著問我:“疫苗難道不是買的嗎?”我說:“當然是,但是政府花錢買的,他們還專門安排人手給我們接種,我們不需要花一分錢??!”麗莎接著問我:“政府的錢是從哪里來的?”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收稅收上來的??!”說完這句話,我馬上明白了麗莎的思路:政府的錢來自稅收,而稅收取自民眾,所以買疫苗的錢從根本上講也是來自民眾的。
我笑呵呵地說:“你何必那么較真呢?畢竟這次接種并不需要我們花錢,說是免費也不算錯!”麗莎聽了我的話,突然有些氣憤,說道:“怎么可以這樣,明明是從我們手里收走了錢,然后拿著這些錢買疫苗回來,就可以說是免費的,這和欺騙有什么區(qū)別!幸虧你不是政府的工作人員,如果是政府工作人員跟我說了這樣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把他告上法庭!”
對于麗莎突然而來的憤怒我感到莫名其妙,只是簡單地換了一個詞語,用得著這么小題大做嗎?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和我周圍的朋友們談起了此事。但是無一例外的,每次和國內(nèi)的朋友說起來,他們就會把這當作一件新鮮事,甚至會嘲笑荷蘭人太古板;而每次和荷蘭朋友談起來,他們都會很嚴肅地告訴我,絕不能用“免費”這個詞!
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位在荷蘭政府做公務員的朋友,說到了這件事,他無奈地說道,在荷蘭,政府做事要非常小心,因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成為“被告”。比如“免費”這個詞就是絕不允許使用的,甚至連“政府提供”“政府給予”這樣的詞使用起來都要小心翼翼的?!罢囊磺惺杖攵紒碜杂诿癖?,就好像民眾付費雇傭的工人,所以‘免費是絕不允許使用的。否則很可能被告上法庭。在荷蘭,政府的做事流程和公共交流方式不當,是最容易發(fā)生的政府被告案例?!?/p>
可以說“不付費”,但是不能說“免費”,看似是在玩文字游戲,卻體現(xiàn)了荷蘭政府尊重民眾的態(tài)度,也充分體現(xiàn)了荷蘭人的主人翁意識和納稅人意識。在一個發(fā)達的社會里,政府和民眾都應該認清自己的角色:政府應該知道自己一切的收入和權(quán)力都來自人民,因而要充分尊重人民的權(quán)利和自由;而民眾也應該認識到,自己是納稅人,是國家的主人,應該主動去行使監(jiān)督政府的權(quán)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