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敘利亞特派記者 李瀟 本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21日發(fā)表公報稱,在多方協(xié)調和多重安全保護措施下,該組織調查團專家當天終于得以進入本月7日發(fā)生疑似“化學武器襲擊”的杜馬進行取樣調查。發(fā)生在兩周前的這場化武疑云距離真相貌似又近了一步,但這也可能意味著新的沖突爆發(fā)。
禁化武組織調查團專家21日在杜馬采集了與據(jù)稱發(fā)生的“化武襲擊”事件有關的樣本,并計劃在評估形勢后考慮下一步調查行動。按照程序,這些樣本將被運往禁化武組織位于荷蘭賴斯韋克的實驗室進行分析,隨后該組織將根據(jù)樣本分析結果和其他調查取證等撰寫一份報告,提交給所有締約國進行審議。為保證此次調查的獨立性,以及確保調查團成員的安全,調查期間,禁化武組織不接受媒體在現(xiàn)場的采訪或拍攝。該組織還對外界表示,如有需要,調查團可再次擇機進入杜馬。
禁化武組織調查團進入杜馬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原定于本月14日進行的實地調查,因美英法三國當天發(fā)動對敘空襲而被迫改期到18日。據(jù)敘利亞國家電視臺報道,17日,配合禁化武組織工作的聯(lián)合國安全人員小組進入杜馬評估當?shù)匕踩蝿?,其間遭遇槍戰(zhàn)和爆炸等,安全人員隨即返回大馬士革,調查團進入杜馬的時間再次延后。美國批評敘政府和俄羅斯方面阻撓調查人員進入,強調調查工作的滯后將使證據(jù)缺失。俄敘則對美方的這一指責予以駁斥。
據(jù)俄新社22日報道,俄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21日表示,俄羅斯呼吁西方國家不要妨礙敘利亞杜馬“化武襲擊”事件的調查工作,希望調查人員能進行最為公正的調查并盡快提交一份客觀的報告。她還對禁化武組織專家在大馬士革提出調查請求11天后才前往杜馬表示不滿稱,“無論其動機如何,這樣的拖延是令人無法接受的,因為調查團的安全不僅得到了敘利亞方面,也得到了俄羅斯在敘利亞軍事指揮部的保證”。
敘利亞常務副外長米格達德此前在大馬士革會見禁化武組織專家時表示,敘政府愿配合調查團的工作,提供一切必要便利。此外,據(jù)當?shù)孛襟w報道,敘政府允許調查團對22名可以被帶至大馬士革的目擊者進行訪談,并要求敘國內沖突各方與該組織分享有關這一事件的信息。
敘利亞政治分析人士阿提夫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美英法三國14日對敘發(fā)動的大規(guī)??找u,沒有獲得聯(lián)合國安理會的授權或許可,甚至與其國內的相關法律程序也相悖,特別是在尚無任何證據(jù)和調查結果出爐前,這樣貿然對一個主權國家發(fā)動聯(lián)合軍事打擊,是對國際法準則的公開藐視,也是對敘主權的嚴重侵犯。希望相關調查能夠還原事實真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