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揚,王清平,浦捷雯,沙艷萍
(民航新疆空中交通管理局阿克蘇站,新疆 阿克蘇地區(qū) 843001)
寒潮是我國冬春季嚴重的災害性天氣之一,是一種大規(guī)模的強冷空氣活動過程,其主要特點是劇烈降溫和大風,往往會給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交通電力和人民生活等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做好寒潮天氣預報服務,采取積極防范措施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國內(nèi)在寒潮天氣及其影響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在20世紀50年代,國內(nèi)就形成了經(jīng)典的東亞寒潮理論。新疆有關(guān)寒潮天氣的科研成果集中體現(xiàn)在1987年出版的《新疆短期天氣預報指導手冊》[1]中。該手冊介紹了新疆寒潮的發(fā)生時段主要集中在春季,其次是秋季,冬季最少;冷空氣入侵的路徑主要有4條,即西方路徑、西北路徑、北方路徑和超極地路徑,其中,春秋兩季,西北路徑最多,占56%;冬季,西方路徑最多,約占47%;北方路徑主要出現(xiàn)于冬春兩季;超極地路徑次數(shù)少,主要發(fā)生在春季。2014-05-22—25的寒潮天氣過程發(fā)生在春季,冷空氣沿西方路徑向南爆發(fā),導致新疆大部寒潮天氣,這在近年寒潮天氣過程中屬罕見。本文通過分析此次強寒潮天氣,檢驗數(shù)值預報對此次寒潮天氣的預報能力,以期為預報員提供有益的參考。
本文利用常規(guī)天氣觀測資料、美國國家環(huán)境預報中心和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EP/NCAR)NCEP/NCAR 1°×1°網(wǎng)格點逐6 h再分析資料,采用天氣學原理和天氣動力學診斷分析方法,對2014-05-22—25出現(xiàn)在新疆的強寒潮天氣過程進行分析。寒潮標準根據(jù)國家標準GB/T 1987—2008中的相關(guān)規(guī)定,即24 h內(nèi)日最低氣溫下降幅度≥8℃,或48 h下降幅度≥12℃,或72 h下降幅度≥12℃。過程最低氣溫應下降到4℃或以下,或觀測有霜出現(xiàn)。
2014-05-22—25,受烏拉爾山南下的冷空氣和西南暖濕氣流的共同影響,新疆出現(xiàn)了2014年春季首次大范圍雨雪風沙的強寒潮天氣。北疆大部、天山山區(qū)出現(xiàn)明顯的雨轉(zhuǎn)雨夾雪天氣,其中,伊犁河谷、烏魯木齊、天山東段出現(xiàn)暴雪中心(24 h降雪量≥12.1 mm),降水相態(tài)復雜。南疆地區(qū)出現(xiàn)大范圍的大風、沙塵天氣。
2014-04-22T16:00(北京時,以下同),受小股冷空氣影響,烏魯木齊機場出現(xiàn)西北陣風,最大風速15 m/s,出現(xiàn)了持續(xù)12 min500 m的沙暴天氣。2014-04-23T02:07,出現(xiàn)了平均風速8 m/s、陣風15 m/s、瞬間最大風速17 m/s的西北大風,并伴隨800 m的沙暴,03:30出現(xiàn)小陣雨,03:30—04:00,0.5 h內(nèi)溫度下降4℃,氣壓陡升3 hPa。05:00由小雨轉(zhuǎn)為雨夾雪,05:30—07:00維持中雪,07:30轉(zhuǎn)為小雪并伴有400 m的大霧天氣,上午受高空槽過境的影響,大雪、中雪、小雪交替出現(xiàn),11:37本場出現(xiàn)400 m大雪,降雪持續(xù)到12:00結(jié)束。此次強寒潮天氣造成本場降水量為11.4 mm,過程降水量達到大到暴量,最低溫度24 h下降15℃,最低溫度降至-2℃。受翻山大風影響,喀什機場2014-04-23T21:20—23:00出現(xiàn)塵暴,并伴有最大15 m/s的西北大風,主導能見度最低400 m;庫車機場2014-04-23T00:00—09:00出現(xiàn)沙暴,23:00—24:00出現(xiàn)塵暴,并伴有平均最大風速20 m/s、最大陣風27 m/s的西北大風,主導能見度最低100 m;阿克蘇機場2014-04-23T00:05—03:19出現(xiàn)塵暴,伴有平均最大風速15 m/s、最大陣風22 m/s的西北大風,能見度最低50 m。哈密機場2014-04-23T01:19—16:00出現(xiàn)沙暴,伴有最大平均風速23 m/s、最大陣風30 m/s的偏東大風,主導能見度最低50 m;庫爾勒機場2014-04-23T00:00—12:00出現(xiàn)了塵暴、沙暴,伴有最大平均風速14 m/s的偏東大風,主導能見度最低50 m;和田機場2014-04-23T23:56受東灌影響,出現(xiàn)了浮塵,主導能見度最低50 m。此次天氣過程對農(nóng)業(yè)、交通造成較大的影響。寒潮天氣過程如圖1所示。
500 hPa,2014-04-20T08:00,東歐地區(qū)處于西北-東南向的高壓脊區(qū)控制,烏拉爾山一帶處于西北氣流控制,西西伯利亞至中亞地區(qū)有短波槽活動,隨著東歐脊北挺,使得烏拉爾山北側(cè)的冷空氣逐漸南下;2014-04-21T20:00,在烏拉爾山東側(cè)形成明顯的烏拉爾大槽,隨后烏拉爾山大槽不斷南壓;2014-04-22T08:00,高空槽位于咸海-巴爾喀什湖地區(qū),槽后偏北氣流比較強,達到44 m/s,20:00烏拉爾山大槽分為南北兩支,北支槽東移,南支槽東移南壓至巴爾喀什湖地區(qū),新疆區(qū)域受槽前偏西及西南氣流控制,北疆西部國境線有明顯急流,且最大風速可達40 m/s,并有風速輻合,22日夜間開始影響北疆地區(qū)。2014-04-23T08:00,高空槽位于北疆地區(qū)中部,沿天山一帶及北疆東部地區(qū)降水持續(xù),2014-04-23T20:00,槽位于烏魯木齊以東地區(qū),主要影響東疆地區(qū)。
圖1 寒潮天氣過程圖
在地面圖中,2014-04-21T08:00烏拉爾山-里海-咸海一帶開始形成明顯的高壓,高壓中心位于烏拉爾山北側(cè),中心值1 030 hPa,在高空引導氣流的帶動下高壓逐漸東南下。2014-04-21T20:00,高壓前沿進入南疆西部以西的中亞地區(qū),在巴爾喀什附近生成低壓;2014-04-22T02:00,高壓前部進入伊犁河谷-南疆西部山區(qū);2014-04-22T14:00,高壓前部進入北疆地區(qū),南疆西部山區(qū)附近氣壓梯度繼續(xù)加強,高壓中心位于烏拉爾山南側(cè),中心加強至1 035 hPa。隨著高壓進一步東移,2014-04-23T02:00,新疆區(qū)域處于高壓前部,高壓中心增強至1 040 hPa,這在春季非常罕見,天山山區(qū)氣壓梯度明顯加密,23日夜間喀什、阿克蘇、庫車機場出現(xiàn)明顯翻山大風。2014-04-23日白天,冷空氣進入東疆地區(qū),東灌天氣開始,南疆地區(qū)出現(xiàn)大范圍的沙暴、塵暴、揚沙、浮塵天氣。2014-04-22T20:00,2014-04-23T08:00,500 hPa高空形勢如圖2所示。
從圖3 2014-04-22T20:00—2014-04-23T14:00 850 hPa冷平流分布圖上可知,2014-04-22T20:00,新疆區(qū)域大部處于弱平流控制,強度為-10×10-4℃/s,北疆西部國境線開始冷平流強度加大,冷平流中心位于巴爾喀什湖東北側(cè),強度達到-40×10-4℃/s。
圖2 2014-04-22T20:00,2014-04-23T08:00,500 hPa高空形勢圖
2014-04-23,冷平流開始侵入新疆區(qū),北疆大部、南疆西部冷平流明顯加強,中心位于伊犁河谷,強度為-50×10-4℃/s。2014-04-23T08:00,冷平流范圍進一步擴大,新疆區(qū)域大部已被冷平流控制,但中心強度比02:00有所減弱,北疆大部處于-30×10-4℃/s,且-40×10-4℃/s-1區(qū)域明顯擴大。此時,北疆地區(qū)降溫也最為明顯,2014-04-23T03:00—04:00,烏魯木齊降溫達4℃,14:00,冷平流中心逐漸東移至東疆地區(qū),北疆地區(qū)、南疆東部、東疆地區(qū)處于-20×10-4℃/s范圍,此后冷平流逐漸減弱,新疆區(qū)域大部開始升溫。
圖3 2014-04-22T20:00—2014-04-23T14:00,850 hPa冷平流演變圖
北疆地區(qū)的強降雪天氣離不開充足的水汽,分析整層水汽通量圖可知,2014-04-22T20:00,鋒區(qū)主要位于西部國境線附近,且水汽通量比較大,水汽通量中心位于南疆西部以西地區(qū),強度為10 g/(cm·s·hPa)。隨著鋒區(qū)進一步東移南壓并維持,2014-04-23T02:00,新疆區(qū)域大部受西北氣流控制,水汽進一步輸送至新疆地區(qū),水汽通量在新疆區(qū)域分為兩部分,北支大值區(qū)主要位于北疆地區(qū),強度為8 g/(cm·s·hPa)。南支強度同北支。2014-04-23T08:00,水汽進一步東移,水汽通量大值區(qū)也隨之東移。2014-04-22 T20:00—2014-04-23T08:00,1 000~300 hPa整層水汽通量演變?nèi)鐖D4所示。
沿44°N做氣壓垂直速度的剖面圖,從中可以看出,2014-04-22T02:00,80°~90°E 500 hPa以下為上升氣流區(qū),最大中心位于850 hPa附近,強度為-1.5×10-1.Pa/s。隨著系統(tǒng)東移,2014-04-23T08:00,上升運動區(qū)也隨之東移,且上升運動隨著高度升高向西傾斜,這與鋒區(qū)走向較為一致。08時上升運動加強,且高度升高,400 hPa以下為上升區(qū),最大上升區(qū)位于850 hPa,-1.5×10-1.Pa/s厚度加大,為降水提供了較好的動力條件。2014-04-22T20:00,2014-04-23T08:00氣壓垂直速度如圖5所示。
圖 4 2014-04-22T20:00—2014-04-23T08:00,1 000~300 hPa整層水汽通量演變圖
分析云系分布及走向、發(fā)展可知,2014-04-22T20:00,高空槽云系主要位于巴爾喀什湖-西部國境線附近,且云系高度相對比較低,云帶比較分散,北疆西部塔城、阿勒泰等地有零散的中高云,隨著系統(tǒng)東移,高空槽云系逐漸密實,2014-04-23T02:00,高空槽云系主要位于北疆地區(qū)中部,烏魯木齊地區(qū)處于高空槽云系前部,有不穩(wěn)定云系活動,降水也開始加強,;2014-04-23T08:00,高空槽云系進入東疆地區(qū),烏魯木齊處于其尾部,云系后部殘留有低云,高空槽過境烏魯木齊時,烏魯木齊地區(qū)降雪加大,2014-04-23T14:00,東疆地區(qū)的高空槽云系開始逐漸分散,在衛(wèi)星云圖中清晰可見東灌天氣造成的浮塵、揚沙開始西進,浮塵邊界、強度清晰可見。在衛(wèi)星云圖中可明顯檢出系統(tǒng)移動方向,且可以較好地監(jiān)測沙塵的移動。2014-04-22T20:00—2014-04-23T17:00衛(wèi)星云圖如圖6所示。
此次強寒潮天氣主要是由烏拉爾山附近的強冷空氣南下,配合副熱帶南支暖濕氣流北上,在北疆地區(qū)匯合造成北疆大部大風、雨雪、強降溫天氣。南疆地區(qū)主要受冷空氣影響,出現(xiàn)大范圍的翻山風、沙塵天氣。
分析此次過程的溫度平流、水汽條件、動力條件可知,強的冷平流使得高空鋒區(qū)加強,充足的水汽為北疆雨雪天氣提供水汽條件,強有力的動力條件使得水汽更好地抬升并凝結(jié)釋放。從衛(wèi)星云圖中可以清晰看出高空系統(tǒng)的移動走向及發(fā)展加強,并能清晰看出東灌天氣的沙塵發(fā)生、發(fā)展、移動路徑,這對于沒有氣象觀測的地方有較好的監(jiān)測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家寶.新疆短期天氣預報手冊[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2]趙俊榮,郭金強,田惠萍.2008年4月天山北坡一次強寒潮天氣成因分析[J].氣象與環(huán)境學報,2010,26(01):54-58.
[3]牛若蕓,喬林,陳濤,等.2008年12月2—6日寒潮天氣過程分析[J].氣象,2009,35(12):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