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脂肪干細胞分離、純化和保存:研究進展與未來方向 陳猶白,陳聰慧,Qixu Zhang,等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6(10)11 脂肪干細胞成骨分化的研究進展 陳猶白,陳聰慧,Qixu Zhang,等 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6(2)10 體外誘導人羊膜間充質干細胞向韌帶細胞分化的實驗研究 金瑛,李豫皖,張承昊,等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6(2) 8 脂肪干細胞表型和標記物的研究進展 陳猶白,陳聰慧,Qixu Zhang,等 中國美容醫(yī)學 2016(3)7 間充質干細胞在免疫調節(jié)過程中的作用與應用進展 易橋,盧燕勤,黃宏宇,等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6(41)
14 高等植物DNA條形碼最新研究進展及其應用 付濤,王志龍,錢萍仙,等 核農(nóng)學報 2016(5) 13 CRISPR/Cas9基因組定向編輯技術的發(fā)展與在作物遺傳育種中的應用 景潤春,盧洪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16(7) 11 Long non-coding RNAs in the cytoplasm Farooq Rashid; Abdullah Shah;Ge Shan Genomics, Proteomics &Bioinformatics 2016(2)10 “生育二孩”高齡產(chǎn)婦的遺傳咨詢 王樹玉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6(2)8 中國新疆維吾爾族人群MNS、Duffy和Kel等稀有血型的基因分子遺傳分析 林國躍,杜小璐,單金晶,等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6(1)
12 血腦屏障的研究進展 許兵,張俞,杜久林 生理學報 2016(3)8 基于變分模態(tài)分解-傳遞熵的腦肌電信號耦合分析 謝平,楊芳梅,李欣欣,等 物理學報 2016(11)6 Complexity of vitamin E metabolism Lisa Schm?lz; Marc Birringer;Stefan Lorkowski;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6(1)5 lncRNA在細胞衰老中的作用 楊德英,朱晨星,楊明耀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16(2)5 腸道微生物與腦-腸軸交互作用的研究進展 田祖宏,聶勇戰(zhàn) 傳染病信息 2016(5)
16 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研究進展及其應用 王玉倩,薛秀花 生物學通報 2016(2)9 RNA干擾的機制及其應用 尚仁福,吳立剛 生命科學 2016(5)8 生物化學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李荷,劉彩虹 基礎醫(yī)學教育 2016(1)7 泛素、泛素鏈和蛋白質泛素化研究進展 蘭秋艷,高媛,李衍常,等 生物工程學報 2016(1)6 蛋白質的核酸適配體篩選的研究進展 楊歌,魏強,趙新穎,等 色譜 2016(4)
7 結合區(qū)域收縮和貪婪策略的熒光分子斷層成像董芳,侯榆青,余景景,等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 2016(1)4 仿海豚皮膚結構的功能表面提高離心泵效率 商延賡,金娥,可慶朋,等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6(7)3 黑鸛2種鳴聲特征的對比分析 劉建平,祃來坤,張振群,等 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3 γ-PGA降解酶系基因pgdS和ggt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分析 王風青,梁金鐘,付大偉,等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6(16)2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識別的生物分子太赫茲光譜識別 陳濤 量子電子學報 2016(4)
20 大腸桿菌表達系統(tǒng)和酵母表達系統(tǒng)的研究進展 祁浩,劉新利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6(17)12 SSR數(shù)據(jù)格式轉換軟件DataFormater 樊文強,蓋紅梅,孫鑫,等 分子植物育種 2016(1) 9 Emerging roles of non-coding RNAs in epigeneticregulation Chen Juan; Xue Yuanchao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2016(3)7 光滑鱉甲抗菌肽的原核表達條件優(yōu)化及其抗菌活性海力且木·艾力,徐鑫,劉忠淵 昆蟲學報 2016(1)7 基于云課程平臺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 謝苗,沙莉,甘純璣 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6(1)
58 2015年全球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商業(yè)化發(fā)展態(tài)勢Clive James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2016(4)8 體細胞重編程研究進展 李鑫,王加強,周琪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 2016(1)7 基于 OBE教育理念的生物工程專業(yè)教學改革探究 李莉梅,歐陽樂軍,韋明肯,等 廣州化工 2017(3)6 基于科研反哺教學的生物分離工程實驗教學改革研究 趙永軍,馮德明,李俊峰,等 微生物學通報 2016(4)6生物工程專業(yè)創(chuàng)新實驗應用型人才新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以生物制藥方向人才培養(yǎng)模式為例吳曉敏,張強,宋運賢,等 生物學雜志 2016(3)
9 西藏保吉地區(qū)晚侏羅世珊瑚動物群的發(fā)現(xiàn)及其意義 孟亞洲,紀占勝,廖衛(wèi)華,等 地質學報 2016(5)6 鄂爾多斯北部侏羅紀延安組、直羅組孢粉化石及其古氣候意義 孫立新,張云,張?zhí)旄#?地學前緣 2017(1) 4 黃土高原中部450 ka以來植被演化的有機碳同位素與分子化石記錄周斌,古再麗努爾·外力,F(xiàn)rance Peterse,等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6(4)4 遼西北票中晚侏羅世髫髻山組木化石的古氣候、古環(huán)境和古生態(tài)意義 蔣子堃,王永棟,田寧,等 地質學報 2016(8)3 黔東北石阡香樹園剖面志留系香樹園組生屑灘微相 倪超,李越,鄧小杰 微體古生物學報 2016(1)
43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劉明秋 微生物學通報 2016(4)19 我國植物根圍促生細菌研究進展 劉丹丹,李敏,劉潤進 生態(tài)學雜志 2016(3)15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sian lineage Zika virus imported to China Deng Yongqiang; Zhao Hui;Li Xiaofeng; et al.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2016(4)12 “食品微生物學”微課的開發(fā)設計與制作 王大慧,許宏慶,衛(wèi)功元 微生物學通報 2016(4)12 國內首株豬德爾塔冠狀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的分離鑒定 陳建飛,王瀟博,焦賀勛,等 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 2016(3)
35 通徑分析在SPSS逐步線性回歸中的實現(xiàn) 宋小園,朱仲元,劉艷偉,等 干旱區(qū)研究 2016(1)18 植物激素在種子休眠與萌發(fā)中的調控機制 于敏,徐恒,張華,等 植物生理學報 2016(5)16 辛夷揮發(fā)油GC-MS分析及其抗氧化、抗菌活性 張婷婷,郭夏麗,黃學勇,等 食品科學 2016(10)14 CRISPR/Cas9基因組定向編輯技術的發(fā)展與在作物遺傳育種中的應用 景潤春,盧洪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16(7)13 多倍體植物抗逆性研究進展 魏望,施富超,王東瑋,等 西北植物學報 2016(4)
47 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 蔣志剛,江建平,王躍招,等 生物多樣性 2016(5)13 中國兩棲動物受威脅現(xiàn)狀評估 江建平,謝鋒,臧春鑫,等 生物多樣性 2016(5)10 野生大熊貓與放牧家畜的空間利用格局比較 周世強,Vanessa HULL,張晉東,等 獸類學報 2016(2)9 江蘇滆湖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結構及其與環(huán)境因子的關系 熊春暉,張瑞雷,季高華,等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3)7 Creating animal models, why not use the Chinese tree shrew (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 Yao Yonggang Zoological Research 2017(3)
15廣東省潮州市白紋伊蚊對常用殺蟲劑的抗藥性 王義冠,師燦南,林國松,等 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2016(3)7 Three new species of annulitibia-group of the genus Macrophya Dahlbom (Hymenoptera:Tenthredinidae) in Mts. Qinling from China Liu Mengmeng; Li Zejian;Shang Jian; et al. Zoological Systematics 2016(2)5 氣候變化下極端高溫對昆蟲種群影響的研究進展馬罡,馬春森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 2016(5)4 蛾類雄蟲交配史對雌蟲生殖適合度的影響:Meta分析 張詩語,李冬,曾菊平,等 生態(tài)學雜志 2016(2)4 基于MaxEnt和DIVA-GIS的亮壯異蝽潛在地理分布預測 崔麟,魏洪義 植物保護學報 2016(3)
12 人地關系視角下城鎮(zhèn)化的資源環(huán)境承載力響應——以山東省為例 劉凱,任建蘭,張理娟,等 經(jīng)濟地理 2016(9)5 從中國和西亞舊石器及道縣人牙化石看中國現(xiàn)代人起源 吳新智,徐欣 人類學學報 2016(1) 4 甘肅及西藏藏族成人體成分分析 楊秀琳,何燁,馬斌,等 解剖學報 2016(1) 3 澧陽平原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中期環(huán)境演變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郭媛媛,莫多聞,毛龍江,等 地理科學 2016(7)3 四川羌族頭面部特征的年齡變化 宋雪,張興華,宇克莉,等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2)
50 中國 2014年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信息管理系統(tǒng)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分析 葉家楷,李克莉,許滌沙,等 中國疫苗和免疫 2016(2)29 人口老齡化對中國人群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死亡率的影響 何柳,石文惠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2016(2)25 2015年全國瘧疾疫情分析 張麗,豐俊,張少森,等 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16(6)20 2008—2014年安徽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陳國平,史永林,張進,等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16(4)18 浙江省 2013—2014年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分析 潘雪嬌,李倩,戚小華,等 浙江預防醫(yī)學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