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余秋雨的《上海人》一文具有豐富的文化代表性,把上海的歷史故事和人文性格進(jìn)行了深刻的分析。本文從句式差異處理,修辭差異處理,思維差異處理來分析《上海人》英譯過程中遇到的翻譯問題及其處理方法討論,并用例子分析如何在翻譯時既要意合又要兼顧形合。
【關(guān)鍵詞】上海人;漢英思維對比;文化翻譯
【作者簡介】李輝雄,上海師范大學(xué)翻譯碩士研究生,廣東南方職業(yè)學(xué)院經(jīng)濟(jì)與貿(mào)易系。
21世紀(jì)是全球化的時代,各國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而翻譯作為一種重要的交流媒介,作用越顯突出。中國不僅要積極地吸收外國優(yōu)秀文化,更要把中國的優(yōu)秀文化用世界的語言傳揚(yáng)開去。上海作為中國重要的城市,其歷史,文化,上海人性格特征等很值得譯成英文向國外傳播上海及中國的文化。
余秋雨作為我國著名的文化學(xué)者,對中華文化有身體力行的考察和研究,他的《文化苦旅》一書具有代表性。地處上海,我對上海文化與歷史非常感興趣,所以選擇了這本書的一篇文章《上海人》為例,把上海的歷史故事和人文性格翻譯成英文,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
受思維方式的影響,英漢句子結(jié)構(gòu)有很大的不同。英語句法結(jié)構(gòu)特點重形合(hypotactic),主要通過連詞、關(guān)系詞、分詞、動名詞以及不定式等連接來構(gòu)成句子,以表示其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而漢語則不同,漢語句法結(jié)構(gòu)特點重意合(paratactic)。漢語句子從時間順序、邏輯文理順序?qū)訉油七M(jìn),逐層展開。所以英漢語言句子結(jié)構(gòu)受思維方式的影響,這種結(jié)構(gòu)上的差異,翻譯時常遇到,需調(diào)整句子結(jié)構(gòu)。
英語重視形式邏輯,句子結(jié)構(gòu)錯綜復(fù)雜,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即運(yùn)用各種有形的手段將句法成分連接成一個邏輯形式非常嚴(yán)密的整體,就是平常說的英語是“形合”語言。漢語重視辯證思維,語言形式受意念引導(dǎo),邏輯常常在字里行間,句子與句子的聯(lián)系沒有英語那種形式上的完美,即漢語句子結(jié)構(gòu)往往很松散,就是平常說的漢語是“意合”的語言。做漢英翻譯時,一定要理解原文,分析,拆解原文意思,并重新組合,把它轉(zhuǎn)化成有邏輯性,結(jié)構(gòu)性的英語語言。舉例如下:
原文:他們(上海人)有許多心照不宣的生活秩序和內(nèi)心規(guī)范,行成了一整套心理文化方式,說得響亮一點,可以稱之為“上海文明”。
譯文:Their cultural rules and patterns of life are latently encoded inside, which is a complete and unique set of mentality. Given a positive name, it would be called “Shanghai culture”.
分析:從原文例句就可以看出來?!坝小?,“形成”,“說得”,“稱之”,四個動詞間邏輯關(guān)系不太緊湊,而且像“心照不宣”“心理文化方式” “說得響亮”“上海文明”等詞的意義是模糊的。因此要把原文轉(zhuǎn)化成有邏輯結(jié)構(gòu)的英文句式和準(zhǔn)確性的語言,要拆分和重新組合句子?!吧钪刃蚝蛢?nèi)心規(guī)范”可以理解為cultural rules and patterns of life,“心照不宣” 把它的意思顯化,就是latently encoded inside,中文是主動句,換成英文時改用被動句較好,除了強(qiáng)調(diào)外,方便形成樹形結(jié)構(gòu),讀起來更有節(jié)奏感。“形成了……”可以作為定語從句,用which is…來代替作為主句的主語?!耙徽住笨梢杂胹et of,“心理文化方式”較為抽象,可以用mentality來概括即可?!罢f得響亮一點”可以另起成句,但意思不容易理解和顯化。先理解原文句子,意思是“給一個好聽的名字”,就是 given a positive name。“上海文明”如果翻譯為 “Shanghai Civilization”當(dāng)然放大原文含義了,因為civilization一般用在四大文明當(dāng)中??梢园阉x縮小,理解為上海文化(Shanghai Culture) 較好。
翻譯過程包括譯者對原文的理解過程和譯者用目的語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精確的翻譯源自對原文的正確理解。思維的差異肯定會影響兩種語言的相互轉(zhuǎn)換。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必須理解中英的思維差異。
在思維方式上,英語思維偏向于嚴(yán)密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屬于低語境語言;與此相反,中文思維直偏向零散,強(qiáng)調(diào)具象性和直觀性。以下準(zhǔn)備從這兩個方面分析思維方式差異對翻譯的影響。
1.隱性思維與顯性思維。中文語言是隱性的,文化是高語境的,很多潛在的含義隱藏在語境和字里行間。英文則是顯性的,是低語境的。有時候需要在譯文中來補(bǔ)充說明其含義。請看以下例子。
原文:上海人出手不大方,宴會桌上喝不了幾杯酒,與他們洽談點什么卻要多動幾分腦筋,到他們家去住更是要命,即擁擠不堪又處處講究。這樣的朋友如何交得?
譯文:Not being generous,they are susceptible to few glasses of wine at banquets. When holding a talk with them,attentive efforts should be bothered to apprehend their sophisticated thoughts. What is really disappointing and awkward is to visit their houses. The crushing space feels uneasy but the layout is exquisitely designed. Such kind of friends will make you too exhausted to be accompanied with.
分析:先理解原文。“出手不大方”就是不夠慷慨,not generous 簡單到位?!昂炔涣藥妆啤钡暮x是不勝酒杯,稍喝點酒就會醉了。如果用動詞直譯,顯然突出不了這種效果。為了表現(xiàn)其形象性,我用了形容詞組 be susceptible to few glasses of wine,那種承受不醉意,昏昏欲醉的形象頓生?!岸鄤訋追帜X筋”不是智力上的思考,而是需要多花費心思,即是attentive efforts,再加上動詞be bothered to 的感情色彩,就更加準(zhǔn)確了。我補(bǔ)充了sophisticated 來修飾thoughts,目的是強(qiáng)調(diào)和突出上海人的精明和練達(dá)?!耙碑?dāng)然不是kill somebody,而是深感失望和別扭,用disappointing and awkward 來形容,比較符合當(dāng)時那人的心理狀態(tài)。“擁擠不堪”指的是房屋空間太擁擠和不舒服,用crushing 來修飾space 很形象,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疤幪幹v究”主語是房間的布局(layout)很講究和花心思設(shè)計,感情色彩是贊揚(yáng)性的,因此可以用 The layout is exquisitely designed. “這樣的朋友如何交得”飽含了作者的不滿。就是說跟他們交朋友(be accompanied with)太過疲憊了,用too exhausted to be 的句式就能反映出來。而且恰到好處。
2.抽象思維與具象思維。一般來說,英語語言較注重抽象思維,從古希臘亞里士多德開始,一直注重哲學(xué)思辨。而漢語卻偏向形象思維,運(yùn)用形象的表達(dá)手法描繪抽象的概念。英語大量使用抽象名詞,同時,英語是構(gòu)形語言,有豐富的詞義虛化手段,如詞綴;英語中介詞的使用頻率遠(yuǎn)遠(yuǎn)超過漢語。而在漢語中,常用具體表抽象。但也有特殊的情況,如這篇文章,作者使用了不少的抽象的漢語詞語和句子,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把抽象含義的中文具體化,轉(zhuǎn)化成意義清晰易懂的英語詞句。
原文:本于這種個體自立的觀念,上海的科學(xué)文化往往具有新鮮性和獨創(chuàng)性;但是,也正是這種觀念的低層次呈現(xiàn),上海又常常構(gòu)不成群體性合力,許多可喜的創(chuàng)造和觀念顯得比較單薄。
譯文:Due to the ideas for self-reliance,Shanghai science and culture is original in novelty. However,Shanghai is off the collaborative influence,and many creative ideas have not a national impact.
分析:一般來說,中文語言是具象的,可觀可感。而英文語言是抽象的。但此時,原語是中文,“構(gòu)不成群體性合力”屬于抽象詞語,英語作為譯出語一定要易懂,不能太玄乎。首先要理解抽象語的含義?!皹?gòu)不成群體性合力”是說上海人強(qiáng)調(diào)個體自立,會忽視了集體力量(collaborative) 的重要性?!昂狭Α?作為一種影響力(influence)會更加易懂。因此可以理解為off the collaborative influence。“觀念單薄”當(dāng)然不是 thin ideas,此處的單薄是說集體的影響力(impact) 在全國來說比較小,就是have not a national impact。
參考文獻(xiàn):
[1]Susan 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0.
[2]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Geert Hofstede.Cultures Consequences: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8.
[4]愛德華·霍爾.何道寬,譯.超越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2010.
[5]陳宏薇.高級漢英翻譯[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11.
[6]戴曉東.跨文化交際理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7]連淑能.論中西思維方式[J].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2002,(2).
[8]劉宓慶.文化翻譯論綱[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2007.
[9]劉小玲.巴斯內(nèi)特“文化翻譯觀” 與奈達(dá)“讀者反應(yīng)論”比較[J].語言與翻譯,2006(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