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已經(jīng)全面步入老齡化社會,公共設施適老化設計體系的構(gòu)建是我國目前城市建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為消除老年人使用公共設施時存在的障礙,從我國當代老年人的行為模式、心理需求出發(fā),以適老化設計理念、設計指導準則、設計方法為重點進行分析研究,為打造符合我國國情的,老年人能愉快出行的安全便利的適老化生活環(huán)境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老齡化 公共設施 通用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0-0006-02
我國已經(jīng)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所謂“老齡化社會”是指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率超過了總?cè)丝诘?%,實際上我國在2001年就已超過這個比率,步入了老齡化社會。并且這個比率正不斷加速增長,截止2016年底,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15003萬人,占總?cè)丝诘?0.8.%,根據(jù)聯(lián)合國的人口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mào)易經(jīng)濟研究所2010/2011的《中國財政政策報告》指出,我國將在2024至2026年前后65歲以上的人口比率將超過14%進入“老齡社會”,到203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個步入“老齡社會”的發(fā)展中超級大國。
隨著人口構(gòu)成變化的同時,原本城市的公共設施設計、產(chǎn)品服務的定位將會帶來各式各樣的障礙,需要重新規(guī)范化地改造及建設各種公共設施以適應老齡化的社會環(huán)境。
一、公共設施與老年人行為關系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視覺、聽覺機能開始下降,運動能力低下,行動緩慢、遲鈍,并且容易產(chǎn)生疲勞感,比如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問題點就比較多。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在生理層面會發(fā)生下面一些變化:
1.感知能力的變化:在聽覺、視覺、味覺、嗅覺、觸覺五方面都產(chǎn)生衰退現(xiàn)象。最常見的比如老眼昏花、耳聾耳背等,對于外界的反應越來越慢。
2.運動能力的變化: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骨骼肌肉系統(tǒng)發(fā)生變化,骨骼的脆性增大,容易發(fā)生骨折同時,頸部及腰椎關節(jié)可有骨質(zhì)增生,壓迫神經(jīng)根,引起疼痛和關節(jié)活動不利。骨骼肌可因活動減少而逐漸僵縮,彈性降低,發(fā)生萎癥等。因此各種移動和運動的能力逐漸衰退,比如走路、爬樓梯、落座、站立等行為能力都受到限制。
3.平衡系統(tǒng)的變化和喪失:老年人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控制能力、前庭感覺能力下降、導致老年人反應時間延長,身體平衡協(xié)調(diào)能力下降,容易跌倒。比如在公共廁所、洗面臺等處事故發(fā)生率較高。
4.記憶能力減退或者混亂:老年人神經(jīng)纖維出現(xiàn)退行性改變,腦血流量減少,因而對記憶、分析、綜合能力減退,認知能力減退。比如在公共設施的信息識別和認知方面容易發(fā)生問題。
二、“通用設計”與我國適老化設計的理論研究
(一)設計理念
城市建設中的公共設施不再是只以年輕健康人群作為衡量標準來設計。即便年齡、身體機能不同也不會產(chǎn)生使用不便的“通用設計”理念,符合我國目前人口基數(shù)大而老年人口又不斷增長的國情,這將是我國適老化設計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通用設計”提倡的是一種無論年齡、性別、能力、國籍不同的用戶群體,盡可能地使所有人都能安全、安心地使用建筑、產(chǎn)品及服務的設計。在通用設計理念指導下進行適老化設計,不僅為老年人也為殘障人、孕婦、小孩等特殊人群以及健常人,廣泛的用戶群體提供便捷與舒適。
承認各種差異的存在是現(xiàn)代社會成熟的標志,而為老年人所做的“專屬設計”卻在無形中給老年人的心理形成了“障礙”。提倡在產(chǎn)品建筑面前人人平等的通用設計,是不僅在使用功能方面而且在心理層面,消除老年人使用公共設施時存在的障礙,與“專屬設計”相比從生產(chǎn)加工安裝等方面降低了成本。
(二)設計原則及要點
90年代中期,以朗·麥斯為首的一批建筑師、產(chǎn)品設計師、工程師、環(huán)境設計師、研究人員一起為“通用設計”制定了七項原則。我們在通用設計的7項原則的基礎上,對我國公共設施的適老化設計內(nèi)容、設計要點進行整理,力求公共設施設計普適化,面對身體機能逐漸下降的老年人也能正常使用的設計研究。
(1)公平性。這是一項面對產(chǎn)品人人平等的原則,就是在同一公共設施或環(huán)境面前,不同身體能力與條件的用戶都可以平等地去使用。其設計要點為建筑設施的使用方式及信息認知的公平性設計。
(2)安全性。設計物應該降低由于偶然動作和失誤而產(chǎn)生的危害及負面后果。其要點為防止老年人發(fā)生事故的構(gòu)造與安全設施的設計。
(3)簡單容易理解。無論使用者的經(jīng)驗、文化水平、語言技能、使用時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如何,都能容易地理解設計物的使用方式。其設計要點是老年人直覺能使用的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的設計。
(4)信息傳遞明確。無論環(huán)境狀況以及使用者的感知水平如何,設計物都能有效地將必要的信息傳達給使用者。設計要點為老年人容易識別的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導視系統(tǒng)設計。
(5)自由度。設計的公共設施可以同時適應不同個體的意愿和能力,即使是具有類似條件的人們,因為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與背景,也可能養(yǎng)成不同的習慣,因此在設計上讓產(chǎn)品的使用變得更有自由度。
其設計要點為提供各式各樣的使用方法以應答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或習慣。
(6)輕松省力。每一個人的體格都不一樣,因此身體承受的使用能力就不同,設計物應當能被所有人,并且用各種姿勢都能有效而舒適地使用,降低疲勞。
其設計要點為減少公共設施使用時的必要施力,為老年人提供輕松的操作方式的設計。
(7)尺寸合理、確保使用空間。公共設施放在合適的位置以及保持恰當?shù)氖褂脿顟B(tài)。無論使用者的生理尺寸、體態(tài)和動態(tài)如何,都要提供給使用者合適的產(chǎn)品尺寸和使用空間,以便于接近、到達和操控。其設計要點為確保坐輪椅的老年人能行動方便的尺寸和空間設計。
三、我國公共設施適老化設計的實踐研究
(一)基礎公共設施的適老化設計方法
由于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要充分考慮他們在空間移動和操作不便之處。在公共設施設計時,從設計研究角度可實行以下設計手法:
(1)省力的開關設計。針對老年人握力減弱,開拉門費力的問題,簡化門把手和門鎖的設計,讓老年人可以輕松進出。
(2)降低操作界面的高度或提供可選擇高度的設計。老年人彎腰、抬手等幅度較大的動作不便,減少超持續(xù)性體力負荷的設計。
(3)注意音量大小問題。老年人聽力減弱,收聽信息的播放音量逐漸加大,在提供可聲控操作、語音提示設計時避免音量過小。
(4)減少高度差,有高度差時通過視覺方式進行提示。在公共設施的臺階、坡道、進出口處進行提示,確保老年人出行安全。
(5)方位引導設計。在入口等建筑設施的節(jié)點處,設置地圖引導、方向位置顯示和具體場所引導的設計。
(6)步行安全引導設計。地面道路設計盡可能采用平整防滑材質(zhì),為殘疾人設計的凹凸盲道,有可能造成老年人摔倒的危險,也不利于老年人輪椅使用時的前行。所以需要通過明確的視覺提示,引導老年人安全步行。
(二)智能化產(chǎn)品的適老化設計方法
(1)簡化功能。由于老年人記憶力衰退,對于功能多、操作順序繁復的公共設施不容易接受和理解。
(2)使用時的打開方式要有明確提示。
(3)按鍵操作要簡單明了。
(4)避免液晶屏幕操作的功能設計。
(5)科學設計讀取方式。
(6)注意使用說明的設計,老年人不易讀取文字性說明書,通常是邊使用邊記操作流程。
(三)公共設施導視系統(tǒng)的適老化設計手法
(1)增強導視信息辨識度的設計。由于老年人視力變?nèi)酢⒗匣?,視野也逐漸變窄,而且出現(xiàn)白內(nèi)障,增強圖像信息的色彩對比度、避免用細小文字。
(2)導視標識的形狀設計。形狀不可相似,如果相似需要提供其他途徑區(qū)別,比如增加凸文字。
(3)導視信息高度與大小的設計。老年人對于高處物體的導視信息文字不容易讀取,高處的導視信息需要適度放大。
(四)針對肢體障礙老年人的設計
肢體障礙老年人多數(shù)都使用輪椅,使用輪椅的老年人不僅是下肢,也有可能是上肢等器官因損傷或功能缺陷而導致的肢體活動困難。由于活動受限因此在生活中他們可能處處會遇到困難:比如上洗手間的問題;在移動過程中碰到障礙物、溝槽、階梯等;還有使用時物體的高度問題。太低彎腰困難,太高接觸不到;即使是和輪椅相同高度的平面操作,也接觸不到遠距離的物體等等諸多問題。在公共設施設計時,對于使用輪椅的老年人需要關注以下問題:
(1)適宜的高度設計。比如操作面高度、洗手盆高度、電梯按鈕的高度等。例如電梯內(nèi)提供兩種高度的按鈕,其中有專為輪椅使用者設計的低處按鈕。
(2)適宜的尺寸和形態(tài)設計。使用輪椅的老人很難靠近普通形體的洗面臺操作,通過改善洗面臺底部形體為輪椅留有足夠的空間;增加洗面臺邊緣尺寸為老年人肘部提供著力點等設計方法,可以為肢體障礙老年人提升設施使用的舒適度。
四、結(jié)語
適老化城市建設涉及到我國近2億老年人口,特別是有4000多萬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符合我國高齡化社會下的公共設施設計指導準則及適老化設計方法的研究,是我國快速老齡化背景下適老化城市建設研究的方法取向。從通用設計理念的角度實現(xiàn) “方便每個人使用”的公共設施適老化設計,能為群體眾多的銀發(fā)族創(chuàng)造安心舒適的社會環(huán)境,對我國養(yǎng)老服務政策推進有直接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田中直人.無障礙環(huán)境設計——刺激五感的設計方法[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3.
[2]中川聰.通用設計的法則——從人性出發(fā)的設計學第一版[M]日本:博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8.
[3]王笑夢.日本老年人福利設施設計理論與案例精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3.
[4]宋暢.高齡者老化情況分析研究[D].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6.5.
作者簡介:
周卿(1982-),女,浙江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工業(yè)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