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然
大學畢業(yè)后,母親在鎮(zhèn)上的一個小型鞭炮廠做事,每天起早貪黑也就賺個三十多元錢,可她依然熱情不減,相當積極。每日早上五點多就起床,簡單地洗漱一下,早餐都來不及吃,就出門了。
從家到鞭炮廠的路程并不短,而且極不方便,先要步行20分鐘的山路才能走到有班車的馬路邊,即便到了可以搭車的路口,也不一定每次都能幸運地搭到車,往返其間的班車不但班次少,而且不準點,一旦沒碰上,就只能硬著頭皮對過往的各種車輛招手,求搭便車。好不容易到了鎮(zhèn)上,還要再步行10分鐘到鞭炮廠所在的小山上,開工也快七點了。由于鞭炮廠的工資是計件的,換言之,即多勞多得,所以在鞭炮廠工作的人個個都是“拼命三郎”,做起事來你追我趕,“休息”這個概念是不存在這幫人頭腦中的。
母親也是從早做到晚,由于每天都要回家,所以下午五點就下班,再按照來時的方法,有班車搭班車,無班車搭便車,走一段路,坐一段車,再走一段路,到家也就六點多了。這樣辛辛苦苦一整天,賺的工資卻不多。有些人工作種類不同,每天無需這樣拼死拼活,卻也能輕輕松松賺七八十元;有些人干脆住在廠里,晚上連夜做通宵。
于是,母親有時也會忍不住感嘆:哎,每天這么累,卻賺這么一點點,真不想干了,要干,明年也要換一個工種,要不然,錢賺不起來呀……
聽到母親這么念叨,我就說她:“不想干就別去了唄,反正我也要工作了,沒必要那么累了!”
老媽一聽立馬來神:“那哪行啊,你不知道人要講信用嗎?我都在那里工作五年啦,你說老板憑什么每年都叫你去上班,之前美仔(同村的人)只做了一年,老板就再也不叫她了,為什么呀,還不是我比她守信用,不管風吹雨打,每天都按時上班,工作也努力,不影響整個生產(chǎn)線的進度……”
乍一聽,我還覺得好笑,一個小小的鞭炮廠,一群散兵游勇一樣的工人,中老年人居多,且工人隊伍極不穩(wěn)定,遇上沒有責任心的工人,隨時都可能曠工或者干脆一去不復返,母親還一本正經(jīng)地講信用,不是有點可笑嗎?
母親又說:其實我今年就不想去干啦,老板娘打電話叫我過去的時候,我都騙她說我要在家?guī)O子了,后來我是實在拗不過老板娘的邀請才去的,我也要對得起人家對我的這份信任……
母親說這些的時候滿臉自豪與得意的神色,我在那一刻被打動了。雖然工作很累,賺得不多,但守住一份信用,卻滿足了母親那種被需要的存在感,那種擁有一份職業(yè)的價值感。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么,不就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可,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