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芹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當前,放眼各新聞網(wǎng)站、微博、APP及公眾號等平臺,“痛感新聞”撲面而來。
31歲的富士康員工在結(jié)束iPhone裝配線的夜班工作后跳樓自殺;32歲的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英語教師劉伶利因患癌癥被學校開除后不治身亡;18歲的南京郵電大學女生徐玉玉,接到詐騙電話被騙走9900元學費后心臟驟停離世……
有人說,這些新聞,會讓我們失去對社會的信任,無益于正能量的傳播;也有人說,正是這些新聞,讓我們對社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還有人說,社會本身就是包羅萬象的,應該淡定面對才是。
面對“痛感新聞”,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態(tài)度,闡述你的看法。
【寫作指導】
這篇作文的審題關(guān)鍵是理解概念“痛感新聞”,這是一個集體名詞,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開放性。構(gòu)思時不妨先依據(jù)材料中所給的幾則新聞進行分析。所謂的“痛感”就是令人痛心、痛惜、難過、悲傷、哀痛等的意思,不管是自殺的員工,因病不治而亡的老師,還是被騙猝死的學生,戳中人們痛點的就是年輕生命的非正常終結(jié)及其造成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因此確定“痛感新聞”的兩個特點:事件結(jié)果令人悲痛,深層原因與社會關(guān)聯(lián)。再據(jù)此進行相似聯(lián)想,充實“痛感新聞”的內(nèi)容,如紅黃藍幼兒園的虐童事件,楊改蘭全家六口身亡事件等。
其次要利用好三種說法。材料中的“有人說”的內(nèi)容就是給出的作文立意的思考點??梢赃x擇其中的一種或兩種說法立意,還可以有這三種說法之外的其它的立意。
【例文】
度得春風散盡寒
□任禹諾
我們是不是生活在一個冰冷寡味的社會中呢?員工夜班后跳樓自殺,教師身患絕癥被學校開除后不治身亡,大學生遭詐騙心臟驟停辭世……據(jù)此我們還可以添上更多的令人痛心不已的新聞,河南駐馬店一女子被撞后遭二次碾壓身亡,中國傳媒女大學生失聯(lián)遇害,23歲的985高校畢業(yè)生李文星被騙入傳銷組織殞命靜?!?/p>
有人說這些“痛感新聞”無益于社會正能量的傳播。的確,這些鮮活生命的逝去令人絕望,我們眼里看到的似乎就是一個薄情寡義、欺辱瞞騙的社會,單位不顧員工死活,欺騙不擇手段,路遇危難冷漠旁觀,在這一切面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王國似乎是遙不可及。然而,有陰影的地方一定有陽光,社會本就是萬象齊聚,百態(tài)叢生,當我們以悲憫的情懷把目光投向蕓蕓眾生時,當我們的眼淚撒向那些過早凋零的生命時,當我們憤怒的潮水涌向一切黑暗時,我們就會明白羌笛不必怨楊柳,春風也度玉門關(guān)。
時間定格在2016年8月26日,甘肅康樂縣景古鎮(zhèn)阿姑村一位年輕的母親楊改蘭,殺死了4個幼小孩子后自殺身亡。安葬完5個逝去的親人后,楊改蘭的丈夫李克英也服農(nóng)藥離去。其原因就是一個“窮”字,這個貧苦家庭的終結(jié)掀起了驚天波瀾,人們不禁要問,國家不是在扶貧嗎?到底扶了哪些人的貧?一個個疑團拷問著每一個有良知的人。終于真相大白,州縣紀委和監(jiān)察部門依法對縣、鎮(zhèn)、村三級工作失職責任人員實施問責。今天精準扶貧的春風吹遍了每一個角落,創(chuàng)造一個清明溫暖的世界并不遙遠。
我還曾經(jīng)注意到留守兒童、空巢老人、農(nóng)民工這些社會痛點隨著國家各項政策的出臺和各方的共同努力在一步步變得不再那么讓人揪心。各類冤假錯案在生命被冤殺、歲月被高墻阻斷之后解開了真相,死者已矣,令生者欣慰?!巴锤行侣劇弊屛覀儾粩嘧允?,自省又讓我們開始行動,行動就會讓社會陰暗的一面日趨減少。如此看來,知行合一,就能夠度得春風散盡寒。
“認清自我才是最偉大的勇氣”,于民于國都是如此。于民,不在“雞湯新聞”中失去判斷力與自我保護意識;于國,不在大肆宣揚的“正能量”中忽視社會隱患。“痛感新聞”不但不會讓我們失去對社會的信任,還會讓我們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請相信:度得春風散盡寒,為時不遠。
評點:文章行文思路清晰,第一段引述材料,橫向拓展,列舉現(xiàn)象。第二段在分析中明確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痛感新聞”也讓人們看到希望。第三四段以楊改蘭事例及留守兒童、空巢老人、農(nóng)民工和各類冤假錯案等點例論述觀點,第五段得出結(jié)論,回扣觀點。論述環(huán)環(huán)相扣,嚴謹周密。所用事例貼切充足,詳略結(jié)合,并囊括社會許多方面。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