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玲,袁春雷
(淄博市太河水庫管理局,山東 淄博 255178)
太河水庫位于山東省淄博市南部山區(qū),淄河干流中上游,控制流域面積780km2,總庫容18330萬 m3,興利庫容11280萬 m3,是一座集防洪、供水、灌溉、發(fā)電等綜合功能于一體的大(2)型水庫。
為充分利用流域雨洪資源,山東省水利廳將太河水庫列入2016年水庫增容工程項目。太河水庫建設初期,山東省地礦局對太河水庫庫區(qū)進行了1∶10000地形圖測量,并據此計算出了水庫庫容,繪出了水位~面積~庫容關系曲線(以下簡稱“原成果”),該成果距今已50余年,由于多年來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庫區(qū)地形有所變化。為了分析掌握人類活動和自然因素對庫區(qū)地形變化的影響,為水庫增容工程設計及工程管理提供準確的基礎資料,2015年由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進行了太河水庫1∶2000庫區(qū)地形圖測量和水庫特征曲線復核。
1)平面控制測量。平面控制網采用GPS動態(tài)實時差分RTK技術布設的一級動態(tài)網,測量方法為由全球導航衛(wèi)星系統(tǒng)連續(xù)運行參考網站(SDCORS)站點出發(fā),采用GPSRTK衛(wèi)星定位,測設基本平面控制點的平面坐標,該網共測設一級控制點55個。2)高程控制測量。采用四等水準網聯(lián)測所有埋石點作為基本高程控制網,為地形圖測量提供高程控制,其路線長度與閉合差等限差均按照四等水準精度要求控制。
1)水面以上陸地地形圖測量。采用航攝綜合法測圖,用2013年山東省國土測繪院航拍獲取的外業(yè)最原始影像數據,補充完成外業(yè)像控點采集,空中三角解算,立體側圖等。2)水下地形圖測量。采用測量船上架設GPS接收機掛接珠海中海達HD310全數字雙頻測深儀的模式,由GPS接收機獲取水下點的平面坐標,測深儀直接獲取水下點的高程數據,完成水庫水下地形測量,最終室內生成水下等高線。
地形圖繪制完成后,勾繪不同高程的等高線,利用等高線容積法計算出不同起算面的水庫庫容,水位~面積~庫容關系見表1,曲線見圖1。
圖1 新測太河水庫水位~面積~庫容曲線
新成果與原成果對比情況見表1,特征水位相應水位、面積、庫容關系對比見表2。
表1 水位~面積~庫容關系成果對比表
表2 太河水庫特征水位~面積~庫容關系對比表
1)庫容計算公式不同。原成果面積使用機械求積儀進行量算,新成果面積采用計算機全解析法量算,計算公式分別為:
將原成果用原方法和新方法計算的庫容及其差值列入表1,可以看出兩種方法計算的庫容有差異,特別是在高程242m處,差異較大。
2)計算方法和精度不同。原水位~面積~庫容關系曲線是在1∶10000地形圖上計算而來,地形圖采用小平板手工勾繪進行測量,等高距為5m,等高線中誤差為1.7m。
新成果水位~面積~庫容關系曲線是在1∶2000地形圖上計算而來,地形圖測量采用GPS+測深儀技術,等高距水下為0.5m,水上為1m,等高線中誤差0.3m。
3)高程系不同。本次測算高程系統(tǒng)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原成果高程基準為1956年黃海高程系,1956年黃海高程系=1985國家高程基準+0.101m。為明晰水位~面積~庫容關系的變化,且保持與以往成果高程基準的一致性,聯(lián)測水庫水文觀測站的相關觀測點,將本次測算成果轉換至1956年黃海高程系基面見表1。
4)自然因素及人為活動的原因。分析自然及人為活動的對庫容變化的表現(xiàn)及原因可分為以下幾個區(qū)段:高程208m以下:水庫面積減小、庫容減小,主要原因一是汛期洪水入庫時攜帶泥沙等沖積物在庫底淤積,水庫從建庫至今的50年當中,從未進行過清淤;二是高程208m以上庫區(qū)泥土被雨水沖刷至庫底。高程在208~216m之間:水庫面積增大、庫容增大,主要原因是雨水將208m以上泥土沖刷淤積到庫底;其次,2008年以前庫區(qū)在這一高程區(qū)間有少量挖沙,造成庫區(qū)面積增大,庫容相應增大。高程在216~223m之間:水庫面積減小、庫容減小,主要原因一是土地平整及支流口淤積;二是224m高程以上削減山脊及風浪淘刷,岸坡泥土填充到該區(qū)段;三是大壩混凝土防滲墻工程施工時,排出的泥漿在此堆積造成淤積。高程在224~239m之間:庫區(qū)面積增大、庫容增大,主要原因是土地平整等人類活動導致地形變化;其次是風浪淘刷使兩岸泥土填充到庫底或較低高程;另外,保安全工程壩頂高程234.5m以上時,將壩軸線向下游平移了24.5m,對水庫面積、庫容有一定影響。高程在239m以上:庫區(qū)新測面積、庫容與原成果新方法成果趨于一致,變化不大。
本次太河水庫庫區(qū)地形圖測量和特征曲線復核,嚴格按照現(xiàn)行相關規(guī)范規(guī)程組織實施,采用了更加先進的測量方法和技術,其成果精度更高,與水庫庫區(qū)實際狀況較為相符,充分反映了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對水位~面積~庫容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