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
一些人認為動物們長相很萌,也沒有建立什么復雜的社會關(guān)系,看上去不會耍什么心機。真實情況是為了爭取異性,會使旁門左道的動物也不少。
澳大利亞巨型烏賊是世界上最大的烏賊種類,這種烏賊可以使用被稱為“色素層”的細胞,瞬間改變皮膚顏色和圖案,實現(xiàn)與環(huán)境的完美融合。
到了冬天,為了吸引雌性,雄性烏賊會放棄隱蔽色,變換出絢麗的皮膚顏色。不僅如此,由于澳大利亞巨型烏賊雄雌比例達到了10:1,為了爭奪交配權(quán),雄性之間還得有一場“擂臺賽”,互相打斗一番。那些體格更大、更強壯的烏賊往往會最終贏得交配權(quán),并將雌性烏賊置于身下,小心守護起來。而那些小個子雄性烏賊,根本沒有機會接近雌性。沒法靠實力打贏對方,怎么辦呢?這些狡猾的小個子們想到了一招——男扮女裝。
體型小巧的雄性烏賊會改變膚色,讓自己的皮膚圖案和顏色看上去跟雌性的很像。為了裝得更像,它們還會學著雌性烏賊,將身體前端的觸角收起,游到大個兒烏賊面前,向其示好。掉以輕心的大個雄性烏賊信以為真,以為又來了個“妻妾”,放下戒備心,讓其游到了自己的身下。
也許你會說,即使大個烏賊掉以輕心,它身下的雌性烏賊們不愿意,小個子們也沒法得逞。可惜的是,對于小個子雄性的這種欺騙行為,雌性烏賊不僅不反感,似乎還很歡迎。
研究者發(fā)現(xiàn),一般,雌性烏賊會拒絕70%的雄性求偶者,包括那些在廝殺中勝出的雄性,但它們只會拒絕35%的這些“男扮女裝者”。所以,小個子雄性們不費吹灰之力,就提高了自己的交配率。
許多人都知道雌性蜘蛛、雌性螳螂是有名的“黑寡婦”,它們在性交后往往會吃掉它們的雄性伴侶,獲得蛋白質(zhì)。從進化的角度來說,雄性的英勇犧牲是有用的,因為它能幫助雌性產(chǎn)下成千上萬的卵,有利于種群的繁殖。其他雄性昆蟲雖然不會英勇獻身,但為了給雌性提供營養(yǎng),也會給雌性送一些禮品。
但雄性短翅灶蟋則使用詭計。這種小昆蟲在交配期間,也會送上一個“結(jié)婚禮物”。這個結(jié)婚禮物是一個精莢,精莢外層由凝膠狀物質(zhì)構(gòu)成,內(nèi)層則含有精液。
這個禮物甜甜的味道和黏膠的質(zhì)感,對雌性來說是難以抵擋的。自然,雌性會興奮地彎曲身體,撕咬這一物質(zhì)的外層,享受這一“愛的禮物”。
然而,精莢實際上貼附在雌性的生殖孔上,當雌性彎腰進食時,咬破了精莢外層,里面的雄性的精液就開始慢慢流入雌性的生殖孔中,完成受精過程。
此外,研究者發(fā)現(xiàn),雄性短翅灶蟋在禮物上還做了手腳。首先,它們送的精莢中含有的一些物質(zhì),可以避免雌性在進食精莢后,里面粘連的精液被消化掉;其次精莢中的蛋白質(zhì)還能操縱雄性生殖系統(tǒng),讓雌性短翅灶蟋不太可能與其他雄性交配。
有沒有聽說過一些女性在相親時,為了襯托自己更好看,會帶上一個不那么好看的閨蜜?雄性孔雀魚似乎也知道丑是相對的,它們在求偶時,也會選擇一些丑陋的朋友襯托自己。
曾有一個實驗,他們將一個水箱分成可以互連的兩部分,兩邊各放置一條雌性孔雀魚和兩條雄性孔雀魚。不過右邊水箱的兩條雄性孔雀魚顏色暗淡,相貌丑陋。
隨后,他們在水箱中間放置了另外一條雄性孔雀魚。由于雌魚更喜歡那些色彩更為艷麗的雄魚,這條孔雀魚也似乎知道這一點,它會花62%的時間在右端的雌性孔雀魚身邊,因為它的競爭對手沒有那么好看。
(小綿摘自《大科技》 2018年3月 圖/蟈菓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