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上
隨著月光下的枕木馳向原野
星辰在砂礫中投影
可以預知的遠方,讓我
眼睛煥發(fā)神采
像往事被孜孜不倦地追述
列車在翻山越嶺
故園愈遠,逝去的光陰如
汽笛聲的循環(huán),經(jīng)久不息
心緒如不倦的火車,沿著
我的內心,尋找到光源。沿著
我的眼眶,尋找到淚水
橋邊的傍晚
仿佛年老的游子還鄉(xiāng)
我們并肩而坐??茨切?/p>
運沙船。風塵仆仆地返回
夜色覆蓋江岸,灌木
鳥巢,橋墩
高壓線的陰影時而紛亂
時而有序地跨過樓頂
仿佛在復制我
昨夜的夢境
如同所有晚歸的人,我們
看見,城市的燈火,一次次
猛然把細長的江岸推開
又摟緊……
多么像我們。也像每一對
尚未懂得惺惺相惜的小夫妻
激烈地爭吵,相愛
山中一夜
噩夢醒來。窗外
月亮,依舊渾圓緊實
如愛人腹部。檐下草叢幽暗
樹冠與墳塋隆起
空中星群匯聚,有隕石在下墜
它借助慣性
跌入深邃的遠方
此刻四野曠闊,隱約有余音
低徊。仙樂般綿延,熨帖。恰如我
在某年某月某夜
一個人完成了自己的成人儀式。在
一場春夢的下墜中,彼時春花
爛漫。萬物緊隨夜色急速下陷
如這群星,如這隕石,在我的腦際
劃出持久,明亮,遙遠的回聲,讓
醒來的我,絕望,又愉悅
中年人
那一年,哼著離歌,我們去
車站。路旁蜂蝶穿越春天
密匝的林帶與草叢
我們穿過陌生的人群
送你出遠門
這一次,集體沉默,我們去
陵園。穿過墳墓和哀傷的花圈
仿佛一群啞巴
去看望,一個啞巴
遙遠的他鄉(xiāng)曾讓一群
年輕人歡欣雀躍
逼近的死亡讓一群
中年人學會了閉嘴
娃娃菜
年老的菜農(nóng),他瑟瑟
發(fā)抖。他熱切地
打量路過街頭的每一個人
他的筐,像一個慈祥的保姆
娃娃菜擠挨,圍坐在一起
它們臉上彌漫
太陽和奶香氣息
大屏幕上顯示:即將連日
雨雪。氣象部門
發(fā)出預警報告
我決定都囤下來
回家的路上。我
緊抱著它們。仿佛摟著自己
失散已久的孩子,我感受到
一絲暖意,正慢慢把我焐熱
那年的父親
我們想象一列火車
在軌道上鳴笛,喘息,減速
我們的父親。直到
這個列車員,驕傲地
將外套遞到母親手上
我們在傍晚的餐桌
或者出站口等待
在他出門后的三五天
我們的父親,像太陽光
照耀,簇擁而上的我們
而我們像陽光下所有
低微,幼小的事物
釋放著內心的雀躍,及甜蜜
夜歸人
石凳上的孩子們仰望天空
星星應聲從遠處的樓頂升起
暮靄里,人們的臉龐
洋溢樸素的美
跟在匆匆走出
超市的人群后面
我像每一個急切地
趕回家的兒子,丈夫和父親
我的購物車里
有父親的藥酒和茶葉
妻子的裙子和口紅
兒子的漫畫書和玩具
我對每一個
擦肩而過的人點頭微笑
每個夜歸人
不僅向往一盞
溫暖的燈火,還應有
陌生人善意的笑容,和祝福
黃 昏
將孩子抱進里屋
把盆栽移回陽臺
窗邊的蛛網(wǎng)捕獲了獵物
隔壁的五金廠,一天的轟鳴
尚在耳邊回響
市民們在散步
夜市人聲鼎沸
民工們在對面的工棚
生火。炊煙
從白鐵皮屋頂溢出來
民工的婆娘和孩子
在看晚霞裝扮人間
我看到上蒼,把一天中
最美的時刻,公平地分給眾生
深山記
落葉素雅,干凈。山溪
豐沛、溫順。如同好女人
密林深處走出歇腳的人和樵夫
牛羊群里走出熟識的山民
云朵在我們頭頂走走,停停
秋蟬自我陶醉于滾燙的嗓音
山巒巍峨,風濤回蕩
我振臂高呼
此間之物,都紛紛回應
作者簡介:陳德根,布依族,貴州平塘人,居寧波。作品發(fā)表于《詩刊》《北京文學》《民族文學》《青年文學》等刊物,入選多種選本,出版文集《忍冬花》等多部。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31屆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曾參加《詩刊社》第29屆青春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