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南
前一段時間被熱議的《北京女子圖鑒》結局時,穿上10厘米細高跟才有底氣的陳可,回北京的第一天換回平底運動鞋,也能昂首挺胸地走在這片土地上了。這部劇從開播以來就受到很多質疑,女主剛到大都市毫不掩飾對奢侈品的渴望,她的閨蜜雖住在一間小小的地下室里,卻熱衷A貨,衣服鞋包堆積如山。
20集下來,陳可的變化不僅在事業(yè)和感情上。她的消費觀也發(fā)生了全新的轉變:
“有品質的生活不是擁有越多越好,而是做減法,只留下真正需要的?!边@段臺詞確實代表了現(xiàn)在部分年輕人的心態(tài),他們厭倦被過剩的物品擠壓的生活,渴望騰出更多時間、金錢和精力。于是在物質消費上開始追求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穿衣
任憑你哪個潮牌與奢侈品出了聯(lián)名款,還是哪個愛豆參與設計的限量球鞋,極簡男孩女孩對這些噱頭根本不為所動。他們的衣櫥不再像從前那樣被快時尚品牌塞爆,而只有少量款式低調,剪裁得體的衣服。無論潮流趨勢如何作妖,他們更喜歡隨便拿出一件上衣和下裝都能搭。
極簡主義就餐
現(xiàn)在的飯店基本遵循了裝修越豪華飯菜越難吃的規(guī)律,去餐廳吃飯一個小時四十分鐘都用來拍照。極簡男孩女孩們不會為此買賬,他們寧愿去沒有招牌的老字號,也拒絕在網(wǎng)紅餐廳門口排隊。在他們眼里ins風的裝潢,花俏的擺盤通通都可以省掉,飯店就該把起菜名的心思花在研究菜的味道上。
極簡主義住房
極簡男孩女孩們不會高舉“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的旗幟,然后將風格各異的家居裝飾全搬回家,卻因為毫不實用開始積塵。他們在租房上要求只要兩個:干凈和安全。小區(qū)配套設施可以從簡,管家服務可以沒有。只要一條網(wǎng)線、一臺空調和一張床,哪里都可以是我家。
極簡主義出行
即使有錢買車,極簡男孩女孩心想能打快車,為什么要自己開車十分鐘,停車半小時?據(jù)說打滴滴的鄙視鏈是打專車>打快車>打拼車,但極簡男孩和女孩們認為既然到達時間相同,選擇更實惠的方式也無妨。慢慢地他們連車都不打,轉而成為共享單車的忠誠用戶。
極簡主義理發(fā)
一進理發(fā)店前臺就會問你pick哪位總監(jiān),極簡男孩一般會選活好廢話少的那位。
無論托尼老師怎么花式點評他的頭發(fā),他都能堅持三不原則:不燙染,不焗油,不辦卡。
極簡主義護膚
和精致女孩睡前護膚十八道工序不同,極簡女孩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護膚是門玄學,一般只在眼霜和精華上下血本,聽說面膜就是個安慰劑以后面膜也不怎么敷了。營銷吹得再神的爆款美容產(chǎn)品她們也不會輕易嘗試,對美白、淡紋這些功效全都免疫,護膚基本只關注保濕和防曬。
極簡主義社交
不管是談戀愛還是交朋友,極簡主義男孩女孩對講排場的社交方式本能地反感。不少極簡男孩互為“吃雞之交”,約飯約酒太費事,一起吃盤雞就算跟你social過了。而極簡女孩和普通女孩的嗨點不太一樣,送她花和鉆石,可能不如送臺吸塵器讓她覺得稱心。
極簡主義結婚
許多人喜歡把婚禮辦成廟會。但極簡男孩女孩不希望把自己的婚禮表演給別人看,蛋糕和酒店檔次對不對都無所謂,那個人是對的就行。比起斥巨資拍千篇一律的婚紗照,他們現(xiàn)在更羨慕在游樂場披著頭紗,也笑得燦爛的人。
極簡主義育兒
對富養(yǎng)型父母來說,小孩就是一臺移動碎鈔機。孩子剛滿月已經(jīng)從上哪家重點幼兒園考慮到去哪個國家留學。而極簡主義的父母心特別大,早教玩玩具就行,興趣班愛上不上。感覺他們生娃的目的,就是讓孩子長大一點自己早起出門運動吃早餐,然后幫爸爸媽媽打包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