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虹?這個名字一度讓我覺得很遙遠,她好像隱退了,很久沒出來了吧。直到前兩天,我在一檔新節(jié)目上看到了她。節(jié)目名字叫《@所有人》,第一期的主題是有關(guān)育兒焦慮,主持人李小萌就邀請了小陶虹在臺上聊育兒經(jīng)。
20年前的小陶虹,拿下過大馬士革國際電影節(jié)、華表獎、金雞獎三料影后,卻在女兒出生以后,鮮少工作,親自帶孩子帶了10年。
許多知道她演藝才華驚人的網(wǎng)友,還曾經(jīng)跑到徐崢微博下留言,質(zhì)疑徐崢“為什么要把陶虹關(guān)起來,耽誤了這么好的演員”。
但看了陶虹的訪談內(nèi)容你就會明白,她是心甘情愿在家陪伴孩子的。她身邊的朋友們甚至說,陶虹是為了孩子,在自己身上投入最多的母親。
她在臺上云淡風(fēng)輕地作了解釋:“因為沒讓老人幫著帶孩子,自己又在這方面知識點為零,所以就不得不努力地學(xué)一下?!?/p>
這一學(xué),就是10年。
01
筆者翻了翻陶虹的微博,她從不曬娃,提到女兒的次數(shù)也屈指可數(shù),可媒體拍到日常的她,幾乎都是素顏在接送女兒。陶虹的微信名字叫“21-7點關(guān)機”,因為這段時間,她要陪孩子睡覺。旁人問她,那你不怕有人找你嗎?她說,沒有比跟女兒睡覺更重要的事。
但她在臺上袒露的心聲卻十分低調(diào),一個字沒有提到過自己的付出,說的是:“我很珍惜這次學(xué)習(xí)的機會。”
她學(xué)到什么程度呢?在她家,有滿滿一面墻的書,其中沙發(fā)后面一長排,都是她生了女兒之后,買的育兒書。她上過許多父母課程,面對孩子,她發(fā)現(xiàn)自己手里有越來越多的“武器”。她甚至學(xué)到一個專家級的段位,就是不論孩子犯什么錯,她都可以抽出一把武器,非常精準地對付她。
陶虹說,有一次,她帶女兒去臺灣玩,女兒嫌包重,轉(zhuǎn)過頭來說,“媽媽,你幫我背包吧?!彼幌霂团畠罕?,便跟女兒說:“你不想背,我也不想背,那么,我們一起想想還有什么辦法?!庇谑?,母女倆便一起商量,前面列了七種辦法,都行不通,到了第八種,女兒說,她看到同行的一位阿姨,推著一輛嬰兒車,她覺得可以放在車籃里。這次,兩人都同意了,一起去找那位阿姨。可是這時候,阿姨卻怎么也找不到了。但在找的過程中,女兒卻自己說, “好像背包也沒有那么重,我還是自己背吧?!?/p>
一件有可能引發(fā)親子矛盾的育兒小事,就這么四兩撥千斤地輕松解決了。
還有一次,她的女兒,看見要好的玩伴在學(xué)圍棋,也吵著要學(xué)。陶虹知道,這只是三分鐘熱度,就對女兒說:“我不反對你嘗試任何的課,但是你必須保證堅持一年,這是底線。”
女兒同意了,結(jié)果三個月剛過,就因為跟不上而堅持不下去。陶虹又說:“首先你答應(yīng)我了,要堅持一年,第二是可以轉(zhuǎn)班,你換到另外一個班去,你怎么知道那個班不行呢?可以去試試嘛?!苯Y(jié)果女兒轉(zhuǎn)班以后,遇到的老師特別有辦法,兩個星期就讓女兒徹底喜歡上了圍棋。
這些在我們普通媽媽看來,都有些棘手的問題,在小陶虹的眼里,或許都只是生活的小插曲。她說自己看那么多書,上那么多課,是為了更好地處理和女兒的關(guān)系,我相信她已經(jīng)做到了。
親子關(guān)系,最難的,不是在生活風(fēng)平浪靜時,去對孩子說我愛你;而是在面對沖突和矛盾時,我們都能全身而退,沒有給彼此留下疼痛的傷口。
02
陶虹學(xué)得越多,越逐漸發(fā)現(xiàn),書不是圣經(jīng),它有很多觀點,但不一定適合你。
她以前看過一本書,里面說要幾個小時喂一次奶,孩子哭的時候不能抱,要哭多長時間才能抱。她試了一次,在門縫里偷偷看著孩子哭,她忽然覺得,那本書不是她想學(xué)的,也不是出自她本然的態(tài)度,她就再也沒有試過。
“孩子哭,那是她渴望得到媽媽安慰的時候。媽媽的最高職責(zé),就是給孩子安全感。孩子在媽媽那兒得到的,就應(yīng)該是港灣、安慰,以及最好的擁抱?!?/p>
我很佩服她在學(xué)了那么多育兒理念以后,依然葆有作為母親的一顆純真的赤子之心。
專訪中,她對主持人李小萌說的一段話,特別打動我:“如果我們是上帝,那我們不會出錯,可我們不是,所以我們經(jīng)常會出錯?!钡俏覀冊谟?xùn)斥孩子的時候,我們完全是一個以上帝的姿態(tài),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我永遠是對的,你永遠是錯的。她心中一直持有這份警醒。
有一次遇到時間特別緊急,臨近出門的時候,女兒砰地一聲,打翻了一杯牛奶。玻璃碎了一地,場面像噩夢一般。她當(dāng)時怒火攻心,沖著女兒大喊:“你怎么回事??!”這個快要被“氣死”的母親,看到女兒一哆嗦,她瞬間就覺得,她錯了。她說,我看到了孩子的恐懼。如果連媽媽都不能包容她的錯誤,這個世界誰能包容她。
第二次又遇到女兒打翻果汁時,陶虹第一反應(yīng)是過去抱住了女兒,溫柔對她說:“害怕了吧?沒事、沒事的。”女兒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陶虹現(xiàn)在說起這些事,眼里還翻滾著淚花,她說她感覺到了,女兒給她的是百分之百的信任和愛。
我在聽陶虹娓娓道來這些育兒小事時,眼眶也濕潤了。
03
世界之大,我們本都是陌生人,但同為母親,懷抱里的小小溫柔,帶給我們的幸福和傷感,居然是那么的相似。
李小萌問小陶虹,你覺得在家庭當(dāng)中,什么才是一個對孩子好的教育觀?陶虹淡淡地回答:“育兒即育己?!?/p>
我不禁感嘆一個學(xué)習(xí)了10年的母親,達到了如此謙卑的境界。她說,“其實,用什么武器對付孩子都不是最棒的。因為我并沒有想贏她,我希望我跟她永遠是能夠溝通的,永遠是有愛在流動的。一個心中有愛的人,才能夠讓這些武器促進愛。如果不是,那最好不要用這些武器,因為你用什么,都是在傷害孩子?!?/p>
“育兒即育己”——這也是每一個學(xué)習(xí)型媽媽最終的歸途。
看不到陶虹演戲固然可惜,但因為孩子,她成為了一個優(yōu)秀的母親,也活出了全職媽媽最美的底色。我們也許會忍不住嘀咕,當(dāng)媽真的好難哦,我做不到她那么厲害。可只要等我們同樣也走上這么一條“育兒即育己”的道路,再回頭想想最初的自己,我們也會低頭吻吻懷抱中的小天使,輕聲說一句:“謝謝你,寶貝,是你讓我變成了更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