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鵬
【摘要】本論文論述了如何去控制隧道模在房建應用過程中產生的質量缺陷,通過現(xiàn)場的實踐找到產生的原因,通過分析,找到措施,再應用到隧道模的房建施工中,實踐檢驗,降低了缺陷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并有一定社會效益,可以在類似工藝中推廣。
【關鍵詞】隧道模;要因;措施
1、工程概況
委內瑞拉TIUNA社會住房項目位于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34棟16/12高層住房(以16層為主),為剪力墻結構,標準層全部采用隧道模施工。
隧道模是綜合大模板與臺模而成的大型空間體系,用于同時澆筑墻體與樓板,隧道模的基本構件為單元角模,若干單元角模組成隧道模,再由兩個半隧道模對拼而成為隧道模。
隧道模的基本構件為單元角模,是由側墻模板、頂板模板(樓板模板)、斜支撐、垂直支撐、調整螺栓及行走輪等組成的『構件。
隧道模輕便、靈活,移動方便、快速,整體性好,適用于中、高層住宅建筑,施工效率高。但是隧道模在房建施工中應用比較少,故存在一些質量缺陷,主要是表現(xiàn)為:門洞漲模變形、導墻偏位及模板錯臺三大問題,這三大問題占所有問題的93%,因此這三個問題為隧道模施工過程中產生的主要質量缺陷,也是本論文重點解決的問題。
2、設定目標
現(xiàn)場施工中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圖1):隧道模施工過程質量缺陷率為15.5%,墻體垂直度及其他缺陷占7%,門洞漲模變形、導墻偏位及模板錯臺占所有問題的93%,若解決三個問題的95%,缺陷率可降低到1.8%。計算如下:93%×15.5%×95%=13.7%;15.5%-13.7% =1.8%
3、分析末端原因,確定要因素
要解決隧道模在房建施工中主要質量缺陷,那就是必須分析引起質量缺陷的末端原因及要因。末端原因主要包括:1.模板剛度不足;2.垂直度不滿足要求;3.中間支撐不夠(門洞);4.支撐位置方式、不正確;5.一次澆筑;6.加固點不準確;7.操作失誤;8.模板設計不合理;9.定位支撐不足;10.儀器誤差;11.彈性偏差。
通過現(xiàn)場的實踐及不斷的總結,確定要因為:1.中間支撐不夠:2.導墻模板設計不合理;3.導墻模定位支撐不足。
4、制定方案,降低缺陷率
找到了原因,制定了目標,下面就是通過一些列措施去實現(xiàn)目標,在現(xiàn)場主要針對要因,采取如下方面措施:
1)增加2道方木支撐,并且保證方木水平放置在無連接絲側(解決: 門口模板中間支撐不夠);
2)后期門口模板加工時,門口增加收縮絲杠,保證門口模板橫平豎直(解決:門口模板中間支撐位置、方式不準確)
3)督促、監(jiān)督工人認真負責,堅決避免操作失誤(解決:門口模板中間支撐位置、方式不準確)。
4)調整門口安裝與調模施工順序,由原來的粗調后安裝門口模板改為精調后安裝模板,從而改變在加固時模板微移引起的模板錯臺;
5)在模板底板增加支撐,防止?jié)q模引起的錯臺變形;
6)改裝導墻模板,降低導墻高度采用采用大剛度材料制作單間整體式導墻模板;
7)導墻定位時,在山墻上吊引控制線,控制導墻整體定位,支撐采用混凝土十字塊、鋼筋十字架配合使用,同時端頭電焊加固。
通過上面一些列措施,去解決問題產生主要原因?,F(xiàn)場數(shù)據(jù)證明效果良好,對現(xiàn)場的192個門洞,120道導墻、402個模板拼縫、246道墻體及其他285處,共1145進行檢查,質量缺陷率降低到了1.4%,詳見表1。
小結:
通過本次課題的實踐,主要的效果在于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實施完成后,單體直接節(jié)約人工費6.19萬元(詳見表2),整個項目34棟樓可節(jié)約210.5萬元。
(2)社會效益:采用簡單可行的各種措施降低了隧道模在房建施工過程中三大質量缺陷,有效降低了項目成本,工程質量有了明顯改進。同時,為降低隧道模施工中產生的質量缺陷積累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