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瓊玲
我一直以為我們是最好的閨蜜,從小學到初中,我們一直同班,可以說是形影不離。她比我小三個月,我一直把她當親妹妹,盡可能多地照顧她、遷就她。她發(fā)脾氣我忍著,她不高興了我安慰她,她難受的時候我默默地陪著她……
昨天早自習后,我有事急著找班主任,就拜托她給我?guī)Х菰绮?,當時她什么也沒說就走了。我回來時,發(fā)現(xiàn)桌子上空空如也,而她正邊吃早餐邊和另一個同學談笑風生。我問她:“我的早餐呢?”她若無其事地說:“我沒答應幫你帶啊?!蔽倚闹蓄D時就堵得慌,有種想哭的沖動,很難受。
為什么用真心換不來真心?什么樣的朋友才是真朋友?這件小事讓我突然覺得好累,我不想像以前一樣對她了,可以后要怎么和她相處呢?
同學,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為什么付出得不到對等的回報?為什么我對你這么好,你卻無動于衷?
小時候,媽媽常教導我好東西要分享給好朋友,我總是大方、主動地把自己的玩具、零食送給別的小朋友,然后等著相應的回報——對方的零食和玩具。如果沒有,我會覺得驚訝和委屈:為什么我已經(jīng)給他我的零食和玩具了,他卻不給我他的零食和玩具呢?
長大后,我發(fā)現(xiàn)生活中每天有太多類似的事情在上演:我為你付出了一切,你為什么還是不喜歡我?我對你這么好,你為什么還要離開我?你怎么就不會領情呢?
學了心理學之后,我才明白,在人際交往中有一條“黃金法則”:你希望別人怎么對你,你就怎么對他??墒牵芏嗳税堰@條法則用擰了,變成了另一種相反的心態(tài):我對你怎么樣,你就必須對我怎么樣。于是,人際關系的黃金法則轉(zhuǎn)變成一把很有殺傷力的刀——反黃金法則。
在健康的人際關系中,任何一方都要保持先付出的心態(tài)才能傾情投入,不去計較方寸間的得失,我對你好,是我自己的事,是我心甘情愿的,我不圖回報。雖然我也很希望你能像我對你那般對我,但那并不是必須的。尊重界限,不操控朋友,保持全然的自我才是不變的黃金法則。
你既然可以和她做那么多年的閨蜜,她身上肯定有些吸引你的特質(zhì),有你喜歡的東西。不能因為她一次沒有滿足你的請求就否定你們之間多年的感情,好好找她談一次,告訴她你的感受,我相信友誼的小船一定不會說翻就翻的。
有黃金法則為你們護航,祝你們青春不老,友誼永存!
(作者系湖南省新化縣鐵牛小學教師 圖/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