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
在西安,大的公司或小的店鋪都講究字號匾牌—— 字一定是名家所寫,又必須是精美的書法——這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了,如冬天出門就要戴上帽子一樣,并不讓人覺得有什么了不起。
去年的夏天,天下了大雨,街上的行人紛紛逃散著避雨,城門洞里擁滿了人。我剛剛避進去,便見一老頭蹬著一輛三輪車擠過來。這是一個賣鏡糕的小販。三輪車上安裝著鏡糕柜,車上的老頭已經(jīng)淋得跟落湯雞一般。
一進來,老頭一邊甩著頭上的雨水,一邊從懷里掏出個塑料袋,正要罵天,卻打了個噴嚏。旁邊的人說:“你有塑料袋,怎么不戴在頭上?這么大的年紀能受得了雨淋?”
老頭詭秘地笑了笑,從塑料袋里取出一塊小木板。原來他是怕小木板淋著,于是用塑料袋裝了揣在懷里。大家樂了,不明白這塊小木板是什么寶貝。老頭把小木板翻過來,只見上面用墨筆寫了兩個字“鏡糕”。老頭說:“知道這是誰的字嗎?于右任的?!蔽铱戳丝?,字體是于右任的,但究竟是于右任幾十年前親手寫的呢,還是現(xiàn)在哪個書法家仿于體寫的,不可得知。問老頭,他偏不說。
后來雨停了,城門洞避雨的人開始離去,老頭準備收拾三輪車。我見他把小木板掛回架子上,一邊慢慢地蹬著三輪車走遠,一邊長聲短調(diào)地吆喝:“鏡——糕!鏡——糕!”
望著老頭遠去的身影,我突然覺得西安很可愛,慶幸自己生活在這個城市。它是大有希望的城,是永遠也不會消失的城。
(摘自《游戲人間》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