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念到“端午”這兩個字時,我不由得又想起小時候在姥姥家過的端午節(jié)—
一盞昏黃的豆油燈,一張脫了朱漆的梳妝臺,一方古舊的鏡子。一個老人在鏡前動作遲緩但一絲不茍地梳頭,我被一些細碎的聲音驚醒,睡眼蒙眬地看著她—我的太姥姥(即姥爺?shù)哪赣H)。不一會兒她就梳好了,不知從哪里拿出一朵粉紅的絹花,輕輕地插在頭上。
一切收拾好了,她走到床前做了個動作示意我睡覺。我閉上眼睛,但能感覺到燈滅了。門吱的一聲關上了,之后就是一片靜謐。我知道在艾草還沒有插上門楣時家里誰都不可以說話,要不然不吉利,我也絕對不可以出聲,這是大人們交代過很多次的。靜,真靜!
“小乖乖,起床了,太陽都曬屁股了?!蔽以诶牙涯鞘煜さ慕泻奥曋凶饋?。穿上姥姥給我做的那雙繡著仙桃的紅布鞋,我走出了臥室。這時太姥姥正坐在堂屋里?!疤牙押?!”說完,我便跪下去磕了三個響頭。“乖,拿著納福籃一邊玩去?!彼σ饕鞯啬闷鹕磉吥莻€八邊形的布籃給我?!袄牙押?!”我拿著小籃轉身就向身邊的姥姥作了一揖?!昂?,好,乖?!崩牙研χ倚』@里放鴨蛋和糖果,“走,出去洗洗?!?/p>
姥姥拉我到門外,洗臉盆里已注滿了清水。洗了手和臉,我也拿了幾根艾草學著姥姥的樣子在房屋里的每個角落里都掃一掃,一邊掃還一邊說:“端午節(jié)掃一掃,蚊蟲螞蟻都往外面跑?!?/p>
早飯,一個粽子,一個鴨蛋,一碗粥。吃完后姥爺便用雄黃在我頭上畫了一個“王”字,據(jù)說這樣那些鬼蟻蛇蟲都不會傷害我。
“張奶奶好!”“李奶奶好!”吃完飯不能閑著,拿著小籃便挨家挨戶地串門,老人們紛紛拿些零食往我小籃里放。不知何時小籃滿了,我便回到姥姥家。時間也接近中午了。
“快洗手吃飯?!辈恢裁磿r候,爸爸媽媽和姐姐來了。飯菜都上齊了,雄黃酒也端上來了。爸爸和太姥姥都坐上席—在老家姑爺是客,應該坐上席。姥爺坐在爸爸身邊,別人都可以隨便坐。“吃吧。”太姥姥動了第一筷子之后我們才開始動筷,“來吃雞腿,吃了跑得快快的?!碧牙训谝豢曜邮墙o我和姐姐的?!澳阋渤??!弊谔牙焉磉叺陌职忠蔡袅艘粔K肉給太姥姥,然后呢,姥爺給爸爸夾菜,姥姥給媽媽夾菜,媽媽再給姥姥夾菜,姥爺給爸爸倒酒,爸爸給姥爺敬酒。一家人其樂融融,充滿了歡聲笑語……
因為姐姐明天還要上學,媽媽他們今天得回家,我還繼續(xù)住姥姥家。到了分別的時候,我實在不舍,就拉著媽媽的衣服。姥姥見狀就說:“李奶奶家的小牛剛才掏了好大一窩鳥,現(xiàn)在正在分小鳥,再不去就沒有了?!蔽乙宦犓砷_手就往李奶奶家跑,當然沒什么小鳥,倒是有很多的小孩在玩過家家,我便加入其中,一直到吃晚飯。
月,輕輕地爬上了那棵老槐樹上。姥姥搬了涼床到院子里,我躺在床上,姥姥搖著蒲扇給我扇風趕蚊,講著那古老的牛郎織女。太姥姥在屋中紡線,吱吱呀呀。我迷迷糊糊地睡著了,依稀中還聽到吱吱呀呀的聲音。
(選自網(wǎng)絡,有刪改)
這篇文章清新而優(yōu)美。由于版面有限,編者對這篇文章進行了較多的刪節(jié),但我們還是能從中感受到中華民族的習俗之美,或者說文化之美,還是能感受到節(jié)日的歡樂和親情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