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福
摘 要:在隧道施工過程中,常會遭遇眾多技術性問題,給隧道施工帶來一定的阻礙,其中軟弱圍巖便是一種難以處理的技術性問題,需要重點進行解決。軟弱圍巖對于隧道施工而言,會直接影響整體工程的安全與質量。文章便基于此,通過對軟弱圍巖隧道工程的具體特點進行闡述,并對其具體的施工關鍵技術進行探討,以期為相關從業(yè)人員提供借鑒與指導。
關鍵詞:軟弱圍巖;隧道;施工技術
1 引言
在隧道施工當中,常會遇到軟弱圍巖,而軟弱圍巖由于其獨特性質會導致施工難度非常大,這也是施工人員與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重難點。在正式施工之前,不僅要對隧道軟弱圍巖的壓力展開探索,還應采取可靠的施工技術去提升隧道工程的質量,保證工程的安全性。
2 軟弱圍巖隧道工程特性
所謂軟弱圍巖,也即是指形成于第四系全新、中更新、更新統(tǒng)三大時期,存在與河流、湖泊、池塘底部或是溶洞的填充部分,具有膨脹、蠕變等極不穩(wěn)定的特性【1】。鑒于軟弱圍巖的特點,在遭遇軟弱圍巖的隧道工程施工中也極易出現(xiàn)問題,主要來講有以下幾點特性:其一,由于軟弱圍巖的穩(wěn)定性較差,在洞口施工時便會形成牽連滑動,難以接近仰坡,因此進洞會極為困難,同時洞內施工過程中的支護容易下沉,極易出現(xiàn)危險;其二,由于軟弱圍巖被擾動之后,其自穩(wěn)能力極差,所以需要將施工過程進行細分,進而導致施工時間長,影響進度;其三,軟弱圍巖通常所處位置的地質條件會較為復雜,對地質的勘察難以一次性完成,所以常常會更改施工方法,導致施工難度上升。具體來講,軟弱圍巖隧道工程發(fā)生支護變形、塌方等風險常常發(fā)生在下圖1地段。
3 軟弱圍巖隧道施工技術的應用
3.1 判斷開挖斷面
當圍巖應力與變形調整時,則會發(fā)生圍巖不穩(wěn)定、遭破壞的情況,而這一情況對于圍巖硬度高的巖石來講影響甚微,但對于軟弱圍巖而言,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破壞性,因此在軟弱圍巖隧道施工當中,一定要對圍巖應力與變形情況有充分了解,在把握其變化規(guī)律的前提下,保證其對軟弱圍巖的穩(wěn)定性不造成影響。所以,在實際隧道施工當中,要選擇針對性的開挖方式與進尺度等。
3.2 加強超前支護質量
因為軟弱圍巖的變形較快,因此在實際的隧道施工當中,軟弱圍巖的變形一般會出現(xiàn)在掌子前不遠的地方,所以要對其進行超前支護,避免其出現(xiàn)坍塌情況。由此可見,超前支護是為了對掌子前的變形現(xiàn)象進行控制,這同樣是軟弱圍巖隧道施工中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
3.3 選擇作業(yè)方法
(1)輔助作業(yè)面法。在實際的隧道施工當中,對于軟弱圍巖的情況一般難以直接處理,所以一般會選擇輔助作業(yè)面法。所謂輔助作業(yè)面法,也即是綜合利用施工現(xiàn)場的地形去設置橫洞、平導等輔助工作面,先將難以處理的軟弱圍巖擱置一旁,將較好處理的圍巖區(qū)域先逐步施工完成。待其他區(qū)域都已趨于穩(wěn)定之后,在從穩(wěn)定區(qū)域出發(fā)向地質條件偏差的軟弱圍巖區(qū)域進行施工。
(2)正面進洞法。該方法是軟弱圍巖施工當中應用較為普遍的作業(yè)方法之一,主要包含接長明洞法、軟弱圍巖改善法、地表加固法以及去坡減負法等,種種處理方法都有著鮮明的優(yōu)點與弊端,因此在具體實踐中需要結合實際的地質情況去合理選擇【2】。倘若軟弱圍巖的位置有著較大的坡度,如果采用拉槽的方式則極易產生打滑,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因此最好要選擇接長明洞法進行作業(yè),而長明洞的長度設定需要綜合考量軟弱圍巖平衡的側面壓力與正面壓力。倘若坡度偏大且全斷面離仰坡還有一段距離,那么則可將土反壓在仰坡上。在處理軟弱圍巖之前,可事先設置輔助排水管道,能夠有效避免由于水分過多而導致軟弱圍巖愈發(fā)不穩(wěn)定。如果軟弱圍巖所處位置并非十分深入,那么則可去掉軟弱部分,通過護拱制作去進行保護。
4 軟弱圍巖隧道施工技術的控制重點
4.1 預防隧道塌方
在軟弱圍巖隧道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xiàn)塌方事故則勢必會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同時會導致工程延期,因此在軟弱圍巖隧道施工技術的應用中,要重點預防塌方事故發(fā)生。首先,施工人員在針對軟弱圍巖進行施工前,需要對軟弱圍巖的地質情況進行分析與掌握,結合實際的地質情況去選用合適的施工方法,進而有效預防塌方。其次,施工單位還需對施工人員展開安全培訓工作,提高人員對塌方事故的重視度,制定完善規(guī)章制度去規(guī)范施工操作,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習慣與安全意識。同時,對于預防塌方中需要用到的施工技術,要做好交底工作。
4.2 控制爆破超欠挖
具體的軟弱圍巖隧道施工當中,爆破超欠挖會對整體工程的質量、效益以及進度產生直接影響,所以一定要對其做好嚴格控制。其中開挖作為隧道施工中的重要內容,倘若超挖過多則會產生更多的襯砌量與出渣量,從而造成工程造價的上漲,同時也會由于局部的超挖過于集中,還會導致周邊圍巖出現(xiàn)不穩(wěn)定的狀況。而倘若出現(xiàn)欠挖,那么會直接影響到襯砌的弧厚度,具體處理工作還會耗時耗力,所以在隧道開挖的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好超挖與欠挖問題,為后續(xù)的施工工序奠定良好基礎。在軟弱圍巖的隧道施工當中,由于爆破效果會對超挖與欠挖造成直接影響,所以還需對爆破進行嚴格把控。
4.3 襯砌防排水
隧道工程結構中的襯砌防排水一般會遵循“防、排、堵、截相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在施工前期便會做好針對性的排水措施,選用彈簧透水盲管,主要利用溝渠將水予以排出【3】。在軟弱圍巖隧道施工過程中,防水層施工會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具體施工中所噴射的混凝土表面比較粗糙,所以在防水板的鋪設之前要先對混凝土表面進行處理,保證其干凈整潔。待防水板鋪設完工后,便要求施工人員不得穿鞋底帶釘?shù)男釉诜浪迳献邉?,防止造成破壞。同時,在綁扎鋼筋時應特別小心,要注意對防水層的保護,倘若發(fā)現(xiàn)防水板出現(xiàn)小部分破損,則需要在補焊時打上雙層補丁,同時也需要防止鋼筋焊接火花可能對防水層造成的破壞,所以需要用石棉進行適度遮擋,待焊接完工且石棉完全冷卻后,再將其移開。此外,在隧道施工中利用振搗棒對混凝土進行振搗時,要格外注意不得與防水層有接觸。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軟弱圍巖作為隧道施工過程中較為常見的問題,鑒于軟弱圍巖的不穩(wěn)定性帶來工程施工的困難,所以施工人員需要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與施工方法,把握好每一處關鍵環(huán)節(jié),去保證隧道工程的質量、安全以及經濟效益。筆者相信,在今后的技術發(fā)展進步中,會有更多且更加有效的防塌方、爆破技術在軟弱圍巖隧道施工中得以應用,軟弱圍巖隧道施工質量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蔡向前.探究軟弱圍巖隧道施工技術[J].山西建筑,2015(17):177~178.
[2] 佟玲.淺埋偏壓軟弱圍巖隧道施工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14).
[3] 李偉.高原地區(qū)軟弱圍巖隧道施工技術探討[J].低碳世界,2016(32):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