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衛(wèi)民 時朵
一、體育游戲教學變化的作用
“變是游戲之魂”。在體育游戲教學過程中,有時為了激發(fā)學生持續(xù)參與游戲的激情,要變;有時為了提高游戲的趣味性,要變;有時為了提高練習密度要變;有時為了幫助弱勢學生取勝,要變;有時為了抑制強勢學生過分情緒,要變;有時為了維護良好的學練秩序,要變;而有時又為了嚴格執(zhí)行規(guī)則,要變……總之,“變”是為了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取得體育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二、體育游戲教學變化的思路
現(xiàn)代體育教育理論、《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1]理念引領著體育游戲教學變化的方向;適應運動技能形成規(guī)律、學生心理活動規(guī)律和體育教學組織規(guī)律的需要,是一線教師進行體育游戲教學變化的依據;“目標引領法”[2]是教師在進行體育游戲教學變化時的主要操作路徑。
三、體育游戲教學變化的路徑——目標引領法
目標引領法是指在體育游戲教學中,教師將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希望學生達到的教學效果作為“目標”,來有目的地引領體育游戲變化的方法[2]。
它可以分為以下4條思路:
1.為促進學生達成技能目標。技能目標是體育游戲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為了達到技能教學的目標而對游戲進行調整與變化,不僅僅可以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地針對學習目標進行分階段、分層次、分結構的教學,更加有利于學生對動作起止點、結構、路徑、方向、力度和力點的掌握,從而更有利于體育技能目標的達成。
2.為激勵學生達成情感目標。情感目標是體育游戲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體育游戲教學賦予學生的特殊身心體驗——愉悅、失落、拼搏、氣餒、滿足、失敗、奮發(fā)、團結等,是體育課有別于其他課程所能帶給學生的獨特感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激勵學生體驗不同的心理需求,達到不同的情感目標,需要教師對體育游戲進行改變,讓學生在不同的情景、規(guī)則、方法和組織形式下,收獲不同的情感體驗,特別有助于情感目標的達成,推動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發(fā)展。
3.為幫助體育能力弱的學生達成目標?!绑w育弱勢學生”,特指技能或體能水平在本班體育游戲比賽中總處于困難與弱勢狀態(tài)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常常羞于展示自己,害怕在公眾面前表現(xiàn)自己,在體育能力上往往是越退越后。體育教師更應更多關注、關心這部分學生,鼓勵與幫助他們敢于在同伴面前樹立信心、克服困難、展示自己、主動進行體育鍛煉、發(fā)揮其特長促其進步。在一定時期,需要先調整一些簡單的,便于達成的體育目標或者設定一些團隊共同達成的目標,幫扶這類學生更快地跟上,甚至超越班級的平均水平。
4.為保障學生參與游戲活動的安全。安全是實現(xiàn)體育與健康課程價值最重要的保障條件,關乎每個教師、每個學生,甚至是每個家庭。因時、因地地根據實際情況對可能出現(xiàn)安全隱患的體育游戲教學過程與內容進行改變,保障每個學生的游戲活動安全是體育教師必須堅守的基本準則。為保障學生參與游戲活動的安全性,教師對游戲進行必要的變化、調整,修改、甚至是臨場取消,都是毋庸置疑的教學措施之一。
四、體育游戲教學變化的范圍與常用方法
1.動作數(shù)量。由少到多:如多與少,男生規(guī)定5個、女生規(guī)定3個。
2.動作時間。由短到長或由長到短:如先5min,再4min。
3.動作距離。由近到遠:如先5m,后8m。
4.動作難度。由易到難:如大與小、多與少、高與低、長與短、有與無,單人套圈,膠圈改報紙、改小墊等。
5.動作方式由固定到改變。如鉆與爬、走與跑、跳與跨、交接方式等。起始信號:哨音、口令、手勢、旗示、鼓聲、鈴聲、哨音停、旗示走;結束信號:動作造型、改邊隊形。
6.游戲器材。由指定器材到代用器材。
7.組織隊形。由長變圓;由單變雙;圓形:如由大變小,由小變大。
8.人員分組。由強到弱或由多到少;男女、強弱搭配;自然組合改友伴組合、友伴組合改指定組合。
9.評價標準。創(chuàng)造一個只要努力,人人都可能勝利的條件與氛圍,激發(fā)全體學生的練習激情。如男長女短,比造型、不比速度比成功率;男投中得分,女打籃板得分。
10.教師參與。由教師轉變?yōu)閷W生,幫助弱勢小組取得勝利;由裁判變?yōu)檫\動員,帶頭遵守規(guī)則;由指導者變?yōu)閰⑴c者,示范規(guī)范動作方法;由強者變?yōu)槿跽?,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
五、體育游戲教學變化的時機及主要操作方法
1.體育游戲教學前期。先降低要求,再逐步提高標準為主,為熟練學會游戲的基本方法和規(guī)則而變。此階段主要是針對體育游戲的動作數(shù)量由少到多,逐步達到規(guī)定的次數(shù);動作時間由短到長,逐步達到規(guī)定的時間;動作距離由近到遠,逐步達到規(guī)定的距離;難度要求由易到難,逐步達到規(guī)定的要求進行變化。
2.體育游戲教學中期。以實現(xiàn)體育游戲設計的難度和規(guī)則標準為主,為達到體育游戲學習目標,鞏固體育游戲基本效果而變。這一階段主要是針對體育游戲的動作方式,由自選的動作方式改為指定的動作方式。如,鉆與爬、走與跑、跳與跨;結束信號的動作造型等;組織隊形,由長方形改為圓形、由單人站位改為雙人站位等;人員分組,由自然分組改為指定友伴分組等進行變化。
3.體育游戲教學后期。以采用“差異競賽法”[2],分層提高體育游戲要求為主,為擴大體育游戲教學效益,激發(fā)全體學生參與熱情而變。這一階段主要是進行體育游戲的動作數(shù)量、動作時間、動作距離、動作難度、動作方式、人員分組和評價標準的變化。此階段為“創(chuàng)造一個只要努力,人人都可能勝利的條件與氛圍,激發(fā)全體學生的練習激情”是體育游戲教學變化的主要目標指向。
六、運用“目標引領法”的注意事項
1.要明確“變”的目的。知道為什么要變,再采取能達到目的的變化形式或方法。“變”不是目的,而是提高體育游戲教學質量重要的手段,不要為“變”而“變”,失去方向感。
2.要安排好“變”的頻率。一般情況下,一節(jié)課中一個體育游戲的變化次數(shù)不要超過3次,讓學生有一個熟悉新方法的過程,從而提高體育游戲教學的效果。
3.要控制好“變”的度。在體育游戲教學中任何變化都要注意“度”的掌握,要遵循由慢到快、由少到多、由短到長等循序漸進的原則,多層推進,逐步增加要求,不要一步到位,以免因噎廢食。
4.要適時進行“變”的教育引導。體育教學游戲不僅要鍛煉身體,促進身體健康,還要幫助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采用“差異競賽法”時,雖然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有效幫助體育弱勢學生創(chuàng)造獲勝的條件,從而激發(fā)起獲勝的心理欲望,并將這種欲望轉變?yōu)閯幼餍袨椋€能促進體育強勢學生繼續(xù)保持優(yōu)勢的心理預期,更加努力地完成體育游戲任務,但必須要思想教育工作引導在先,針對現(xiàn)場大部分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狀態(tài),在體育游戲變化時,控制好“不平等”的度,進行適時的解釋說明,掃除學生的一些負面情緒,才能在活動過程中起到激勵全體學生,取得預設的教育教學效果和事半功倍的教育效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曹衛(wèi)民.體育游戲教學方略[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