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文
案例背景:
做班主任最頭疼的是學生座位的安排,調換學生座位是班主任常做的工作之一??茖W合理地安排學生坐的座位,對班上每位學生的成長和整個班級的課堂紀律與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班主任在調換學生座位的方法上缺乏相應的技巧,有時圖方便、簡單,缺乏細致思考,甚至搞“關系座位”“人情座位”“成績座位”“特別座位”,諸如這樣的做法在班主任管理中還有很多,那么如何科學合理地調換學生座位呢?既要兼顧男女性別,也要照顧性格特點,還要考慮小組學習的需求……往往是絞盡腦汁,卻事與愿違。高二分班后的第一次座位安排,我就偷懶隨便安排了,結果運行了一個學期后,發(fā)現(xiàn)問題越來越多:有的學生之間發(fā)生了矛盾;有的學生之間關系曖昧了;有的學生太熟悉了后沒有了必要的界限,上課、下課熱火朝天,聊的不亦樂乎;有的學生始終沉默寡言,成了遺忘的角落……面對高二分化期的學生,面對即將進行的高中第一次挑戰(zhàn)(學業(yè)水平測試),面對即將升入高三的壓力,面對上面的種種情況,家長給我提出建議和意見,我也陷入思考,怎么辦?怎樣合理安排,怎樣科學安排,怎樣藝術安排?怎樣在每一次調換座位時對學生進行教育?教育學生學會理解,學會包容,學會溝通,做一個胸懷大度寬容的人。
案例過程:
我做了近30年班主任了,就是一個“小人物”,可在孩子們的眼里又是絕對的“大人物”,卻因為更換了一個座位,蕩起層層漣漪,困擾了我好久。
期中考試后沒幾天,一位女生的媽媽來到學校。她低低的對我說:“李老師,你能不能給孩子調換一下座位?”對家長或學生的任何要求,我一定要了解他(她)產(chǎn)生這樣意愿的最初根由。家長看看周圍辦公室坐著的我的同事,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她欲言又止?!皩W生之間發(fā)生什么事了?”“沒關系,你說吧,老師們理解你,也會對你說的事保密的,一切都以不影響孩子的成長為出發(fā)點?!彼坪醮蛳祟檻]。低低的說:“孩子的同桌,可能青春期的原因,有時有點男孩子的那個沖動,就直接表現(xiàn)出來了,我的孩子是女生,她心里有了負擔?!甭犃怂脑?,我有些震驚了。兩個難題擺在了我的面前:一是怎樣在不動神色中調換座位,既保護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又能合理安排好座位。二是,對青春期孩子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我們怎樣進行教育,既不傷害孩子敏感的自尊,又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生活習慣,積極高雅的情趣。
我該怎么辦,兩個難題擺在我的面前,青春期的問題,我還沒有好的辦法和大家說,我的保護孩子的自尊,我的體諒孩子的感受,但是教育的責任,告訴我要冷靜,要耐心。教育需要契機,教育需要智慧。當務之急,我需要先解決座位安排的問題。想著想著,我忽然明白了許多,我也找到了好的解決辦法。
第二天早上,利用語文早讀時間,我召開了一個主題班會“座位調整之我見”。在班會召開時,我先講述了我的想法和希望,然后請同學們暢所欲言,把自己的意見、建議和擔心說出來,最后,班長組織大家討論形成本次座位調整的基本原則。一是關注學習。班級合作學習需要在座位安排時學生興趣、性格、習慣互補,關注學習的差異性。二是,關注男女生比例。三是,關注特殊情況,當然這里的特殊情況需得到大家的認同。四是,關注性格的搭配,活潑與沉默等。當然有些特殊情況又無法最終的調整權由老師和班長、團支部書記共同研究決定。在大家達成共同的意見后,我們迅速安排了座位。隨后,我又利用語文課的時間對學生進行了“面對問題的時候應該怎樣?”的教育。
我看到孩子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喜悅,看到他們與新的同伴真誠交流的樣子,我內心的一塊石頭落地了。
可是瞬間的高興后,我又陷入了沉思,青春期的問題還需要我解決,我有什么辦法解決呢?
案例反思:
這件事,讓我想起一句話:“調換學生的座位是一門藝術,它必須得通過前后四人的同意才能達到換位的目的?!苯裉煳也胖匦抡J識到這句話的含義,看似尋常小事,卻也有深刻的哲理蘊涵其中。
回顧這次事件,的確有其不合適的地方。我們是用心良苦,按照老師的標準調整座位,出發(fā)點是為了學生好,可是我們只從自己的主觀愿望出發(fā),卻往往忽視了學生的感受。在排座位這件事上,要有自己的原則,也需要兼顧學生的性別、學習、性格等,還需要尊重和理解學生,更需要利用每次座位調整的契機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yǎng)良好健康的人格以及與人相處的能力。
這讓我想起了不久前做過一次家長、學生問卷,其中問到“家長或學生最不能接受老師的那種行為”時,有很多家長、學生提到“不公平對待”。家長作為校園生活的“局外人”,會有這樣的想法,也不難理解。而學生作為校園生活的參與者和主題,有這樣的想法,也更能理解。
其實每個學生都是有自尊心的,他們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以及處事的原則。我們經(jīng)常說,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發(fā)揮學生的潛在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可是我們連調座位這樣的小事都不聽從學生的意見,又何從談起尊重學生的個性呢?對學生多一點尊重,與學生多一點溝通。作為班主任應當因材施教,因人而導,因時制宜??紤]到調換座位有時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應提前做好心理疏導,調后做好安撫工作,也就相安無事了。學生在這件突發(fā)的事件中學會尊重,學會理解包容,學會溝通,那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情啊。
學生感受:
這次座位調整發(fā)生的摩擦,作為學生我又一定的責任,其實在座位問題上我和同桌也有矛盾,我也希望能換個環(huán)境,但這件事后我想到的不是一定要調整座位,而是面對問題的時候應該怎樣。如果一個人一碰到問題趕緊就逃避,你想想,他還會成功嗎?相反,如果他克服了這些困難,那么他的能力就提高了,他就能做越來越多的事情了,最后他成功就絲毫沒有奇怪的地方了。問題是困難也是機會,你現(xiàn)在是一見到困難就跑,當逃避成為習慣時,你還會有所成就嗎?因此面對問題時一個一個的克服,讓自己的能力不斷的提高,我們每個人都會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