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美國地理名稱委員會網(wǎng)站上搜索,就會發(fā)現(xiàn)用“北京”做地理名稱的不下二三十個,比如“北京市”、“北京鎮(zhèn)”或“北京村”。這些“北京”地名多數(shù)出現(xiàn)在十九世紀初期到中后期,當時美國正處于開疆拓土的階段,對東方文明圣地充滿向往。
起初緣于對東方文明圣地的崇拜
目前,美國大約有十幾個城鎮(zhèn)名字為Pekin,而Pekin/Peking是北京過去在國際上通用的拼法。
美國各個“北京”命名的時間,多數(shù)都在十九世紀初期到中后期,美國正處于開疆拓土的過程。人們除了以祖先的地方、家族的姓氏或者地形物產等給定居地起名字之外,也常常會用一些知名的國際地標命名自己的家園。
那時候傳教士和探險家?guī)Щ貋碛邢薜闹袊畔?,還有修建橫貫鐵路時來到新大陸的中國勞工,也讓美國人接觸到中國這個古老神秘的民族。廣東、北京等就是他們所知道的有限幾個中國地名,尤其是北京,據(jù)說那是東方文明的圣地,當時人們把它叫做“天體之城”,或者是“皇城”。所以,就有一些人以北京作為他們家園的地名。
另外,如果我們查一下這些美國“北京”的緯度,除了北達科他州的“北京”緯度偏高(北緯47度多)、北卡羅來納州的“北京”緯度偏低(北緯35度左右)之外,其他地方大都位于北緯38-39度或41-42度,和中國首都北京市的緯度差不多(北京市區(qū)的緯度為北緯39.9度)。這也可能是一些美國“北京”市鎮(zhèn)取名的原因之一。
諸多“北京市”的出現(xiàn)
美國人口最多的“北京市”,是伊利諾伊州的“北京”。2010年12月,伊利諾伊州當?shù)赜幸黄獙iT談該地地名的文章。文章稱,當時(1830年左右)在建城測繪的時候,最早的居民之一、克倫威爾少校的太太伊莉莎是把那里起名為“北京”的人,說是希望他們所定居的地方將來也像北京一樣,成為一個偉大的都會。但是因為沒有確鑿的文字記錄,人們也不排除伊莉莎認為北京與她的家鄉(xiāng)在地球的兩端,所以才建議這個地名。
我在大學的一個朋友,就出生在伊利諾伊州的“北京”。據(jù)他說,當時取名的時候,因為地理知識不好,誤認為從他們那里垂直鉆一個足夠深的井,就可以一直抵達中國的北京!
另外要提一下,就是馬里蘭州的“北京”。該地的拼音是Nikep,把Pekin倒過來了,人們都不大清楚為什么。為此,《華盛頓郵報》的一個作者專門調查了一番。那是一個山區(qū)的小鎮(zhèn),人口剛剛超過100人,原來有一個(煤)礦山,旁邊還有一個稍微大一點的莫斯科鎮(zhèn)。作者采訪了當?shù)氐臍v史協(xié)會,一位剛好來自“北京鎮(zhèn)”的老人解釋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美國還沒有實行郵編制度,美國有很多地方都叫Pekin,他們那個小地方,信件常常給寄到了更加知名的“北京”,所以不得不改名為Nikep。但是那里以及附近的居民,還是習慣把當?shù)亟凶觥氨本薄?/p>
千奇百怪的美國地名
美國不止有很多“中國”地名,其實美國取地名也是千奇百怪。
此前,美國伊利諾斯州的某報刊登載了一篇婚禮報道,其標題是:“正常男人娶了長方形女人?!边@種令人捧腹的標題并非報紙有意讓讀者開心,因為伊利諾斯州確實有名為“正?!焙汀伴L方形”的兩個城鎮(zhèn)。
在美國這類奇異的綽號式地名,簡直多如牛毛。再如:阿肯色州的“墨水”,威斯康星州的“潑嬉皮”,北達科他州的“攻擊”,西弗吉尼亞州的“黃瓜”,俄勒岡州的“煩死人”,俄克拉何馬州的“弓形腿”,加利福尼亞州的“威士忌”,得克薩斯州的“連吹帶射”……怪異地名真是不勝枚舉。
為了給一座城鎮(zhèn)命名,早期的美國移民可以說是絞盡腦汁,往往因找不到理想的名字而借用他山之石,就算囫圇吞棗或雷同重復也只好聽之任之了。因此,僅在緬因州你就可以“游遍”中國、丹麥、墨西哥、挪威、秘魯和波蘭等國;不論走到哪里,你都可能有幸“邂逅”一位已故美國總統(tǒng),因為借其英名光大自己的城鎮(zhèn)之例到處都是。據(jù)統(tǒng)計,目前在美國取名為“麥迪遜”的城鎮(zhèn)有28座,“克林頓”25座,“華盛頓”23座,“門羅”22座,“杰克遜”和“林肯”各18座。“哈里遜”和“泰勒”也各有10座以上。
某些地名是富人花錢買名、居民以名賺錢的產物。在猶他州。怪癖百萬富翁托馬斯·W·貝克耐爾表示要向以其姓氏命名的城鎮(zhèn)捐贈一座圖書館。瑟伯鎮(zhèn)的居民很快就把自己的鎮(zhèn)名改為貝克耐爾了。但是,格雷森的居民也這樣做了,他們也想做這筆“交易”。于是矛盾出現(xiàn)了。最后,一個羅門式的明智裁決結束了這場僵局:瑟伯仍以貝克耐爾為名,而格雷森則更名為貝克耐爾夫人的娘家姓氏勃朗汀。最后,兩個城鎮(zhèn)平分了貝克耐爾所贈的書籍,為此皆大歡喜。
隨意命名、取向模糊不清是美國地名的一個特點,這很能反映美國人隨心所欲的性格特征??纤菀粺o名小村請了個將上任的郵政局長給該村取名,這位局長大人建議該村以數(shù)字為名,理由是他不會寫字。他把手伸進口袋,掏出了里面的零錢共有88美分。以此為兆,居民們就決定以“88”作為村名。
十九世紀后期,密蘇里州的一座靠近堪薩斯城的小鎮(zhèn)懇請郵電部門在該鎮(zhèn)設立一地方郵局。第一任郵政局長走馬上任前向華盛頓推薦了幾個鎮(zhèn)名,結果全遭否決。該局長一氣之下在給當局的信中寫道:“就給我們一個什么稀奇古怪的名字吧!”于是郵政官僚們從其所請,將該郵電局定名為“稀奇古怪”。
當美國人意識到地名有可能使外人小瞧它的主人或嚇跑遠方的客人時,他們也會嚴肅而認真起來的。西弗吉尼亞州的“鼴鼠丘”的居民為使自己獲得更多的尊敬,最終把“鼴鼠丘”改成了令人仰止的“高山”。華盛頓州的“屠宰”是公元1886年以一個印第安作戰(zhàn)部隊的中尉的名字命名的(印第安人習慣以形象的動作給人取名,如“與狼共舞”、“握拳而立”)。但是當該鎮(zhèn)建起它的首家旅館,“屠宰”于公元1893年變成了“金棕色”。
說到底,很難說清美國人心中合適的鎮(zhèn)名是什么。加利福尼亞州有“千櫟樹”和“二十九棕櫚”;賓夕法尼亞州有“七谷”和“八十四”;懷俄明州有“十眠”;亞拉馬巴州有“五點”;俄勒歲州有“六六”大順;阿拉斯加州有“雞雛”、“蛤蟆溝”和“黃鱔”,這些地方的居民從未對自己的鎮(zhèn)名表示過任何不滿或不安,真是應了我們中國一句老話:“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實際上,千奇百怪的地名正是美國這個多民族國度多元文化的又一折射。
盡管美國地名千奇百怪,但是美國地名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像很多個“北京”一樣,就是重名極為普遍。就說紐約,大家最熟悉的“紐約”是一大都市,瀕臨大西洋。但是紐約市同時是紐約州的一部分,處在該州的東南一隅。而紐約州是美國人口第三大州,面積排在50個州的第27位。紐約市是金融中心,紐約州很多地方居民收入遠低于全國水平,屬于“貧困縣”,房價物價也不會高。因此如果把紐約州某個偏僻的地方當做紐約市,那就鬧大笑話了。
同樣道理,當大家提起華盛頓時,第一想到的是處于大西洋岸邊的美國首都。但是美國還有一個華盛頓州,它位于美國西北部,在太平洋邊上,二者相去幾千公里。
如果說不同行政級別的地方使用同樣名字已經夠復雜,相似級別使用同樣名字就更麻煩了。比如拉斯維加斯,內華達州和新墨西哥州分別擁有這個城市名。最流行的重名是格林維爾,共有50個市鎮(zhèn)。第二名是富蘭克林,30個。而重名了17次的都必須屈居32位了。
城市如此命名,給很多人的生活造成不便,買錯機票搭錯飛機的笑話就曾發(fā)生過。
城市名如此,街道重名就更泛濫。既然重名如此普遍,干脆喊號算了。比如紐約市就有很多路使用數(shù)字命名方式,從一一直喊到了幾百號?;蛘呤褂米帜窤BCD等等,比如華盛頓市、芝加哥都有使用這樣系統(tǒng)的路名。
(《知識窗》2017年3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