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國亮
加拿大有著為人稱道的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更因其優(yōu)良的社會服務,近年來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們前往旅游觀光和移民。咨詢公司美世(Mercer)發(fā)布的最新全球城市生活質量排行榜中,加拿大多個城市名列前茅。其中,溫哥華位列第五,是北美地區(qū)排名最高的城市。榜單的評選考慮了39個因素,包括服務質量、住房質量、學校教育、經濟環(huán)境、政治環(huán)境、社會文化環(huán)境、醫(yī)療健康條件和人身安全等。而這所有因素當中非常吸引人的一個重要方面,無疑是加拿大的社會誠信,它是加拿大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賴以建立的基礎。
誠信是加拿大社會生活、經濟生活的重要原則,已深入到人們內心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加拿大人認為誠信是一種很低、很實際也較容易讓人接受的道德要求。失信在加拿大被認為是致命的錯誤和最不能容忍的事情。維護自己的誠信是在加拿大生活的必要條件。
加拿大人的誠信習慣,首先來自于從幼兒園、中學到大學的誠信教育,以及家庭成員的正面影響。在幼兒園,老師以講故事、做游戲、參加集體活動等多種方式培養(yǎng)孩子的誠信習慣。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表揚遵守規(guī)則者,批評或懲罰撒謊者。在中學和大學,誠信教育受到高度重視,學生考試作弊或抄襲論文,就將面臨取消考試成績、不能畢業(yè)的危險,還要記入學生檔案,導致今后在社會上難以找到好工作。所以在加拿大學生從小就被教育,誠信比成績更重要。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享有盛名,高校將學術誠信視為立學、立校的根本,以學術誠信來提升教育質量,樹立品牌,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加拿大高校認為高等教育在整體的社會發(fā)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校應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育,培養(yǎng)有道德的公民,堅持最高標準的誠信,為此高校對于學術誠信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以著名學府圣力嘉學院為例,學院在行政政策第九款專門規(guī)定了學術誠信。規(guī)定首先開宗明義,提出為保證持續(xù)的高質量的學生畢業(yè),保持學院學術領先,必須有高標準的學術誠信。學術誠信包含最廣泛的范圍,覆蓋方方面面,學院不接受任何不誠信的學術行為,也將對其做出懲戒。不誠信的學術行為包括但不限于:欺騙、剽竊、偽造作假、假冒。規(guī)定定義了常見的不誠信行為:剽竊。為避免此行為,學校有專門的檢測軟件工具對學生作業(yè)論文進行檢測。為便于學生自我檢測,學生作業(yè)會被上傳至網絡數(shù)據(jù)庫中,與已經存在的其他作業(yè)進行比對,雷同的作業(yè)會被系統(tǒng)自動找出。規(guī)定還詳細列明了違反誠信后的處罰措施和程序。對于處罰不服可以申請復議。所有的證據(jù)和違背學術誠信的情況都會被存檔。學院給予學生畢業(yè)證、學位證及其他資格證必須基于高質量的教育,這種高標準綜合涵蓋各方面,這樣就能保證學院的良好聲譽和用人者對學生和學校的尊敬。
除了通過教育使人們樹立誠信理念和養(yǎng)成行為習慣,加拿大還建立了個人信用記錄和信用評分制度。
信用記錄。在銀行開戶,申請個人貸款、授信額度及遇到法律訴訟時,個人信息包括住址、工作單位、收入狀況,以及授信額度的使用和債務糾紛的解決等情況和信息就會被搜集和記錄。所有的銀行、信用社都是征信機構的成員。開戶時銀行會把個人資料送達征信機構。此后,如果出現(xiàn)賬戶透支、支票跳票等情況,銀行也會把這些信息發(fā)給征信機構。申請信用卡時,受理單位(如銀行的分行,商店等)在將申請材料送交信用卡主管部門核準的同時,還會報備信用征信機構。遇到民事糾紛,尤其是與債務有關的法律訴訟,被告的情況會被法院送到征信機構。
信用評分。加拿大有三大信用機構 : Equifax、Experian 和 Trans Union,負責建立、維護、更新信用記錄。有關的信用信息通過個人所使用的信用卡公司、銀行、零售商及各種融資、貸款機構反饋至三大信用機構之一。三大機構將個人的公眾信息及相關信息記錄編輯到消費信用報告中。Equifax和Trans Union這兩家公司都不是國有機構,但是作為信用資料來源,所有的金融機構都承認這兩家信用機構提供的報告。信用記錄主要由五大部分綜合評分組成:還款記錄約占35%;欠款數(shù)額占30%;信用產品種類占10%;新申請的信用產品占10%;已擁有的信用記錄時段占15%。Equifax和Trans Union的評分系統(tǒng)使用的分值在300到900之間。分數(shù)越高,說明信用越好。
除自己外,他人無權調閱信用報告,除非得到授權。申請信用卡、車貸、房貸時,申請表上印有授權對方調閱信用記錄的文字,只要簽了字,對方就有權調閱。工作合同、租房合同、保險合同上面都有類似文字,只要簽了字,雇主、房東、保險公司就會調閱個人的信用報告。
良好的信用記錄首先可以幫助獲得貸款。銀行在受理住房按揭貸款時,通常將680分設為最低線,也有些銀行要求比較寬松,如ING要求620分。絕大多數(shù)加拿大人信用分數(shù)都可以達到這個標準。個人信用分數(shù)還決定貸款時將要支付的利率,信用分數(shù)越高,利率越低。信用分數(shù)也決定購買保險時需要支付的保費,分數(shù)越高,支付的保費越低。申請工作、租房、獲得某些政府部門頒發(fā)的執(zhí)照等也都需要用到信用記錄。即使簡單的銀行開戶,如開辦支票賬戶或儲蓄賬戶,信用記錄也會被查詢,因為銀行需要根據(jù)信用記錄決定提供多少賬戶透支保護和即用現(xiàn)金額。
誠信被確定為法治的重要原則。不遵守誠信,將受到嚴厲的法律懲罰。
2015年12月30日,加拿大三大電訊巨頭之一——研科公司與聯(lián)邦競爭局達成和解,同意向在渾然不知的情況下為高價短信服務買單的消費者提供賠償。聯(lián)邦競爭局宣布,研科公司將向被誤導訂購高價手機短信服務的現(xiàn)有及前客戶提供總額高達734萬美元的賠償。此項賠償是競爭局迄今達成的和解協(xié)議中最高的賠償金額。聯(lián)邦競爭局高級副專員鮑斯維爾在一份聲明中稱,消費者有權知道服務真相,放任第三方利用誤導性廣告謀利是違反競爭法的行為。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加拿大法律對于違背誠信,有欺詐行為的商業(yè)行為嚴厲禁止,并處以高額罰款。
加拿大法律還規(guī)定公司和企業(yè)不得向顧客、消費者做虛假商業(yè)廣告。如果顧客或消費者遭遇虛假廣告,只要有6個人聯(lián)合簽名,寫信報告競爭局,競爭局就必須進行調查,確定是否存在虛假宣傳,給出調查結果,并有權對做虛假廣告的公司或企業(yè)進行處罰,要求糾正。2005年,競爭局裁定加拿大西爾斯公司做虛假廣告,該公司被處以數(shù)百萬美元的罰款。在公司和企業(yè)內部,如果任何公司或企業(yè)的執(zhí)行總裁對股東有欺騙和撒謊行為,股東有權向法院起訴,要求獲得因受欺騙造成的損失賠償。在過去十年間,加拿大有數(shù)千名股東得到損失賠償。
加拿大在所有合同中引用了誠信原則,誠信原則是普通合同法中通用的組織原則。但在過去,一直缺乏相應的具體法律標準。主要原因是一直以來,加拿大法院都不愿意作出可能阻礙和干預市場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的裁決。而在2014年底,加拿大最高法院裁決的巴辛訴傳承教育基金公司一案,成為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案例。在這項全體一致的裁決中,加拿大最高法院7名法官組成的評審團改寫了傳統(tǒng)的普通法(習慣法),以澄清原先對合同簽訂方的法定誠信義務規(guī)定較為模糊的加拿大判例法。確立突破性的新法規(guī)后,言而無信的企業(yè)將會為自己的不誠實行為付出更高的代價。這起案件中,巴辛起訴了因單方解除合同給其帶來巨大損失的傳承教育基金公司。法院認為,與巴辛簽訂協(xié)議的被告方,隱瞞而沒有誠實告知單方解約的真正原因。被告首先看中了巴辛原先的市場資源和人力資源,挖走了巴辛的銷售團隊,并與巴辛的一個競爭對手進行交易,之后提出與巴辛解約。裁決書稱,誠信行事的法律支柱之一,就是企業(yè)誠實履行合同的義務,合同締約方應該適當考慮合作伙伴合法的合同利益,這并不是說雙方不能追逐他們各自的經濟利益;它是要求合同的一方不能以欺詐的方式損壞另一方的利益。
這個案件被看作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它標志著加拿大傳統(tǒng)習慣法在合同領域誠信原則法律標準的重要轉折。經常代表股東和其他當事人對企業(yè)發(fā)起集體訴訟的多倫多資深律師佩普表示,新的趨勢已經到來,如果企業(yè)說謊,就要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在以往,很多政治家在競選前對選民做出了很多承諾,但當選后卻往往有許多都不能兌現(xiàn),這使得加拿大選民心里很不舒服。多項民意調查顯示,選民對這種情形深感厭惡,感覺受到了欺騙,認為這是嚴重違背誠信。加拿大民主觀察網此前發(fā)起提議,要求通過一項遵守政治競選誠信的專門法律,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和響應。這些發(fā)表和填寫在網上的提議和呼吁,將被民主觀察網通過法律渠道提交給能對此做出決定的重要的立法機關和政治領袖。
當下的加拿大,誠信已進入到社會方方面面,成為加拿大優(yōu)良社會秩序的基石和加拿大人的基本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