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遵義市委黨史研究室
1934年12月18日,黎平會議決定在川黔邊區(qū)以遵義為中心建立新的根據(jù)地,還決定到達遵義后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總結第五次反“圍剿”以來軍事指揮上的經(jīng)驗教訓。紅軍進駐遵義后毛澤東提出,這次會議應擴大范圍,除在遵義的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外,軍委負責同志和各軍團主要領導人都要參會。周恩來認為可行,張聞天建議不一定都來,還是以政治局成員為主。毛澤東說:“那就開個政治局擴大會議,各軍團的同志能來幾個就幾個,根據(jù)實際情況定?!?/p>
20多年后,毛澤東曾回顧說:長征以前,在政治局里我只有一票。后來實在不行了,我首先做了王稼祥的工作,他同意了我的觀點,又通過他做了張聞天的工作。這樣,政治局開會,經(jīng)常是兩種意見,一邊是我、王稼祥、張聞天,3票;他們那邊是4票:博古、李德,加上另兩位。不知開了多少會,一直是3票對4票。后來一點辦法也沒有了,我就說,我們擴大一下,我把擁護我們主張的下面的人找來,你們把擁護你們主張的下面的人也找來,搞個擴大會議。這樣,才有了遵義會議。
1935年3月10日,中央軍委縱隊進駐茍壩。前敵司令部和軍委機關駐扎在茍壩村一個名叫新房子的莊子里。凌晨,朱德接到紅一軍團首長林彪、聶榮臻發(fā)來的急電,“建議野戰(zhàn)軍應向打鼓新場、三重堰前進,消滅西安寨、新場、三重堰之敵”。覺得打鼓新場(今金沙縣城)是通往黔西的必經(jīng)之路,若打下這個戰(zhàn)略要地對紅軍西進開辟新的根據(jù)地極為有利。然毛澤東看電文后搖頭勸告朱德不可貿然進攻此地,并建議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認真研究一下。
當天,張聞天在茍壩新房子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林彪、聶榮臻提出的建議。朱德首先發(fā)言表示支持,其意見得到眾人擁護,只有毛澤東一人反對。盡管他再三闡述己見,大家還是通過了要攻打打鼓新場的決定,希望以戰(zhàn)爭的勝利來創(chuàng)造云貴川三省地區(qū)根據(jù)地,求得生存再圖發(fā)展。毛澤東著急了,向主持會議的張聞天說:“你們要我當前敵總指揮,又不聽我的,既然如此,我這前敵政委不干了!”說完生氣地離開會場。有人提議說: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不干就不干。結果會議通過民主表決免掉了毛澤東的前敵司令部政治委員職務。
會后,毛澤東想了又想還是不放心,覺得這樣做會招致不可估量的損失,便半夜提著馬燈到周恩來住處想和他再商量商量并連夜找到朱德,一同認真分析進攻打鼓新場的利弊得失,認為不能打固守之敵,應在運動中消滅敵人。
11日一早,中央政治局再次開會,毛澤東、周恩來說服了大家,發(fā)出《關于我軍不進攻打鼓新場的指令》并恢復毛澤東職務,調回向打鼓新場方向進軍的紅三、五軍團。
12日,毛澤東提議成立了“新三人團”,由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代表中央政治局全權指揮紅軍軍事。
茍壩會議期間,毛澤東審時度勢,在自己意見被否決、前敵司令部政治委員被表決掉后仍顧全大局力排眾議,從而粉碎了蔣介石妄圖把中央紅軍“聚殲”在鴨溪、楓香一帶的陰謀,使中央紅軍免陷敵重圍危險,再次挽救了紅軍。
4月一個細雨綿綿的夜里,中央紅軍第二次渡過烏江,毛澤東與軍團直屬隊來到烏江邊上馬場附近一個百十戶人家的村子宿營。因國民黨反動派長期對群眾欺騙宣傳,大部分村民都跑光了,村里一片死寂。
部隊人員眾多,村里能住的房子都擠滿人。毛澤東夜里還要辦公,部隊便打算將村東頭一土豪家的房屋留給他。為首長安全,宣傳隊的張坤柳等人便提前到屋里去查看。當他們收拾完房間正要出去時,毛澤東帶著兩名警衛(wèi)員來到屋里。
毛澤東和他們親熱地交談起來。正聊著,忽聽院里人聲嘈雜,原來是直屬部隊的20多個戰(zhàn)士進村轉了幾處都未找到住所,就找到這里來了。毛澤東見屋外的雨越織越密,而戰(zhàn)士們卻還在為住處犯愁,便提出將部隊留給他的房屋分給戰(zhàn)士們住,他自己在支著布篷的擔架里湊合一夜就行了。
戰(zhàn)士因驚擾到主席休息已感到很不好意思了,這會兒又聽主席說要把房子讓出來給他們住更覺得過意不去,紛紛表示不肯入住。負責安排房子的司令部李管理員提出給主席再調一間房。毛澤東一聽立馬表情嚴肅語重心長地說:“哪里找房子?還不是把別人擠出去?戰(zhàn)士們連一席之地都分不上,我怎么好一個人住這么大房子呢?小李呀,安排房子可要有群眾觀念喲!”李管理員見執(zhí)拗不過,只好吩咐警衛(wèi)員在擔架上加蓋了一塊雨布,把主席的小馬燈掛在蓬頂橫桿上,很快建起一間“擔架房”。
毛澤東看著戰(zhàn)士們進了屋,自己也鉆進了“擔架房”,調了調小馬燈的光亮,把幾頁稿紙鋪在膝前的小箱子上埋頭寫起字來。
1月9日,紅軍總部進駐遵義,周恩來住進了國民黨第二十五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宅,即后來遵義會議的會址。
警衛(wèi)員魏國祿等人負責收拾臥室。房里亂糟糟的,家具東倒西歪,讓人一看就知道柏輝章逃跑時有多狼狽。這是長征以來首長們第一次住上的好房子,魏國祿想讓首長們住得舒服一點,打掃得非常仔細,忽見一個黃澄澄的小圈圈在地上滾動。警衛(wèi)員們都是放牛娃出身的苦孩子,誰也沒見過這東西,于是他揀起翻來覆去看了又看,覺得特別好玩?;氐阶√幒笥帜贸鰜斫o大家看才知是一枚戒指,幾經(jīng)爭論鑒定才認定是真金的。
次日晨他給周恩來送洗臉水,周恩來劈頭就問他懂不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執(zhí)行得怎么樣。他沒弄清周恩來的意思就回答說沒做什么違反紀律的事。周恩來指著他手上的戒指嚴肅質問哪里來的、懂不懂打土豪要歸公的政策,他這才恍然大悟,趕緊如實說明情況。
知事情由來后周恩來語氣溫和地說:“房子是軍閥柏輝章的,他雖然逃跑了,可他家的一切東西都是剝削勞動人民得來的不義之財,應屬貧苦人民?!甭犕晁靼鬃约哼`反了紀律,趕緊找到指導員把金戒指交了公。
新中國成立后,魏國祿擔任了軍委辦公廳招待處處長、總參謀部行政經(jīng)濟管理部專家招待處處長、總參謀部管理局副局長等職。
1月下旬,中央縱隊開進土城,剛安頓好,前方的部隊就與川軍接上了火。軍委本想集中優(yōu)勢兵力打擊川軍主力,一舉消滅他們,可28日拂曉戰(zhàn)斗在青杠坡打響后,才發(fā)現(xiàn)敵人不僅僅是情報估計的四五個團而是八九個團。嚴峻形勢下為消滅和重創(chuàng)敵人,軍委果斷決定紅一、三軍團迅速回師增援,再加上軍委縱隊、干部團,會同紅五軍團進行戰(zhàn)斗。這仗打好了可以打破敵人的如意算盤,保證紅軍順利渡過赤水河。緊要關頭,朱德決定親臨火線指揮作戰(zhàn)。
朱總司令要上陣親征,震動了全軍,毛澤東連抽了幾支煙都不肯點頭。朱德把帽子一脫:“得了,老伙計,不要光考慮個人安危,只要紅軍勝利,區(qū)區(qū)一個朱德又有何惜?敵人的槍是打不中朱德的!”毛澤東只得點頭同意了。
28日一早,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帶著軍委縱隊200多人在土城街道上列隊等候,朱德走進來時,口號聲此起彼伏:“歡送朱總司令上前線!消滅川軍,北上抗日!打倒蔣介石!打勝仗,創(chuàng)造新蘇區(qū)!”通過了夾道歡送的隊伍后他退后兩步回頭行了一個軍禮,便轉身隨干部團一道奔赴前線。
朱德上火線后親率紅一、二、三、五軍團及干部團分路發(fā)起英勇反擊,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阻止了敵人的進攻,為紅軍西渡赤水河贏得寶貴時間。后來,毛澤東在軍情緊急萬分的情況下,不顧槍炮的危險帶領同志們親自迎接朱德歸隊,還親手向朱德敬茶。二人的深厚革命友誼正如毛澤東所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你我手足情。”
1月中旬的一天清晨,紅三軍團部隊在坎坷不平的貴州山地經(jīng)過一夜急行軍后,進駐離遵義20里左右的懶板凳村(今播州區(qū)南白鎮(zhèn))宿營。這里的老百姓因受反動派欺騙宣傳、對紅軍政策不了解故紅軍還沒進村莊就跑光了。進村后,警衛(wèi)班便分頭找房子、搭床鋪、燒水煮飯。
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雖走了一夜已很勞累了,但仍照老習慣叫偵察排的同志找來幾位老鄉(xiāng)親熱地攀談,講解革命道理,了解當?shù)仫L俗習慣、人民生活情形和地形等情況。
傍晚,部隊又要出發(fā)了。隊伍集合好后彭德懷卻不見了。原來,他回到部隊白天住過的地方,發(fā)現(xiàn)搭鋪的笨重門板還放在那里,也不知它從哪家借來,就扛起它挨家挨戶地去詢問。一連跑了許多家才找到主人。等警衛(wèi)員找到彭德懷時他已把門板重新裝好,正和老鄉(xiāng)們親熱地交談著。
警衛(wèi)員因失職站在那里等待批評,彭德懷看到后并未責怪反而耐心解釋說:“這里是新區(qū),老百姓還很不了解我們紅軍政策,還把我們和國民黨軍隊一樣地看待。越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越要特別注意遵守群眾紀律。老百姓的東西哪怕是一針一線,怎么借來的就要怎么歸還。別看這是塊門板,它直接影響紅軍的聲譽。以后一定要養(yǎng)成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嚴格遵守群眾紀律的好習慣……”
遵義期間彭德懷一心為民、艱苦樸素、身先士卒的故事還有許多,這些模范行動成為了鼓舞廣大指戰(zhàn)員前進的力量。
1月12日,紅軍總政治部在老城第三中學操場上召開盛況空前的群眾大會,成立了長征中首個縣級革命政權組織——遵義縣革命委員會,羅梓銘、鄧云山分任正副主席。時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教育部長徐特立兼任其文教委員。他不僅團結進步知識分子,耐心向他們解釋黨的文化教育政策,還動員他們出面搶救被黔軍潰兵隨意踐踏的遵義圖書館的文物書籍。
一天,徐特立漫步在遵義老城街頭,見當?shù)貢彝跏旱奶梦輧然鸸忾W爍,走過去一瞧,原來幾個紅軍為取暖將屋里各類書籍當木柴焚燒。一向慈祥的他見狀非常氣憤,立即嚴厲地制止。一名戰(zhàn)士不解地問:“這些老古董保存起來有何用?”他恢復了平日的和藹坐到戰(zhàn)士們身邊說:“怎么沒用?我們紅軍每到一處就應保護好書籍和文物,因為我們今天知道的東西,很多都是從書本上得來的?!彼麄冊谛斓哪托慕逃抡J識到了錯誤,將剩下的書全集中保管起來。
這次焚書事件引起徐特立注意,立即以遵義縣革命委員會的名義把城內各主要藏書處都打封條封存起來,分散的圖書也集中到《續(xù)遵義府志》的撰寫人趙乃康家中請其代為保管。他還專門向紅軍總政治部反映了這一情況,建議加強對紅軍戰(zhàn)士的教育宣傳。紅軍總政治部高度重視,迅速通知各部隊書寫標語,采取措施,嚴禁損壞書籍和文物。從此長征途中出現(xiàn)了醒目的保護書籍和文物的標語,遵義會議會址內朱德的居室里也有一條“保衛(wèi)書籍”的紅軍標語。這條標語保存至今,見證了當年那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2月25日,紅軍攻占婁山關。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帶領部隊乘勝向遵義方向追擊,一鼓作氣搶占了遵義新城及城邊村落。
為盡快攻占老城,2月27日,鄧萍身先士卒與紅十一團政委張愛萍、團參謀長藍國清一起率領部隊,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前進至老城北門外前沿陣地,匍匐在湘江左岸一個小土墩的草叢中隱蔽舉望遠鏡觀察地形及敵守城布防,部署夜間戰(zhàn)斗。
富有作戰(zhàn)經(jīng)驗的他,很快發(fā)現(xiàn)一條便于部隊前進的通道,于是指揮三營過河接近城墻。接著,張愛萍建議讓偵察排也過河警戒。這時,鄧萍發(fā)現(xiàn)三營好像有一部分人正在爬城墻。他著急地說:“哪個要他們去爬城墻,接近城墻隱蔽起來就行嘛?!闭趶垚燮枷朕k法命令三營停止爬墻時,忽然發(fā)現(xiàn)他們一個個又爬了回來。不久,一名戰(zhàn)士跑過來說:“報告首長,我們營長說是兩堵城墻,三營爬進去一連多人又出來了?!编嚻缄P切地問道:“你是誰?”戰(zhàn)士立正回答:“我是三營通信員?!编嚻紡碾S身攜帶的小本上撕下一張紙簡短寫了幾行后交給通信員并叮囑道:“把這信帶去。告訴你們營長,隊伍不要撤回來?!彼{國清補充道:“準備今晚爬城墻啊?!蓖ㄐ艈T行軍禮后飛跑而去。鄧萍又對張愛萍、藍國清說:“你們先鉗制守城之敵,待軍團主力到達后今夜發(fā)起總攻,一定要在明天拂曉前拿下遵義……”話未說完,由于剛剛離開的通信員引起了城墻上敵軍的注意,敵人亂槍掃射,一發(fā)子彈正中鄧萍頭部,他倒在張愛萍的右臂上,鮮血染紅了張的衣襟。此時,鄧萍年僅27歲,是長征中犧牲的職務最高的紅軍將領。
與鄧萍7年戎馬相伴的彭德懷接到噩耗后,手拿著電話筒怒吼:“拿下遵義城,為參謀長報仇!”28日拂曉,遵義老城終于被紅軍攻下。戰(zhàn)后,張愛萍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寫下挽詩一首:
長夜沉沉何時旦?黃埔習武求經(jīng)典。
北伐討賊冒彈雨,平江起義助烽煙。
“圍剿”粉碎苦運籌,長征轉戰(zhàn)肩重擔。
遵義城下灑熱血,三軍征途哭奇男。
新中國成立后,遵義市人民政府在小龍山上修建了紅軍烈士陵園(也叫紅軍山),把鄧萍的遺骸遷入安葬。
1月24日,紅一軍團先頭部隊攻占了土城古鎮(zhèn)。當時,紅軍每到一處都要向廣大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紅軍的紀律,揭穿國民黨散播的謠言。
一天,紅一軍團某連搞宣傳工作的汪森林提著小灰桶上街刷標語,抬頭看見墻上一條標語寫著:“共產黨來了殺人如割草,不管窮人富人一個跑不了?!彼麣鈶嵉啬闷鹚⒆訙蕚淠ǖ?,正巧團中央書記處副書記王盛榮和團中央秘書處秘書長胡耀邦等從這里經(jīng)過,王盛榮說:“小鬼,先別抹,你是做青年工作的嘛,見了反動派標語光生氣不行啦。你說土城為什么這么難打?要動腦筋想一想,要學會和敵人的反動宣傳作爭鋒相對的斗爭?!痹捯魟偮?,胡耀邦馬上從地上揀起一個土塊指著那標語風趣地說:“你看,反動派這標語只寫對了一半,應該給他改一改。就改成‘共產黨來了,窮人翻身得解放,土豪劣紳一個跑不了?!彼呎f邊往墻上改。這么一改整句話的意思就完全顛覆了,真是有的放矢擊中要害。
紅軍在土城的宣傳活動,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群眾的階級覺悟,掀起了“為保護窮人而參軍”的熱潮。據(jù)汪森林回憶,當時全團在土城擴兵300多人,分到他們連的有20人?!肚嗄陞④姼琛烦溃骸案杆妥樱匏屠?,大家都來把軍參,翻身不忘共產黨,打敗國民黨野心狼?!边@首歌至今仍在土城民間傳唱。
1月,紅軍第一次占領遵義。因缺醫(yī)少藥當?shù)卦S多村民疾病纏身、無錢醫(yī)治,一名紅軍衛(wèi)生員就走村串戶為農民治病。一天下午,一個農民從20多里遠的地方找到部隊駐地,請衛(wèi)生員為他父親看病,經(jīng)部隊首長批準便前去為其診病給藥,緩解了病人的病痛。翌日晨當他要歸隊時,門前聚滿前來求醫(yī)問藥的群眾,見此情景他毅然留下來為群眾看病??赐瓴『笠咽窍挛?,匆忙趕回部隊駐地時房東劉大伯告訴他部隊已于當日晨離開了,臨走前首長留話讓他去追趕部隊,他即沿部隊離開的方向趕去。過了不久從他跑去的方向傳來一陣槍聲,劉大伯預感不妙即和幾位村民沿槍聲方向跑去,趕到桑木埡口時見他已躺在血泊里,胸膛中了3槍。紅軍衛(wèi)生員犧牲后,當?shù)厝罕姼卸魉麑Υ迕駛兊膸椭?,將遺體埋葬在桑木埡路邊山坡前的松樹林里,因不知姓名,就在墓碑上刻了“紅軍墳”3個字以緬懷他。此后,雖國民黨反動派幾次前來挖“紅軍墳”,可在村民們保護下還是較完整保存了下來。
1953年,遵義市人民政府修建紅軍烈士陵園時,將其遷入。之后,還鑄造了一尊銅像安放在墓前,因故事中主人公被稱為“小紅”,后人誤將銅像塑成女衛(wèi)生員形象。1965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yī)大學原校長、老紅軍鐘有煌及遵義黨史部門多方考證下最終確認“紅軍墳”里長眠的正是他的戰(zhàn)友龍思泉:男,中共黨員,廣西百色人,1929年參加百色起義,1935年1月19日在遵義犧牲時年僅18歲。
1935年紅軍長征時,在赤水河中游川黔邊區(qū)的赤水、習水、仁懷、古藺等縣境內反復來回渡河運動作戰(zhàn),盤桓達兩月之久。紅軍四渡赤水期間,由于時間長,戰(zhàn)斗多,行軍急,使川黔邊區(qū)諸縣留下眾多紅軍傷病員。他們有的慘遭國民黨反動軍隊、地方反動武裝的殺害,有的被病死甚至餓死。
赤水縣第七區(qū)區(qū)長劉純武聞訊后,以治安為由布告轄區(qū)內各地嚴禁殺害紅軍、警告殺人要償命并派人在淋灘(今屬習水縣)一帶尋找流落的紅軍傷病員,找到后把他們接到自己家中,由劉純武協(xié)助其叔劉伴元進行醫(yī)治,這些人都集中安排劉家手工業(yè)作坊中食宿。在近兩年的時間內先后到劉家養(yǎng)傷治病的紅軍達百余人。有的紅軍戰(zhàn)士因傷病很重,長時間待在劉家受到精心照顧。
傷病員恢復后,對愿意返回原籍的,劉純武資助銀元一塊作路費,臨走時都好好招待一頓飯。返回原籍的紅軍有六七十人,許多人曾寫信回來表示感謝。選擇留下來的紅軍40多人他則助其安置就業(yè)。
10月,赤水縣縣長陳廷剛到淋灘巡視工作,對劉純武收治紅軍傷病員的行為十分肯定。當時淋灘至茅臺前后幾十里地荒無人煙、土匪橫行,他就向陳廷剛提出讓這批紅軍加入?yún)^(qū)保商隊維持地方治安。陳廷剛當即表示同意。紅軍戰(zhàn)士加入保商隊后成為專業(yè)隊伍,就由區(qū)屬升格為幾縣所屬的聯(lián)防隊。經(jīng)他訓練管理聯(lián)防隊戰(zhàn)斗力增強、保護商旅安全、擊潰土匪,維護了地區(qū)安寧。
參加保商隊的紅軍中,有中共黨員數(shù)人。地下黨員熊少陽、王國風得知劉純武救助紅軍傷病員的事跡后,于1938年5月召集保商隊的黨員成立了紅軍地下黨支部。這個支部一直堅持開展工作,直至全國解放。
(責編 孟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