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之如
《華商報》近日報道,省紀委網(wǎng)站公布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8起典型案例。其一是安康市漢濱區(qū)職教中心培訓部原主任李友根,在負責實施陜西省“雨露計劃”貧困生培訓項目中,偽造資料弄虛作假,先后套取國家補助金204萬元,將其中203.9萬元用于其個人酒店裝修。2018年2月,李友根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其涉嫌違法犯罪問題被依法處理。
在某些貪婪公仆的眼中,國家的扶貧資金即使不是唐僧肉,也算得上天鵝肉了,千方百計挖一塊下來就能大飽口福了。于是,這個原主任李某,挾職權之威,“偽造資料弄虛作假,先后套取國家補助金204萬元,將其中203.9萬元用于其個人酒店裝修?!碑斎?,“原主任”以為“不吃白不吃”的特大“外快”,到頭來其實是“吃了不白吃”的特大贓款,黨紀國法終于找他算賬了,人贓俱獲,溜都溜不掉。難道當初他真不知道,貪贓枉法終究是要受到法律嚴懲的么?有道是:
弄虛作假套補助,
貪吃天鵝饞癮舒;
孰料國法乃鐵律,
懲治腐敗不含糊!
“原主任”違法亂紀的結局,再一次給各級干部們敲響了警鐘:面對國家扶貧資金,千萬別動歪腦筋,真是“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