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
[摘要]《假如明天來臨》是西德尼·謝爾頓先生眾多作品中受眾范圍最廣,同時也是受讀者綜合稱贊最高的小說作品。該作品是以女性為主視角,通過描述女主人公在絕境中的掙扎和絕望,突出女主特雷西在逆境和絕境中,仍然能夠堅持自我,保持內心的溫柔的故事。為了令讀者能夠以更加直觀和有見解的角度進行分析,文章以女性視角對特雷西的心路歷程進行解析,望能為相關讀者提供一些女性視角的劇情獨特見解。
[關鍵詞]《假如明天來臨》;女性主義視角;心路歷程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5918( 2018) 06- 0187- 02
引 言
小說的定義是敘事的文學作品,而真正有靈魂的小說,則是一種能夠營造出虛擬世界,能夠賦予讀者一種完整的、真實的思考環(huán)境的內容。目前世界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和盛行的小說種類較多,但能夠以趨近于正面的女人形象作為主角的小說作品卻不多?!都偃缑魈靵砼R》就是一部以女性在不公生活中的掙扎、復仇、追求內心渴望的過程作為內容的小說,這種完全以女性為視角的故事結構,不僅能夠凸顯出作者對于女性的實際看法,也能夠通過人物的塑造,為讀者呈現(xiàn)出一個真正具有價值意義、具有女性發(fā)展特征和具有實際意義的“世界”。文章為了以更加深入的角度剖析《假如明天來臨》中女主角特雷西的人格變動過程,特通過對小說故事結構的分析為主,以女性主義視角對特雷西的心路歷程進行深入研究。
一、《加入明天來臨》的創(chuàng)作背景
《假如明天來臨》的作者西德尼·謝爾頓先生無疑是具有豐富才華的人,其實當今世界上少數(shù)的能夠將奧斯卡獎、托尼獎和愛倫·坡獎為一身的小說家。而其作品和才華之所以能夠被世界所認同,一方面是因為其的確具有過人的小說編撰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因其在撰寫小說時,能夠對女性和女性所面臨的社會、處境有著更加全面和豐富的了解。因此在《假如明天來臨》中女主角特雷西之所以能夠被塑造的如此成功,就是因為作者本人對女性的掙扎和本真善良有著極為深入的理解。
西德尼·謝爾頓先生說過,他自身非常喜歡聰明和有能力的女性,他認為如果女性能夠具有自己獨立的人格,能夠擁有屬于自身的本領和能力,同時又能依靠人格而保有自身的善良思維時,那么這個女性就是迷人的、溫柔的、讓人無法抗拒的。而女主角特雷西就是一種具有獨立人格、保持善良、渴望真正愛情和充盈精神世界的女人,因此這也正是《假如明天來臨》中特雷西能夠在世界范圍內引發(fā)強大共鳴的最重要因素。
二、以劇情走勢為主結構,逐步分析女主角心路歷程
(一)女性主義視角所蘊含的意義
在這個世界中,雖然人類都屬于同一個物種,但是性別的差異和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也會令人們對于世界的觀感產(chǎn)生完全不同的看法。而說到女性主義,人們往往都會想到一些矛盾點。例如在古代,女性就代表著柔弱和附和,衡量一個女子是否能夠為公眾所“認可”的女子,就是看其是否能夠比其他女子更柔弱,是否比其他女子更善于附和。但在現(xiàn)今社會中,這種不正常的看待女性的思維正在被女性的發(fā)展所逐漸推翻。因此在《假如明天來臨》中,不服輸、對精神世界有渴望的特雷西實際上就可以是當代女性在提升自身社會地位過程中的綜合縮影。故以女性視角對特雷西的心路歷程進行分析,能夠獲得更加深入的思考過程和見解。下文將以正常的小說內容走向為基礎,以劇情的推演層次為主對其心路歷程進行分析。
(二)幸福既是快樂無邊,也是轉瞬即逝
故事的最開始,特雷西始終認為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就是自己追求的,如同每一個少女都會有的對生活的渴望一般,特雷西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公主,生活在自由和幸福的環(huán)境中。這一點從特雷西與其母親通電話時就能夠看出,她說道:“媽媽,我就像是童話中的公主一般,沒有誰能夠像我現(xiàn)在這樣幸福了!”從這句活中我們能夠看出,特雷西在這個階段中,明顯是對自身的現(xiàn)有狀況極為滿意,同時從側面的角度來看,似乎特雷西已經(jīng)因為充足的“幸福感”而放棄了對社會中仍舊存在“污垢”的思考。因此在這一段中,特雷西的現(xiàn)狀與之后的挫折對比,其殘忍程度是最為明顯的。
(三)生活驟變,含冤入獄是否代表生活就此完結
美好的確是轉瞬即逝的,當特雷西接到來自警局的電話后,她意識到生活中已經(jīng)不再有母親可以作為精神依賴,同時母親的死因又是因為被人陷害而死。一時之間,特雷西的悲傷、憤怒、失望等情緒交雜在一起,就構成了一種對未來惶恐不安,不想面對的逃避心理。在憤怒和悲傷情緒的交疊狀態(tài)下,特雷西決定獨自為母親報仇,但是即使她的動機和所用的復仇方式都是建立在“正義”的條件下,其也仍舊被他人所陷害,鋃鐺入獄。因此該階段就是將特雷西內心世界徹底捏碎的過程。但該階段中,特雷斯雖然對生活和世界有了極大的失望情緒,但其仍未對生活完全失去希望,她依然堅信著命運的推演能夠為其帶來正確的改變。因為她知道母親和自己都是未“犯罪”的,她仍舊對世間的道義和公平維系著自己一貫的看法。但同時特雷西的這種堅定情緒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一些動搖,就在其被逮捕時,特雷西躲在機場的角落中不斷抽噎,她似乎已經(jīng)想到了“正義”是否能夠到來。但其內在人格中的善良情緒仍舊使其選擇相信這個世界。
(四)對未婚夫的感情:從渴求到絕望
在未JH{事前的階段,即將大婚的特雷西對她的未婚夫是非常信任的,她覺得他可以相信、可以依靠、可以負擔起拯救自己的漫漫征程。尤其當特雷西還懷有其未婚夫的孩子時,她對于自己重新獲得正義和善良的回報仍舊心存希望。但實際上,特雷西的未婚夫在其入獄時,就堅定了要拋棄這個“犯罪”的女人。因此,將未婚夫作為當時唯一精神支柱的特雷西,當她聽聞查爾斯已經(jīng)放棄自己和腹中孩子時,她的心門和對生活的希望的火苗,就徹底被查爾斯捻滅了。以女性主義視角來看,查爾斯的背叛和冷漠實際上就是影射這個社會中男人對于女人的固有偏見思想,以查爾斯為首的男人們不愿意去相信女人,不愿意幫助女人。因此在不斷推進的絕望氛圍中,特雷西徹底放棄了對任何人的希冀,她決定要復仇,向每一個傷害母親、傷害自己、冷漠對人的人復仇?!拔乙獔猿窒氯ィ屗麄兏冻龃鷥r!一個都不饒!”而雖然特雷西現(xiàn)有的處境使其心靈和世界觀均發(fā)生了質的改變,但當其在越獄途中面對拯救生命和重獲自由的兩條道路時,其仍舊選擇了救人。也正因為此,監(jiān)獄長意識到添加在這個女人身上的罪名很可能是不成立的,因此便將其赦免。
(五)出獄后面臨著復仇和迷茫
對于特雷西來說,離開監(jiān)獄也并不代表著可以重新獲得幸福的生活。因此她以復仇為唯一的目標,她不斷通過自己對“正義”的解讀,將自身化身為代表復仇正義的黑天使不斷對世間的不公加以報復。當特雷西成功令每一個壞人都能夠受到應有的懲罰時,理論上她應該收獲到至真的快樂。但實際上當特雷西完成了復仇的目標時,她的內心突然就變得迷茫了。特雷西認為,一個人活著需要有固定的生活力量來源,從前母親和查爾斯是她的精神支柱,但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失去了一切。因此她已經(jīng)無法感受到快樂、幸福、輕松。在復仇后的時間中,特雷西為了重新使自己融入到人群中,她選擇了繼續(xù)工作。但銀行已經(jīng)不再接納一個“犯罪者”,而其他的社會工作也都不認同她的“犯罪者”身份。因此特雷西又感覺到難過和窒息,她覺得即使自己是無辜的,是正義的,這個世界仍舊在盯著她曾經(jīng)所做的錯誤不斷的施加壓力。因此她逐漸開始失望與無奈,又將自身對于尋求豐富精神世界的目標加以擱置。從這一點中我們也能夠看出這個世界對于女性的偏見,往往是不來自于女性自身的人格和女性“做了什么”。這種直接面向女性的利刃,就僅僅是因為身為“女性”而產(chǎn)生的。
(六)成為女俠盜:掙扎、矛盾
雖然世界再次對其加以利刃傷害,但好在特雷西并未失去她內心始終堅守的價值觀。“我要用一個賊的力量,讓那些不義之財找到真正的去處?!边@就是特雷西在后期為自己堅定的人生定位。這時她的心境已經(jīng)找到了能夠支撐自身活下去的動力,她在朝著自己內心真正的“正義”而前進。但當她在執(zhí)行任務時看到鏡中的自己時,仍舊美麗單純的眼睛和她當下的身份特征,仍舊使她再次陷入了矛盾思維中。而當她真的遇到了“能夠分享一切”的伴侶杰夫時,她對于正常生活的渴望再度燃起了希望。在特雷西的觀點中,杰夫并不是絕對“正面”的角色,但就在雙方不斷溝通的過程中,特雷西逐漸將患得患失的愛情觀念變更為了接受。當她已經(jīng)決定好要接受杰夫的感情時,特雷西才真正覺得自己的心得到了平靜。她不再糾結于世界上是否還存留著正義和幸福,她認為只要有了杰夫,她就能重新面對經(jīng)歷過的所有痛苦。因此也正在特雷西決定接受愛情時,她也就真正獲得了安靜、穩(wěn)定、受人尊敬的,也是她一生所求的穩(wěn)定的公民生活。
結語
雖然小說中的結局是比較樂觀的,但比結局更加重要的是,女主角在面對母親身亡、被捕入獄、社會歧視等眾多令人絕望的事件時,其仍然能夠堅定自身的價值觀渴求,從而真正從心靈上將自身“救贖”。因此從故事內容中看,特雷西所經(jīng)歷的絕境和其面對絕境加以改變的心路歷程,無疑也可以代表當代女性在社會中的人格投影。
參考文獻:
[1]楊夢媛.解讀《假如明天來臨》[J].昭通學院學報,2008,30(3):31 -34.
[2]閆璐.《假如明天來臨》對傳統(tǒng)西方復仇文學的超越[D].沈陽:遼寧大學,2014.
[3]黃子健.《假如明天來臨》翻譯報告[D].鄭州:河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