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健康的心態(tài),一種積極的奮斗,更是一種旅行方式。在以“數(shù)字”和“速度”為衡量指標的今天,少數(shù)人仍然保持著慢心態(tài)。慢生活家卡爾·霍諾指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懶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時間,而是讓人們在生活中找到平衡,“當然,工作重要,但閑暇也不能丟?!蹦阒挥辛晳T“慢生活”,才能快速準確地找到定位,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好。
【慢旅游】
慢
在蘇州的山塘街,我遇見一位賣茉莉花的老婆婆。她坐在街角的小木凳上,身旁放著小竹籃,竹籃里盛滿潔白的茉莉花。她低著花白的頭,蒼老干枯的手指輕輕捻起那些小茉莉。雪白的茉莉,淡然、羞澀、潔凈,如同待字閨中的少女。她將一根細鐵絲從花瓣中穿過,不一會兒,一串茉莉花就穿好了。她緩慢的舉止,滿頭的銀發(fā),慈祥的模樣,多么像我的祖母。我蹲在她身旁靜靜地看著,茉莉如一群白衣的小姑娘排著隊,牽手站在一起,我買了幾串茉莉花戴在手腕上,清芬裊裊,有暗香盈袖。
慢,原來這樣嫻雅和靜好。
慢,是在蘇州留園里聽蘇州評彈。小橋流水,水榭亭臺,也只有在古老的姑蘇,才滋生出人世間最美的聲音——蘇州評彈。吳儂軟語,那么柔軟、濕潤、惆悵,充滿無盡的纏綿及濃郁到化不開的情思,細聽,原來是一曲《梁祝》。臺上一襲長衫的翩翩男子,是從周瘦鵑筆下走出來的嗎?穿桃紅色旗袍的女子,仿佛一朵嫣然的薔薇,她唱著:“同窗共讀三長載,你和我促膝并肩兩情深似?!?/p>
此時,光陰也是慢的,慢到要用一個下午,品味古老愛情的百轉千回,柔情萬種,內心無比柔軟傷感。一對戀人,情投意合,生死相許。她活了那么多年,原來只為了和他相遇。
慢也是情趣。落雪之夜,圍一爐紅泥小火,讀一本舊書,品一杯香茗。張潮說:“春聽鳥鳴,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笔篱g所有美好的聲音,幾乎都被他寫盡了。是啊,我們有多少個秋冬沒有聽見蟲鳴與雪聲了?落雪之夜,時光是緩慢的,用一個冬夜聽雪,讀書,想念一位故人。
在江南采蓮的季節(jié),我去杭州的虎跑寺看望弘一大師李叔同,他三十九歲時在這里出家。紀念館的陳列柜里,擺放著他和學生豐子愷共同創(chuàng)作的《護生畫集》。因為豐子愷一生敬重李叔同,深受他的影響,文字和畫里有著禪意、悲憫,飽含大愛。豐子愷為了報答師恩,開始了《護生畫集》的創(chuàng)作,他畫,大師寫。弘一大師六十三歲仙逝,留下他一個人繼續(xù)畫。在“文革”中,豐子愷被人批斗、游街、關牛棚,受盡屈辱和折磨的他,依然沒有放下手中的畫筆。他為了創(chuàng)作六集的《護生畫集》,用去了四十六年的時光,一直到生命的盡頭。
師生情誼,如清風明月,山高水長。豐子愷用這樣的方式,堅守著一份師生的約定,也用漫長的一生,去懷念一個人。情深義重,千古情懷。
那個時代的人,生活節(jié)奏緩慢,步履從容,心境澄明。也只有氣定神閑的人,才能聽見自己靈魂的呼吸,不是嗎?
生活中不能沒有風雅,世間一切的優(yōu)雅、情趣,都自“慢”中得來。
慢,沒有什么不好。如今的我,正以文字慢慢抵達,抵達往昔,抵達內心,抵達精神的故園,抵達世間的一切雅靜和美好。
(作者李娟,選自《決不辜負春天》)
心香一瓣
選文語言雋永,敘述流暢,將自己對“慢”的理解融入字里行間,給讀者一種溫婉閑適之感。開篇,作者先描繪了一幅“慢畫”,強調了“慢”是一種嫻雅與靜好;接著,在欣賞蘇州評彈的過程中,感到光陰也慢了下來;而李叔同和豐子愷的師生情更是經過時間的錘煉,慢慢沉淀出來。
慢,沒有什么壞處,它能一點點地凈化人的靈魂,一點點地讓我們完善自我……
【慢時間】
花慢開
每天上班,都要穿過一個水上公園,出來的時候,儼然覺得自己是一個草木小妖,心里盡是對人世的感動與好奇。
這樣微涼的初秋,吹著涼風,不起哀愁。走路的時候,會路過那些垂柳。垂柳在河邊,依然綠得柔情。它們一絲絲一縷縷,垂掛于河邊,情意脈脈的樣子。我每日從柳下過,總是會不由得放慢步子。好像走得慢一些,這樣美好的初秋就長些。風吹柳絲,柳絲拂人。我的長發(fā),我的眉,我的耳鬢,我的肩,都在柳絲的吹拂里。溫柔的涼意在皮膚上蔓延不散,我像是要羽化在這千條萬線的綠意里了。
即使有陽光的日子,也不舍得打傘,從柳葉里漏下來的陽光落在裙子上,像蝴蝶一樣泛出淡綠的絨光。小雨霏霏時,在樹下行路也不急,雨線婆娑,柳絲婆娑,叫人不想去辨哪一段涼意是雨,哪一段涼意是柳。人間的路,委實不需急匆匆地去趕,最美的時刻也許就是此刻,而不是遠方。我要做的只是這樣悠悠閑閑地過,斜風細雨,楊柳依依……
斜坡上有青條石鋪就的石階,斜斜一條石線,默然在草叢里半隱半現(xiàn),好像期盼我的腳按上去。那一種無聲的等待令人不忍辜負,我每走一步,心里覺得踏實,覺得歲月有依,凡心安寧。繡花的鞋尖子上常常沾了露水,濕得腳尖處的繡花越發(fā)色彩艷麗,真不舍得讓晨風吹干這些露水。我喜歡這樣微微濕潤的樣子,希望自己一輩子做一個微微濕潤的女子,有淚也有歡喜。
斜坡上也有桂樹,花香好像是煮出來的,遠遠就被這繚繞的香氣纏住,纏進這甜蜜濃稠的香里。每次路過,總忍不住駐足,瞧上幾眼,驚嘆一番。那么小的花朵,細細碎碎地開,竟有這樣蓬勃盛大的香氣。每一朵花,打開的四瓣,好像在說話,一句一陣香氣。它們有滿肚子的香氣在等著說出來,桂花是怎樣一個內心豐厚的女子??!我喜歡路過這些開花的樹,貪婪地享受這慷慨播撒的濃香。花邊一立,剎那間,人整個地被熏透,我就這樣被熏香了。頭發(fā)是香的,衣服是香的,遇到人,不敢輕與他人語,唯恐含進口里的那團香氣一開口就散了。
…………
我每天路過這些草木花朵,這些小橋和石頭,心里充盈著安然和歡喜。我像是一個內心揣有隱情的人,這隱情大約是對晨光里的萬物與塵世的歡喜。緩緩地走來,緩緩地看去,每一朵花都精致得像是我的閨蜜,每一棵樹都忠誠得像等我的情人。我的雙手要怎樣捧好這些歡喜呢?我想把一片薄心扯布一樣扯成條條,一片給垂柳,一片給芭蕉,一片給河水,一片給云霞,一片給霧氣,一片給露珠,一片給陌生人嘴角的笑容……可是,怎么能完整地給?
我只能這樣,每天路過這里,像路過初戀的窗前,緩緩地路過。我走得慢了,花就開得慢了,世界就慢了,時間就慢了……
(作者許冬林,選自《深圳商報》2016年9月28日)
心香一瓣
對一個步履匆匆的人來說,他看不到垂柳的柔情,觸不到雨露的溫存,嗅不到花香的馥郁,更體會不到人情的冷暖。因為走得太快,一路上的風景都被忽略了。當我們的腳步慢下來的時候,眼睛似乎就能捕捉到更多的風景,身心也能感受到更多的風情,身邊、腳下、眼前、唇邊,仿佛無數(shù)的美好事物頃刻蒞臨,為你綻放,為你留香,為你歡喜……
慢下來的一瞬間,你就是世界的中心,更是時間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