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
對于多肉迷來說,二木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其實他的原名叫肖杰,因為“名字里有兩個木,又愛擺弄花草,就取了這個名字?!?/p>
2003年的時候,二木隨媽媽從重慶來到威海,也在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定居下來。在他的印象里,那時候威海的海水和馬爾代夫一樣,特別干凈。天蝎座的他卻很追求完美,從小就勵志做考古學家;雖然大專畢業(yè)就工作了,卻把本科考古專業(yè)的書都看透翻爛了;工作之余的時間還跑到山東濟南、臨沂的山區(qū)野外挖化石,背著大包大包的石頭回來,他說這是化石獵人進行的地質(zhì)旅行,自己還會做展覽分享給朋友。
可是二木也和大部分人一樣,只是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過著按部就班的生活。2010年,他還是一名外貿(mào)公司的小職員,高薪高福利,卻也是經(jīng)常被客戶慘虐的加班一族。工作是繁忙沉悶的,一干也是7年,不能全身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生活顯得不那么有趣。
于是他還把自家的陽臺進行改造,種點小植物放松心情,當他在網(wǎng)上瀏覽日本家庭園藝設計展時,突然身子一震,像觸電一般,“那個多肉,五彩繽紛,蠢萌蠢萌的,一下把我震撼了”。好在植物和考古的興趣之間是有共鳴的,種植的土壤、多肉的源生地??漸漸地,已經(jīng)為他打開了另一個世界。
二木像中毒一般,一下買了100多種多肉。那時,中國種多肉的極少,找不到師傅,只好自己摸索。二木一邊到網(wǎng)上窮盡各種多肉資料,一邊像侍候皇上一樣侍候多肉。從幼苗成長到開花結(jié)種,從新舊葉更替到病蟲害困擾,從一個季節(jié)如何過渡到另一個季節(jié),肉肉每天的變化,平時就愛整理、記錄的他都用圖文一一記下。
后來,他開始在微博上分享總結(jié)自己的多肉種植經(jīng)驗,2012年他整理出《100種常見多肉植物圖鑒》,越來越多的人向他咨詢問題,很快他的微博訪問人數(shù)就達到了8位數(shù);而他的書《和二木一起玩多肉》一直是多肉迷們的“多肉圣經(jīng)”,不但持續(xù)位居園藝圖書銷售榜榜首,還奪得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優(yōu)秀科普作品獎銀獎,“先后再版了15次。”而在這其中,通過愛好聯(lián)系起與陌生人的關系也十分奇妙。
一個四川德陽特別愛多肉的姑娘,患上了白血病,已到晚期。二木洗了一套多肉圖鑒并挑選了一些喜歡的多肉,專門托人帶了過去。姑娘最后的一段日子是和多肉一起度過的,臨走前的日子也過得很開心。“因為你的多肉,我最后的日子才有了意義?!彼缡钦f。
還有一天,二木突然收到一封信。是一位80多歲的老爺爺來信請教如何養(yǎng)多肉,不喜歡打電話也不會上網(wǎng)的他,就這樣通過書信和二木不斷往來交流。被人需要被人想念,二木收獲了前所未有的快樂。除此之外,他也因此而結(jié)交了不少像家人一般的好朋友。南非納馬夸蘭是多肉植物的故鄉(xiāng)和天堂,能去那里看看是二木愛上多肉以后的最大夢想。而那里幾乎也是無人區(qū),但是非洲的春天卻像油畫一樣,美極了!斑馬、鴕鳥、小貓鼬??都在花海里奔跑,震撼的畫面都讓她淚流滿面。
還有在去到南非國家植物園的多肉專家規(guī)劃設計的多肉植物園區(qū)(開普敦植物園的多肉玻璃館)時,發(fā)現(xiàn)有片區(qū)域全部都是植物的化石,也讓他收獲頗多。而這次為了多肉的旅行,幾個同行的小伙伴現(xiàn)在都像家人一樣,每年還會一起去到五六個地方相聚、旅行,無論是加州的多肉花圃、費麗羅花園、卡梅爾小鎮(zhèn),還是英國的邱園、切爾西花展、法國的莫奈花園、德國的KK植物園、東京的玫瑰展,或是南非的好望角、臺灣的九份,無不珍藏著美好難忘的歷程。
從興趣玩成樂趣,從樂趣玩成志趣,二木也一直在為打造自己的“植物王國”而努力。他和自己的朋友一起,跑遍了威海,終于找到一個廢棄的桃樹大棚。在二木的精心改造下,一個3 000平米的多肉主題花園,終于在2014年7月誕生了。當天,二木在博客里寫道:“宮崎駿說創(chuàng)造性的人生,只有10年。我的10年是否已經(jīng)開始了呢?我想‘起風了?!?/p>
花園一開張,就人潮洶涌,只開放了400平米的空間,竟來了1 000人。后來二木不得不限流維持花園想有的狀態(tài),在這里錢雖然沒有賺到,但這個安靜的植物園卻漸漸成了花友們交流心得的場所,也成了學校、社區(qū)首選的科普基地。當你來到威海的時候,也不妨去到當?shù)厝硕紣鄣睦锟谏缴峡纯础?p>
在杭州的某寶造物節(jié),二木的花園作為唯一的園藝類展區(qū),他花了4天半的時間,游走在杭州多個舊貨市場,買來舊床板、桌子、家電、鍋碗瓢盆,去花市買素材栽種,布展造出了座多肉花園。而且每天展位都迎來4000+的人來參觀,可謂是包攬了整個造物節(jié)1/4的人流量!更是讓更多的人見識和了解到多肉的可愛與奇妙。
二木說,一年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用自己雙手打造和直接花錢買來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養(yǎng)花是件很慢的事,把植物需要的一切準備好,剩下的交給時間;生活是可以選擇的,對生活充滿抱怨還是每天積極面對,完全看自己。有人問二木,在別人看起來順風順水但也少不了許多艱辛的過程中有沒有想過放棄,他說自己算是特別幸運的,從來沒有想放棄,即便遇到過臺風發(fā)大水將花園給毀了,即便合伙的朋友產(chǎn)生分歧大大爭吵,因為每一次失敗都是給成功作鋪墊。
愛好需要投入和熱情,關于多肉,關于園藝,二木說這是他一輩子的事業(yè)。這些還只是故事的開端,為了擁有一個真正的花園王國,他開始了一個更大的夢想——二手集裝箱變成了白色城堡,租下70 000平方米荒地,打造2 000平方米的花園。
也許是童年的生活一直都根植在他的心里,那個時候在山城生活的他喜歡和小伙伴在河邊抓青蛙,跑到水里抓魚抓螃蟹,每周都會去爬山,這樣無憂自在的生活無不讓人羨慕與懷念。而當他的朋友告訴他威海文登有個面積很大的山頭在出租的時候,他果斷租了下來。這里完全不需要與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房價相比,卻比大城市的生活來的真切自然,二木用了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讓荒蕪的山頭開滿了鮮花,破舊的二手集裝箱變成了白色城堡,為此也幾乎耗光所有資金:二木開始的計劃是9個集裝箱為主體,打造成自帶噴泉2 000平方米的歐式大庭院,這么大的面積,在參加《天天向上》節(jié)目的時候,汪涵都為之震驚。只是又遇到問題打亂了原本的構(gòu)想,索性用6個集裝箱拼接成三室一廳的居住空間。
在別人手機刷屏時,他在搬沙;在別人喝咖啡閑聊時,他在搬磚;在別人享受空調(diào)時,他在烈日下砌墻;在別人踏青游玩時,他在刨地播種栽花??就這樣努力勞作,親力親為,從汗流浹背的夏天到白雪紛飛的冬天,再到草長鶯飛的春天,二木心中設想過一萬次的森林中的白色城堡成形了。二木一家人已經(jīng)搬進來3個月,擁有了一座真正屬于自己的花草王國,而我們只能羨慕那是“別人家的花園”。
樓上的60平方米打造成專門種植多肉的玻璃房,把自己的2 000多盆寶貝多肉搬到了這里;還有為妻子準備的拼布工作室;二木還徒手開辟了一塊200多平方米的菜園,菜園里自己種植了多種蔬菜,無公害的蔬菜多到吃不完。
圍繞著白色城堡的是七八百平方米的花園,千屈草、薰衣草、矮生蜀葵??開遍了花園每一個角落,還有各種小動物不時地闖入。夏天有只貓頭鷹把二木的工具房當成自己的窩,不時看到小老鼠、小刺猬出沒。在這里,似乎還有很多你想象不到的東西,但是都十分奇妙和有趣,與大自然親密無間地相處大抵也就如此吧!
二木更是在2017年開工時就把女兒小木魚也帶到山上,讓她感受建家的過程,一開始小木魚內(nèi)心是拒絕的,但是現(xiàn)在每天卻光著腳在開滿鮮花的花園肆無忌憚地玩耍,每天在鳥語花香中醒來,餓了就和媽媽去菜園摘西紅柿、黃瓜吃,還有與狗狗娜米一起成長,享受最自然的童年。除此之外,同樣愛旅行的二木也會帶著家人孩子去到日本旅行,京都有趣漂亮的園藝、奈良可愛的小鹿??這些讓小木魚的童年記憶也更加豐富多彩。而小木魚也快到了上學的年紀,其實即便在山上,交通也很方便,開車15分鐘就能到幼兒園。累了推開門看漫天的星星,和妻子一起躺在月光下癱一會兒,看著木魚兒一天天長大,二木心里是滿滿的幸福。
這些也許都是幾年前二木想都沒有想過的生活,不過他自始至終都在說自己只是普通人做著平常的事。包括之前的微博、博客的分享也是作為寫日記的心態(tài)記錄下來,到現(xiàn)在他作為享受者的姿態(tài),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每一天;滿足的同時,他更想作為一個逐夢者一步步去實現(xiàn)自己更大的夢想,因為他還想做更多的事——在這里繼續(xù)進行科普教育,還會打造成繁殖基地,未來還會有開放式的花園、青少年的夏令營基地,讓小朋友們來這住上一周,學習不同自然類的課程,包括認識昆蟲、撿樹葉、種菜、了解各種植物等,這都是自然饋贈的樂趣。而二木還打算能夠去到南非的國家植物園工作學習一兩年,學習當?shù)厝耸侨绾翁幚砣伺c動植物的關系,學習他們對待園藝的精神與態(tài)度??這條逐夢的路會更加明朗,更加生動,說是生活在別處,但是二木卻把生活很好地詮釋在了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