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初,瑞士巴塞爾國際鐘表展有信息顯示,今年奢侈品牌,特別是鐘表紛紛提升了價格。例如百達翡麗、真力時、泰格豪雅、沛納海等價格出現(xiàn)了5%~20%的提升。此外,古馳、路易威登、香奈兒等奢侈品牌的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幅。例如對女性極具吸引力的路易威登,此次調(diào)價涉及1200個品種,在中國銷售的水桶包漲了1000元。根據(jù)古馳所屬的開元集團之前公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作為奢侈品市場領頭羊的古馳同比大漲42.6%,約為142億元。開元集團整個奢侈品部門也在去年首次突破約778億元,中國消費者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的主力。
在常人的觀念里,奢侈品被認為是“非生活必需品”,它是一種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在當下,手工藝獨一無二的特征似乎與此相符。那手工藝品是“奢侈品”嗎?也該漲價嗎?
手工藝品和機器制造的商品有很大的區(qū)別,手工藝品通過能工巧匠的精心制作,需要付出計多人力和時間。甚至一些工藝品是由知名藝術家制作而成,其背后的價值是十分珍貴的。所以,手工藝品價格逐步提高也是有—定道理的。而這里提到的“奢侈品”僅僅是物質(zhì)上的“奢侈”,多是以價格為評判標準。但是一件精美的手工藝品,對于喜愛藝術、物質(zhì)條件優(yōu)越的人來說,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所以說手工藝品只是離物質(zhì)上的“奢侈品”越來越近,精神上是無價的。
如果單是從物質(zhì)的角度,“奢侈品”絕沒有現(xiàn)在這么高的價格,但是這部分“溢價”來自哪里?僅僅是品牌價值?那么究竟應如何平衡手工藝品的市場價值與其自身價值?這個問題還有待思考。
曾聽過一句話“很多人追求時尚,但不一定是在追求美”。而我們當下的時尚,大多來自人們熟知的奢侈品潮流。與奢侈品有關的關鍵詞,無非是手工制作、價格高昂、原料貴重云云。這一刻,手工就與奢侈品畫上了等號。以為帶有“手工”的概念,就應該對標高價。
自古以來,手工涉及的范圍極廣,上至皇家貴族,下至民間鄉(xiāng)土,手工既是高貴精湛的藝術,也是一門營生的活計。精湛的傳統(tǒng)手工有奢侈的基礎,但不一定要走奢侈品之路。在這個追求熱點、概念、IP的時代,講求快速的大眾往往只看到了“手工”二字與令人咋舌的價格,卻忽略了手工背后所蘊藏的造物智慧、天然環(huán)保、慰藉心靈等無價的內(nèi)涵。也許很多人向往奢侈品,但那不一定是真正的奢侈。
相對于成熟的奢侈品市場,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制品市場是有很大潛力的,只是還需要更多人去挖掘這一市場,也需要更多手藝人、設計師、文創(chuàng)企業(yè)等的主動參與。面對海外的奢侈品市場,我們有將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揚出去的責任,并告訴全世界這些手工藝制品的珍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