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
廚師說,鹽可以用來制作美食。
牙醫(yī)說,鹽可以用來清潔牙齒。
日本藝術家山本基告訴我們,鹽也可以成為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美麗藝術品。
或許一開始你還難以置信,但直到看到那些細膩而綿長、類似圖騰的精致圖案,你就不得不感嘆,藝術家的想法果然天馬行空。但誰又能想到,在這些唯美寧靜的作品背后,卻是一個傷感悲情的故事呢?
1996年,當山本基還在讀大學時,他的妹妹不幸罹患腦癌去世了。這讓山本基悲痛欲絕,不斷自責沒有照顧好妹妹。而后在葬禮儀式上看到的一幕,讓他和鹽走到了一起。
在日本,撒鹽是葬禮中一個重要的儀式。把鹽撒在前來吊唁的賓客身上,一方面可以驅邪,一方面也是洗凈心靈的象征。
為了紀念妹妹,山本基辭掉了造船廠的工作,將自己鎖進房間,開始了漫長的創(chuàng)作旅程。
整整一年多的時間,山本基深居簡出,連父母都不知道他到底在做些什么。直到他的朋友前來拜訪,推開門的一瞬間,直接被眼前的畫面驚呆了,久久說不出一句話。
放眼望去,整個房間全是鹽,成百上千斤的鹽,構成了一幅幅如旋渦、如迷宮般的圖畫。
用鹽畫迷宮,追尋自己記憶的軌跡。記憶總是不停地更新,新的進來,舊的消失。希望我們能找到一種方式可以到達記憶的深處。山本基大概是希望通過這幅畫將妹妹藏在記憶的最深處。
人生就像一個大旋渦,一邊在擴大,一邊又朝著中心不斷縮小,但最終都會止于一個點。這樣的感悟也許可以讓山本基在面對妹妹的死亡時變得堅強。
這些漂亮的花瓣全部用鹽繪制,如誤入凡塵的仙子,純潔而神圣。在山本基眼中,它就像妹妹美麗的年華,活在活著的人心里,沒有死去。
在無數個創(chuàng)作的日夜中,山本基繪制的是畫,更是對妹妹深深的思念。這些思念最終化成一幅幅絕美的作品,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以及對生命的感悟。
用普通的畫筆來創(chuàng)作一幅作品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何況要用鹽這種高難度的材料呢?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除了要精確地掌握鹽的特質,還需要極高的專注力和體力。這些山本基都做到了,作品中的每個彎角、弧度、線條的細節(jié),他都把握得相當精細。
鋪滿整個
山本基對作品的要求近乎苛刻。好多次因為創(chuàng)作時間過長,他直接暈倒在鹽堆里,但醒來后把毀壞的部分清除,又會接著投入到創(chuàng)作中。山本基接受不了任何的瑕疵,只要稍微不滿意就立刻推倒重來。也正是因為這樣嚴苛的態(tài)度,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舉世罕見的珍品。
或許你和大家一樣好奇:當展出結束后,這些鹽的命運將會如何呢?
山本基會邀請觀眾一起來將作品“破壞殆盡”,再將這些鹽撒入大海,讓它們回歸自然。他說這叫鹽歸于海。而這也許就是生命的真諦。
或許因為背后的故事過于悲傷,山本基的作品唯美單純,但總是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悲情。他的作品無指向,似乎也沒有明確的意義,但卻深深地打動了人,讓人喜歡。或許,藝術打動人本就無道理可言。
其實除了山本基,還有很多藝術家進行過鹽畫創(chuàng)作,但相對而言就顯得比較簡單質樸了。
食鹽、顏料、膠水、黑色卡紙、小牙刷、畫筆或滴管。
1.找一幅好看的錦鯉圖作參考,在黑色卡紙上畫出兩條錦鯉的簡單輪廓。
2.在輪廓內涂上白乳膠,并用畫筆將乳膠推開,充滿整個輪廓。
3.快速在涂有膠水的部位撒上一層食鹽,不要怕浪費鹽,要確保鹽將膠水都覆蓋掉。待膠水干后,將多余的鹽用小刷子輕輕掃掉,就可以出現如下的立體作品啦!
4.用滴管或畫筆蘸上顏料,輕輕地滴在鹽上。各種色彩被食鹽吸收、融合,形成別樣的質感。大家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將喜歡的顏色畫在鹽上,或者用滴管直接將顏料滴在鹽上。
5.一幅漂亮的錦鯉嬉戲圖就這樣完成了。
錦鯉的寓意吉祥,可以作為節(jié)日禮物送給老師或者爸爸媽媽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