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去年寫過一篇《自掏腰包是個什么筐》的文章,說的是有些干部以自掏腰包為名,變相公款大吃大喝。當時曝光了多種所謂自掏腰包的情形:有稱朋友請客沒花公家錢的,有酗酒鬧事卻辯稱飯費不貴的,引起過社會熱議。如今記者又遇到了新情況。
年初去某省采訪,和幾個省級機關干部一起吃工作餐時,有的人理直氣壯地抱怨:管的太嚴了,我們這批剛選調到各個省級機關來的一批干部,在省會人生地不熟,彼此吃個飯,不就是多認識點朋友嘛!不去太傷對方面子了。
當時就有年長的干部壓低聲線,傳授自己的“心得”:機關之間的飯局,不管吃什么,都交上50元的餐費,保你沒事。
“為什么是50元呢?”
“現(xiàn)在出去吃頓飯,人均二三十元明顯吃不下來,交100元,又超標了嘛!”
“我還是不明白哎,每人50元的餐標,吃那些檔次的飯不夠???”
“組局的人自然會想辦法買單,你如今是省級機關的人了,和過去不同了,有必要操這個心嗎?”
記者提出疑惑:“你們省里不是有個十種不能參加的飯局規(guī)定嗎?”
“其實你把握住一條,切記不要造成不良影響就行了?!蹦觊L者答道,“最后記住,一定要自己付點錢?!?/p>
不過最近,在該省紀委關于違反八項規(guī)定精神的公開通報中,出現(xiàn)了這名年長者的名字。記者特意聯(lián)系他問情況,他居然說:“大意了,有人發(fā)朋友圈錯點了定位。早知道吃飯要像開會那樣,統(tǒng)一上交手機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