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西方國家將其推崇的“普世價值”宣揚為“永恒真理與正義”,以站在“人類道德的制高點”自居,并根據由此衍生的“國際標準”來裁判世界各國,干涉別國內政,策動顏色革命,甚至直接用武力顛覆他國政權,建立符合他們意愿的世界秩序。而國內一些人也認為“自由、民主、平等和博愛等普世價值”是“人類文明的核心”。實際上,這種“普世價值”,只不過是西方的工具。
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俄羅斯的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演講中首次提出“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兩年后,他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上呼吁全世界人民“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肮餐瑑r值”是社會命運共同體的生存與發(fā)展的客觀需要的產物,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它是建立在該社會命運共同體的共同利益與信念基礎上的“集體信念共同價值”;其次,它是建立在社會命運共同體成員之間的互補性需要基礎上的“契約信用共同價值”;最后,它是建立在保障社會命運共同體成員的最基本利益基礎上的“行為底線共同價值”。
“共同價值”與“普世價值”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普世價值”立足于抽象個人,并被說成是神秘的“天賦價值”而強加于一切社會和國家,而“共同價值”則立足于現實命運共同體中的社會實踐,是各個層面的命運共同體,在其追求自身的生存與發(fā)展的過程中,自我生成的現實利益及其價值。
這兩種價值觀念的不同還體現在經濟全球化發(fā)展的方向上。“普世價值”推行的經濟全球化是以壟斷資本擴張為中心的霸權主義經濟全球化。它以建立國際壟斷資本的全球霸權為根本目的,以“普世價值”為話語基礎實現壟斷資本霸權,以軍事霸權作為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強制性物質手段。與之相反,“共同價值”是以命運共同體為基礎的經濟全球化,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共同價值、各國合作共贏”三位一體的新的經濟全球化。這種新的經濟全球化不是由國際壟斷資本擴張沖動與解決危機的需要所驅動的經濟全球化,而是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基礎的經濟全球化。它不是靠推行“普世價值”以獲得至高無上的話語權來維系,而是以共同價值為基礎,依靠各國人民平等的話語權來推行。同時,這種新的經濟全球化不是依靠武力來推行的經濟全球化,而是依靠給各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現實利益來推進的經濟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