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英杰 王孟飛 劉振乾 程亞飛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
通過分析國有商場集群現(xiàn)有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安全管理機制,建立一個科學合理、針對性強、符合實際的國有商場集群的安全管理體系顯得非常迫切?;诖?,結合國內外先進安全管理模式和精細化管理研究,構建出的國有商場集群“戰(zhàn)略級(S)、戰(zhàn)術級(T)和行動級(O)”三級精細化安全管理體系(以下稱“STO”三級精細化安全管理體系),對落實企業(yè)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實現(xiàn)本質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1)處于粗放式安全管理,缺乏有效性。
由于國有商場是由商品合作社或供銷社整合改編而來的,保留了固有的國有企業(yè)行政管理模式,在安全管理模式上是粗放的。具體表現(xiàn)在:安全管理理念浮于表面化、差不多,安全管理目標混亂、不清晰,安全管理職責不明確,缺乏長期安全管理規(guī)劃,安全管理形式簡單、粗略,選用人才偏重人情、注重關系,導致安全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競爭力不高。
(2)領導層對商場的安全生產重視程度不高。
在商場生產經營過程中,商場領導特別是“一把手”的安全生產重視程度對商場的安全生產運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些商場領導的安全生產意識薄弱,一心注重效益,沒有按照《安全生產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嚴格執(zhí)行,中間管理者和基層員工的安全意識不足,安全理念缺失,沒有安全承諾,導致商場安全生產經營工作無法有效開展,助長了商場各類事故的發(fā)生。
(3)安全管理體系欠缺,針對性不強,操作性差。
商場安全管理組織機構不健全,不能有效的開展安全管理工作。商場中缺少專職安全員,有些商場甚至沒有專職安全員;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不完善、各級人員安全管理職責不明確、缺乏安全生產日常管理流程;商場的設備設施上也缺乏規(guī)范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員工在對設備設施檢查維護等過程中沒有按照安全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造成安全隱患檢查不徹底、維護效果不佳、壽命縮短等現(xiàn)象。商場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嚴重缺失,即使有安全管理體系,也是在網(wǎng)絡上拼拼湊湊,缺乏針對性和操作性。
戰(zhàn)略級(S)精細化安全管理是指國有商場集群設立的遠景安全目標并對實現(xiàn)目標的軌跡進行的總體性謀劃,包含安全目標、安全方針、安全觀念、安全承諾、安全價值觀、安全行為準則、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文化等內容,對企業(yè)安全管理起到全局性、全面性、長遠性、宏觀性、指導性的作用。
戰(zhàn)術級(T)精細化安全管理是戰(zhàn)略級(S)精細化安全管理的具體手段、使用方法、制作流程和技術支持,具有局部化、結構化、流程化以及階段化,包含安全生產組織機構的建立,危險作業(yè)工藝及審批流程,危險物質管理方法,消防設備設施及機械設備的維修維護方法,危險源及安全隱患管理,應急管理內容的標準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數(shù)量化、指標化。
執(zhí)行級(O)精細化安全管理是戰(zhàn)術級(T)精細化安全管理的具體操作,具有現(xiàn)場性、基層性、全員性、實踐性、操作性及個體性,是國有商場集群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礎,主要包含全員安全管理、全過程安全管理、全方位安全管理內容的明確化、具體化、操作化、細致化、細節(jié)化。
國有商場集群“STO”三級精細化安全管理保障體系主要包括安全組織保障、安全法制保障、安全運行保障、安全技術保障、安全投入保障。每一個保障體系又有其具體內容,這五大保障體系相得益彰,共同維持著“STO”三級體系的動態(tài)持續(xù)運行。
“STO”三級精細化安全管理體系中,戰(zhàn)略級(S)精細化管理包含企業(yè)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制度;戰(zhàn)術級(T)精細化安全管理包含危險源管理、安全隱患管理及應急管理;執(zhí)行級(O)精細化安全管理包含全員安全管理、全過程安全管理及全方位安全管理;保障體系包括安全組織保障、安全法制保障、安全運行保障、安全投入保障、安全技術保障?!癝TO”三級精細化安全管理體系,如圖1。
圖1 國有商場集群“STO”三級精細化安全管理體系框架圖
“STO”三級精細化安全管理體系遵循戴明循環(huán)[1],即計劃(P)、實施(D)、檢查(C)和反饋(A)。根據(jù)PDCA循環(huán)模式,國有商場集群“STO”三級精細化安全管理體系運行,如圖2。
圖2 “STO”三級精細化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模式
P階段:確立“STO”三級精細化安全管理目標、編制實施計劃、制訂“STO”三級精細化安全管理制度文件;D階段:發(fā)布文件、員工培訓、執(zhí)行文件;C階段:內部檢查、外部檢查、管理檢查;A階段:對于該體系運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討論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對該體系進行修正和完善,再進入下一個PDCA循環(huán)。
北京市昌平區(qū)某國有商場于2000年通過整合區(qū)屬供銷社系統(tǒng)的商場資源和購買店鋪,走上了連鎖經營的道路,先后開設了朝宗橋、新晨、星城小湯山、星城、南邵、崔村、興壽、馬池口、北七家一分店、北七家二分店、配送中心等十余家連鎖商場,其大多都是由一棟大廈組成,每家連鎖商場又在昌平區(qū)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開設多家便利店和超市,以商場本部為中心向周邊圓形輻射,形成了龐大的國有商場集群,這些大型商場集群具有多功能性,不再是單一性,而是復雜性、綜合性,也增加了商場管理的難度[2]。
按照國有商場集群“STO”三級精細化安全管理體系框架,在該區(qū)某綜合商場中進行了應用。經專業(yè)安全管理人員和企業(yè)負責人綜合分析,結果表明國有商場集群“STO”三級精細化安全管理體系運行結構層次清晰、重點突出、過程精細、細節(jié)量化、針對性強、操作性強。該企業(yè)安全生產事故大幅度降低,安全生產水平顯著提高,大大推進了安全管理工作,保質保量的實現(xiàn)了安全生產目標。
本文通過研究國有商場集群安全生產特點和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構建出的國有商場集群“戰(zhàn)略級(S)、戰(zhàn)術級(T)和行動級(O)”三級精細化安全管理體系。再加上五大保障體系作為后盾,使國有商場集群的危險源及安全隱患得到及時識別、分析評價和控制,從而促進國有商場集群的安全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進行,最終實現(xiàn)“零事故”的安全總目標。
[1] 劉凱利.基于戴明循環(huán)的化工企業(yè)安全文化模式研究[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6
[2] 時培軍.大型購物中心疏散安全的對策[J].城市設計,2010,(21):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