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代福
【考點綜述】
近年來,在全國各地的中考試題中,“修辭”試題的設置都遵循了“新課標”的精神,主要考查辨析和使用常見辭格的能力。其考查方式由選擇題為主體變?yōu)檫x擇題和主觀題并存,而且主觀題有逐步加大的趨勢,更多地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進行,把它當作一種語言運用的實際演練,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綜合性。它不僅涉及辭格,也涉及句式;不僅在仿寫句式中考查,也在現(xiàn)代文閱讀中及古詩詞閱讀中結(jié)合鑒賞來考查;甚至,中考作文中如果用上一些恰當?shù)男揶o,就會文采飛揚,贏得高分。因此對此考點,我們不僅要了解具體辭格的特點,還要體會具體辭格在具體語境中的表達效果等。
【技法指津】
解答修辭類試題,既需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下面介紹幾種解題技法,供大家參考:
技法一:了解修辭格式,弄清易混區(qū)別。
這一應考技法,適用于解答“客觀型判斷選擇題”。這類題就是判斷有關(guān)修辭手法的使用或其表達作用的分析是否恰當?shù)念}型,近年來這類題出現(xiàn)得并不多。解答時,要求考生能夠透徹了解“課標”所列八種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以及教材中常見的借代、引用、雙關(guān)、反語、對比、襯托等辭格各自的特點,尤其注意區(qū)別清楚容易混淆的幾種修辭手法,如比喻與非比喻的區(qū)別、設問與反問的區(qū)別、排比與反復的區(qū)別等。
例1(2016年貴州黔南卷)下列修辭手法判斷錯誤的一項是( )
A.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反問)
B.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作文使人準確。(排比)
C.老樹是通靈的,它預知被伐,將自己的災禍先告訴體內(nèi)的寄生蟲。(擬人)
D.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對偶)
【解析】這是一道修辭手法的選擇判斷題,以客觀性題型呈現(xiàn),只要考生對課標所列的幾種常見辭格的特點有所了解,是比較容易作出選擇判斷的。逐一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BCD三項判斷正確,而A項判斷有誤:自問自答,應該是設問而不是反問。
【參考答案】A
例2(2016年山東棗莊卷)選段中畫橫線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畫線句:它(夜鶯)要壓倒雷聲,唱亮昏暗——我從來沒有聽見過這樣美的聲音。它的歌聲在那時而鉛灰、時而艷紫的天空的烘托下像一道燦爛的銀光在閃閃輝耀。
【解析】此題考查對修辭手法的辨識和判斷。首先須明確各種修辭手法的特點,然后根據(jù)特征進行辨析。本句描寫的對象為“夜鶯”,“要壓倒雷聲,唱亮昏暗”,此處當成人來寫,因此辭格為“擬人”;“它的歌聲”“像一道燦爛的銀光”,有本體、喻體、比喻詞,同時又用視覺來形容聽覺,故辭格為“比喻”和“通感”。
【參考答案】擬人、比喻、通感。
技法二:明確題干要求,依照例句仿擬。
這一應考技法,適用于解答“主觀型照例仿寫題”。這類題就是根據(jù)提供的帶有某種修辭手法的例句,仿寫或續(xù)寫一個與之相類似的句子。與這類題結(jié)合起來考查最多的修辭格是比喻、排比、對偶、擬人等。如對聯(lián)句、對比句、比喻句與排比句的仿寫和續(xù)寫等。做這一類題目首先要看清題目的要求,然后分析所給的語句,弄清其在內(nèi)容、句式、用詞、色彩、語氣等方面的特點。進而展開必要的聯(lián)想或想象,最后按要求表達出來。
例3(2016年重慶B卷)請從備選事物中任選一個,參照示例,仿寫一句話,句式不限。示例:
陽光:午后的陽光穿枝拂葉而來,溫柔地親吻著我的臉龐。
備選事物:月亮 枯葉 小溪
【解析】這是一道主觀性仿寫題,要求根據(jù)示例和備選事物仿寫句子。解答這類題時,要注意仿寫句在句式尤其是修辭上的要求,還要注意根據(jù)備選事物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例句中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且寫得極富情感,那么仿句也要運用擬人手法,投入情感。
【參考答案】示例1:月亮:我抬頭望天,月亮溫柔地注視著我;我舉步行走,月亮默默地陪伴我走那夜行的路。示例2:枯葉:枯葉輕嘆一聲,從枝頭飄落投入大地的懷抱。示例3:小溪:小溪一路歡歌,奔向遠方。
例4(2016年重慶A卷)重慶創(chuàng)建文明衛(wèi)生城市,需要人人參與,從我做起。請參照畫線句,在橫線上續(xù)寫兩個句子。
校園里,你的文明,也許就表現(xiàn)在上下樓梯時的靠右行走, ,表現(xiàn)在閱覽室取書時的輕拿輕放;校園外,你的文明,也許就表現(xiàn)在公交站臺上的有序上下車,
,表現(xiàn)在公共場所中的輕言細語……
【解析】這道“句子補寫”題,要求根據(jù)上下句子的結(jié)構(gòu)和語義,續(xù)寫出兩個語意連貫、句式和結(jié)構(gòu)一致的句子。解答此題,既要符合題干的提示和要求,又要兼顧上下句子的語義和結(jié)構(gòu),字數(shù)力求相等。
【參考答案】示例:表現(xiàn)在接受同學幫助時的真誠道謝 表現(xiàn)在參觀博物館時的靜靜觀賞
技法三:看清題干要求,發(fā)揮合理想象。
這一應考技法,適用于解答“語言表達運用題”。這類題就是根據(jù)題目的要求進行語言創(chuàng)作,解答此類題目時,首先應熟練把握各種常見修辭手法(尤其是比喻、排比、擬人、對偶)的特點及表達作用,然后按照題干的要求,發(fā)揮合理想象,擬寫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例5(2016年江蘇南京卷)請用一個比喻句描寫你的初中校園。(不得透露所在學校的真實信息)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運用修辭手法寫句子的能力。題干中要求運用比喻修辭來描寫,常見的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思考下自己的校園更適合運用的比喻種類,按照本體、喻體、比喻詞的格式寫出即可。此題的答案很寬泛,只要符合題意都是正確的。切記括號里提示的要求。
【參考答案】示例:我們的校園像一顆明珠,鑲嵌在大地上。
例6(2016年安徽卷)九年級某班以“我是合格的小公民”為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活動中有一些問題,請你參與解決。
普法宣傳活動中,班級進行《環(huán)保法》普法宣傳,請你使用比喻或?qū)ε嫉男揶o手法,擬寫一則宣傳語。
【解析】本題考查擬寫宣傳語。解答本題,要緊扣題目的要求:使用比喻或?qū)ε嫉男揶o,此外還要緊扣“《環(huán)保法》普法宣傳”這一主題。字數(shù)雖然沒有明確限制,但宣傳語宜簡短,最好不超過20字。
【參考答案】示例1:《環(huán)保法》,美好家園的守護神。示例2:增強環(huán)保法律意識,守衛(wèi)人類美好家園。
技法四:緊扣辭格作用,結(jié)合語境鑒賞。
這一應考技法,適用于解答“主觀型品味鑒賞題”。這類題多是指定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品味或鑒賞文本中某一畫線句或某一精彩語段所用的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做這類題時,除了抓住各種修辭格的本質(zhì)特征及其作用加以精準地賞析,更重要的是結(jié)合句意來理解,不僅要分析修辭格對描述對象的表現(xiàn)效果,還要體會作者的思想意圖,有的還要結(jié)合文本的內(nèi)容去把握。
例7(2016年重慶A卷)曉雪同學為本小組制作的小面擬寫了一則廣告語,請對這則廣告語加以評析。
廣告語:麻辣當前,豈能面不改色;香飄萬里,安能端坐如山。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廣告語的能力。欣賞本則廣告語可以從修辭、語言、寓意等幾個角度進行賞析,然后就其效果加以分析。
【參考答案】示例:這則廣告語運用了反問、夸張、比喻、對偶等多種修辭手法,生動有力地突出了小面麻辣、香的特點以及它的誘惑之大。
例8(2016年四川宜賓卷)下列句子修辭手法判斷及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浩蕩離愁白日斜”運用了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生動地寫出愁緒的繁多、深廣、綿延不絕。
B.“沉鱗競躍”“錦鱗游泳”“呷浪之鱗”均以鱗代指魚,運用借代的修辭手法,生動具體,形象鮮明,使事物特點更加突出。
C.“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運用擬人、對偶的修辭手法,深刻地表達出詩人面對國家危亡、親人離散的痛苦。
D.“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都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句式整齊,結(jié)構(gòu)勻稱。
【解析】本題考查對修辭手法及其表達作用分析的辨識與鑒賞。解答該題,不僅要熟悉各種修辭手法的特點,而且還要了解各種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細心辨析,不難發(fā)現(xiàn),ABC三項分析正確,而D項分析有誤:“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運用了互文的修辭;“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也不是對偶的句子,而是運用了夸張的手法。
【參考答案】D
【試題演練】
1.對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對偶)
B.秾麗的春天躺在靜穆的晨光里,聽那只嬌柔獻媚的百靈鳥向它歌唱。(擬人)
C.在烏黑的無邊夜空中,李煜所見之月,如鉤,尖銳的鉤,勾人心魄。(比喻)
D.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chǎn)主義的精神。(反問)
2.下列對修辭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氣宇軒昂、容貌高雅的喜鵲,常佇立在最高的枝頭,喳喳的鳴叫略帶金屬質(zhì)感,又不失婉轉(zhuǎn),聞之讓人心悅。(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喜鵲的氣度不凡,表現(xiàn)了作者對喜鵲的喜愛、欣賞之情。)
B.淄博山水如畫。如果說博山、淄川、沂源的風景如同一氣呵成的寫意山水畫,那么桓臺馬踏湖就是工筆細作的江南畫風。(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時又區(qū)分了“博山、淄川、沂源”與“桓臺馬踏湖”風景的不同風格。)
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歷史中行走的羅馬、在花園里游憩的新加坡,為我們提供了城市建設管理中的“他山之石”。(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我們進行城市建設可供借鑒的多個角度。)
D.我們用什么來丈量時間呢?是讀完一本書還是刷完朋友圈?我們用什么來記錄青春呢?是厚積薄發(fā)還是匆匆碌碌?(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提醒“我們”要珍惜時間,用讀書積累來讓青春過得有意義。)
3.運用比喻仿寫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語意連貫。
湛藍的天空像碧玉一樣澄澈,蒼翠的樹木像衛(wèi)士一樣挺拔, 。
4.仿照畫線的句子,在橫線上續(xù)寫一句話,使之與畫線句構(gòu)成一組排比句。
溫暖需要傳遞。用擁抱傳遞溫暖,能讓人冰釋前嫌;用微笑傳遞溫暖,能讓人如沐春風; , 。
5. 運用比喻手法仿照畫線句寫兩個句子,構(gòu)成一組排比句,要求前后銜接,語意連貫。
從小到大,一路走來,收獲了許多甜蜜的回憶。甜蜜的回憶如花,芬芳四溢,令人迷醉。它如桃花,綻放在三月油墨的田野上; , ; ,
;它如梅花,綻放在臘月雪白的屋舍旁。
6. 續(xù)寫詩句。要求與原詩在修辭、結(jié)構(gòu)、情感等方面和諧一致。
第一樣事,我要教你們勇敢地笑啊
君不見,柳條兒見了我笑彎了腰啊
石獅子見了我笑出了淚啊
小燕子見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樣事,我還要教你們勇敢地笑
那旗子見了我笑得嘩啦啦地響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聲音就有了
只要你們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第三樣事,我仍要教你們勇敢地笑
,
,
【參考答案】
1.D(是設問不是反問) 2. D(“我們用什么來丈量時間呢”是問句,但不是反問句,因為有“是讀完一本書還是刷完朋友圈”這個選擇問作答案,所以D句可以看作兩個設問句,所以D項說“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是錯誤的。)3.碧綠的池塘像眸子一樣閃亮 4.示例一:用文字傳遞溫暖 能讓人回味無窮 示例二:用言語傳遞溫暖 能讓人豁然開朗 5. 示例:它如蓮花 綻放在六月碧綠的荷塘里 它如桂花 綻放在八月金黃的稻田邊 6.示例:那清泉見了我笑得叮咚咚地響/只要清泉笑,夏天的熱烈就有了/只要你們笑,中國的夢想就實現(xià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