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應(yīng),苗族,重慶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見于 《詩刊》 《民族文學(xué)》 《星星》 《詩歌月刊》 《詩潮》 《中國詩歌》 《四川文學(xué)》 《詩選刊》 《天津文學(xué)》 《詩林》 等。
看 見
兩個年輕的母親很快就熟悉了
原來她們那么遠(yuǎn)又那么近
因?yàn)楹⒆拥那闆r,有了同一個目的
她們對同樣的事情保持懷疑
對解決問題也保持著同樣的希望
結(jié)果肯定一樣,但過程不得而知
直奔主題,省略了很多細(xì)節(jié)
干干凈凈的,純純粹粹的
是絕對的信任,是相同的悲傷
在燈火搖曳的黃昏,讓我看見了故鄉(xiāng)
卷心菜
何曾想過,一粒種子
從土里站起身來,不迅速強(qiáng)壯自己
就抵御不了冬天的寒冷
她得把根須深入到土地多少寸
才能夠在寒風(fēng)吹過的時候
帶來微弱的回應(yīng),其實(shí),她的胸懷
是不可丈量的,如果不是
清苦的日子需要她填補(bǔ)
也沒有人能夠知曉
她把自己一層層地抱緊
剝開,一點(diǎn)點(diǎn)地剝開
直到露出她柔軟的細(xì)小的心
才會發(fā)現(xiàn),甜味中有著淡淡的苦澀
歸 倉
回到家里,母親正好在收拾房間
鞋底、剪刀、針線、老花鏡、簸箕
還有粘帶泥土和灰塵的被單
拖鞋、掃帚、垃圾桶,以及更多
被母親喜歡,又被她討厭的
生活物件。如果給母親一個強(qiáng)大的
支撐,她可能會把這木房子
一起轉(zhuǎn)移。母親看見我提前回到家
有驚喜也有驚慌,似乎我不應(yīng)該
和這些混亂、骯臟相見
我叫了一聲母親,她帶著激動
試圖把我引到隔壁的房間
我斷然拒絕了,我怎么可以阻止
它們歸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