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琪
每年的八月底,是家鄉(xiāng)板栗成熟的季節(jié)。媽媽知道我愛吃,所以特意買了許多,可還沒等我們吃完,就有一只又一只又肥又白的小蟲子從果盆中探出了小腦袋。這些不速之客有的在舒展筋骨,有的來回爬動著像是在尋找失散的好友,有的干脆順著茶幾往下爬,一個不留神便嘰里咕嚕滾到了地上……
看到這種情況,我?guī)椭鴭寢尠寻謇跄玫綇N房去清理。我好奇地盯著這些“小家伙”,剛想用小手指逗逗,它們就立刻蜷縮成一團。
太奇怪了!板栗看起來堅硬無比,而且個個都完好無損,這些“小家伙”是怎么住進去的呢?
回到書房,打開電腦,敲擊鍵盤,我認真地上網(wǎng)查找了有關資料。噢!原來這些“小家伙”是板栗象甲的幼蟲。板栗在開花授粉后形成栗苞,成蟲交尾后就會咬開栗苞把卵產(chǎn)在里面。栗苞就是板栗最幼嫩的時期,容易被咬開。在之后的生長過程中,“傷口”自動愈合,所以從外面看不出痕跡。這樣,象甲小寶寶就住進去啦!
那么還有個問題,小家伙在“密不透風”的板栗里生活為什么不會被悶死呢?其實呀,雖然板栗看上去很硬,可是它們水分足,在環(huán)境溫度適宜的情況下, “小家伙”在里面是可以呼吸生存的。真是太有意思了!昆蟲世界真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