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漢初,有個叫季布的人,只要是他答應(yīng)的事,無論多么困難,他竭盡全力去做到。
季布曾是西楚霸王項羽的部下,劉邦稱帝后,就下令通緝季布。當時,許多人因為仰慕季布的為人,都盡心盡力地幫助他。一個大臣得知此事后,對劉邦道明原委,并勸劉邦撤銷通緝季布的命令。劉邦采納了大臣的意見,后來還封季布做了郎中。
季布有個同鄉(xiāng)叫曹邱生,他聽說季布做了大官,一心想結(jié)巴他。一天,他來拜訪季布,對季布說:“楚國到處傳頌‘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個諾言。你有這么好的名聲,都是因為我?guī)湍愕教幮麚P啊?!奔静悸犃?,心里很高興,于是就留他住了幾個月,并且熱情地款待他,臨走時還送給他一份厚禮。曹邱生后來又到處宣揚季布重承諾,從此,季布的名聲更大了。
所謂“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們要像季布一樣講信用,重承諾,做一個“一諾千金”的人。
【出處】《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釋義】指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shù),極有信用。
【近義】言而有信 一言九鼎
【反義】言而無信 反復(fù)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