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語
2013年,美國藝術家希瑟展出了自己的一項藝術創(chuàng)作——看上去有些讓人毛骨悚然的數張“人皮面具”。這些掛在墻上的“人臉”看上去和真人的臉一模一樣,栩栩如生,卻不是希瑟以真人為模特做出來的,而是通過在馬路上撿到的嚼過的口香糖,停車場、高架橋下撿到的煙頭,以及畫框里找到的頭發(fā)中提取的人類DNA,構建出此人面部的3D模型,再用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
希瑟是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電子藝術專業(yè)的博士,她不但懂藝術,還懂用高科技和現代化的手法創(chuàng)作和表現藝術。想想就因為在大街上亂丟煙頭、亂吐口香糖,就被人復原出你的臉掛出來展覽,真的是件丟人的事。因此,這個展覽不但展示了DNA提取技術,DNA信息讀取和解碼技術,面部識別技術以及3D打印技術,還警示人們要守文明講禮貌,在無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也自覺做個好公民。
希瑟找到的這些DNA,不但能推測出其所有者的性別、眼睛的顏色、發(fā)色、膚色、鼻寬、眼距,甚至還能推測出這個人是不是長有雀斑。為了證明這些3D打印的相似程度,希瑟還用自己的DNA打印了一張自己的臉,掛出來合了張影。
這項展覽明顯引起了大眾一定程度上的恐慌。首先,大家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DNA竟然這樣隨意地散落在各種公共場合,并且如此容易被人提取。其次,DNA被提取分析后,自己的隱私也暴露無遺。再想深一點,萬一自己因為剪下來的指甲而被人克隆了呢?
事實上,在2013年,DNA分析技術并不能達到確定人相貌的程度,被希瑟展出的人臉的本尊,也沒有一個在新聞報道中認出自己后來找希瑟的麻煩。還有人自己又用DNA去做了3D打印,對比自己的照片,結果并不是很相像,或者雖然相像,但有可能發(fā)色、眼睛的顏色都不一樣。
科學家預測,就算是未來,DNA分析技術也很難準確地還原人的長相,因為決定一個人樣貌的緯度有8個,每個緯度中的細節(jié)更是有幾十種差別,所以,人臉相貌可以多達一萬億種甚至更多。從DNA中尋找面貌特征的技術其實才剛剛起步,以現在的技術預測樣貌,其實需要發(fā)揮人們的想象力才能造出一個完整的人臉。
好消息是,這種技術已經幫助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警察抓到了一個蒙面連環(huán)案罪犯。由于沒有人見過他的長相,兩年內他犯案十幾次卻逍遙法外。然而,美國一家科技公司研制出的面部預測技術,根據犯人留下的DNA,“拍”出了犯人大致的長相。2015年9月,警方發(fā)布了一張嫌疑人“照片”,此人極有可能是名深棕色頭發(fā)和眼睛,高顴骨的拉丁裔美國人。由此,警方也排除了一些其他嫌疑人,并最終逮捕了真兇。
所以,暫時我們還不用擔心嚼個口香糖臉就被復制走了,不過還是可以期望DNA還原技術的發(fā)展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好處的。
(摘自2018年01期《科學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