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劍麗
太陽透出柔光,早晨的駱駝城紅彤彤的。我要去駱駝城,看看河西走廊上遺存的古代文明。
一座蒼涼、肅穆的土壘廢墟。廢墟上沒有樹,沒有草,昨天剛下過一場大雨,卻看不出被雨水淋濕過的痕跡。滿眼黃土、黃沙、黃城墻,全是荒涼。
繞廢墟一周,仔細看黃土夯筑的每一道缺口,每一處凸凹,依然可以辨別出甕城、角墩、腰墩這樣的建筑。從整體上看,全城的結(jié)構(gòu)依然是完好的。內(nèi)心感嘆,土壘的建筑居然可以歷經(jīng)千年。如今古城更像一群群泥塑,它們守望著高臺縣。如果從高空俯瞰,又像一枚古老的印章,清晰地蓋在現(xiàn)代高臺的畫卷上。高臺這么小,駱駝城居然能將它的輝煌帶到2000多年以前。
這里除我們幾個,再沒別人,平時大概也沒什么人,實在太沉寂了。游走在黃土夯實的城堡內(nèi),原始古樸、粗獷荒涼的環(huán)境卻讓人耳目一新,強烈的陽光反射到黃土、黃沙、黃城墻上,發(fā)出灼熱的光。雄渾、蒼涼、悲壯、殘舊,衰而不敗。不遠處綠樹成蔭的村落里,鮮磚亮瓦與古城形成鮮明的對比,仿佛年邁的祖母與孫輩們在一起的模樣。
駱駝城這枚古印章,蓋下的年代實在太久遠。史書上說它是西漢時期的表是縣,還曾經(jīng)是十六國時期北涼初建時的國都,更是唐代重鎮(zhèn)。它印證的是古代西部邊塞文化遺留、古軍事文化遺留、古貿(mào)易文化遺留。細數(shù)它的歷史,愈發(fā)對它尊重。放眼古絲綢之路,像駱駝城這樣大面積保存完好的漢唐古文化遺址也沒幾個。立刻明白,這枚印章在西部有多么重的份量。
駱駝城的修建與霍去病有太多關(guān)聯(lián)?;羧ゲ∥髡鬟@一年只有20歲,陽光一樣的年齡,陽光一樣的事業(yè),少年將軍騎著高頭大馬,披著戰(zhàn)袍大氅,迎著大漠的陽光,腰里的佩劍閃閃發(fā)光,頭盔上的紅纓在陽光下格外顯眼。將軍率軍第一次走中線,襲擊了渾邪王東面的單于城(今永固城);第二次走北線,迂回襲擊了渾邪王西面的觻得城(張掖黑水國),在黃河邊上逼渾邪王殺掉休屠王后率部歸順了漢朝,號稱“十萬匈奴歸漢”。
比戰(zhàn)爭更精彩、更經(jīng)典的故事還有。漢朝開始在河西走廊上列四郡、據(jù)兩關(guān):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玉門關(guān)、陽關(guān)。長安城里的設計師們,拿著厚厚的羊皮規(guī)劃圖,來到河西走廊,忙著選址,測量定位具體建城的位置。計劃戍邊將士和移民都去城里居住,在城外農(nóng)耕放牧。為配合修城,城外已選好了窯址。表是縣坐北向南,30萬平方米的城已規(guī)劃出來。
開工啦!一群有血有肉的爺們,各自帶著勞動工具走來。勞動號子響徹河西走廊上空:“打夯嗨啰嗨!兄弟們呀夯起來,修城堡呀建新城,嗨啰嗨啰嗨啰嗨!”將士與工匠齊心協(xié)力,使出渾身的力氣,一夯又一夯把運進夾板內(nèi)的黃土夯實。那些爺們光著膀子,10人一排列隊在城墻上,間隔10米一組,掄起重重的石夯,還有的正忙著運土送沙。烈日下,工匠們個個揮汗如雨,滾動的汗水反射出七彩光芒,匠人說:“將黃土摻上一定比例的砂石、石灰等材料,夯實的城墻更加牢固?!?/p>
一筐筐黃土倒入墻體,一隊隊石夯砸得瓷實,城墻的高度不斷增加、長度不斷沿長。墻已經(jīng)起來了,木匠們忙著修屋建樓。整個建筑工地人來人往。運土、拉沙、送木料、打夯的人絡繹不絕,一片繁忙。城里有井,有房屋,還有戲臺。修城是為了給邊塞的將士壯膽,也是為了居住。
附近部落已經(jīng)送來一壇壇美酒,工地上準備好了大鍋羊肉。幾個監(jiān)督施工的男人靠著墻根,一邊感受新墻的溫度和情感,一邊三個一群、五個一伙,端起酒水一飲而盡;抹一把臉,再撈一塊香氣四溢的羊肋條,放進嘴里,嚼出“叭噠叭噠”的響聲。傍晚,營帳中傳出低沉的歌聲:
漢武帝拓土開疆,少年將軍會打仗,
率兵生擒休屠王,神兵趕走單于王,
河西歸漢更興旺,匈奴單于淚悲傷,
打了敗仗奔他鄉(xiāng),遠離河西淚汪汪,
大漢王朝來開疆,威武漢軍戍邊防,
大漢王朝名聲響。
將士們在遠離故鄉(xiāng)的地方,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著內(nèi)心對遠方親人的思念,更想驅(qū)走駐守邊塞的孤獨。
從春修到夏,從秋建到冬。城終于修好了,將軍選好良辰吉日,命部下打開城門,讓周圍的人都來城里慶賀。一個晴空萬里、陽光普照的日子,城墻上旌旗飄飄,城內(nèi)鑼鼓喧天,附近的人們都來這里慶祝城堡落成。從此高臺縣城西南20公里處,有了漢朝標志性的建筑,一座長700多米、寬400多米黃土夯成的土城。
時光流淌到唐朝的時候,又是一番別樣的景象。表是縣城周圍地勢平坦,宜耕宜牧。絲綢之路開通后,這里很快變成了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鎮(zhèn),城周圍阡陌縱橫,城里人丁興旺。大批商旅穿越戈壁沙海,在險象叢生中,一群群金黃色的駱駝,它們滿載著貨物,在古絲綢之路上挺立著高大健壯的身姿,邁開矯健的步伐,從四面八方匯集到這里,城內(nèi)胡商蕃客云集,市場上商貿(mào)交易繁忙。因為城里繁華的貿(mào)易,在以駱駝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時代,人們以駱駝為標志,把這座城定義為“駱駝城!”
時光帶走了往日的繁華。我沿著古城墻在城中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伸手抓一把黃土,仿佛還能感受到2000多年前的溫度??匆娺@座城早已變成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外還有大片古墓,見證著人與城不離不棄的關(guān)系。2000多年來,駱駝城每天早晨陪太陽一起升起,傍晚伴夕陽一起沉醉。